感染兩年後 一半的COVID-19住院患者仍有至少一種癥狀

根據5月11日發表在《柳葉刀-呼吸醫學》2上的迄今為止最長的隨訪研究,在感染COVID-19兩年後,入院的病人中有一半仍有至少一種癥狀。這項研究在2020年大流行的第一階段對中國感染SARS-CoV-2的1192名參與者進行了跟蹤調查。

雖然痊癒者身體和精神健康隨着時間的推移普遍得到改善,但分析表明,COVID-19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仍然傾向於比普通人群更差。患有長病程COVID的參與者尤其如此,他們通常在最初患病兩年後仍有至少一種癥狀,包括疲勞、氣短和睡眠困難 。

需要住院治療的較重病情的COVID-19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未知的,因為迄今為止最長的隨訪研究時間大約為一年。大多數研究中缺乏COVID-19之前的健康狀況基線以及與普通人群的比較,這也使得我們很難確定COVID-19患者的恢復情況如何。

主要作者、中國中日友好醫院的曹斌教授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對於一定比例的住院COVID-19倖存者來說,雖然他們的身體可能已經清除了最初感染的病毒,但需要兩年多的時間才能從COVID-19中完全康復。對COVID-19的康復,特別是那些有長期COVID癥狀的倖存者進行持續的隨訪,對於了解該疾病的較長病程至關重要,進一步探索康復計劃對康復的益處也是如此。顯然需要為相當一部分患過COVID-19的人提供持續支持,並了解疫苗、新興治療方法和變異體如何影響長期健康結果”。

這項新研究的作者試圖分析住院的COVID-19康復者的長期健康結果,以及長病程COVID的具體健康影響。他們評估了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間在中國武漢金銀潭醫院接受治療的1192名急性COVID-19參與者在6個月、12個月和兩年內的健康狀況。

gr1.gifgr2.jpggr3.jpg

評估包括六分鐘步行測試、實驗室測試以及關於癥狀、心理健康、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是否恢復工作和出院后使用醫療服務的調查問卷。通過比較有和沒有長病程COVID癥狀的參與者,確定長期COVID對生活質量、運動能力、心理健康和保健使用的負面影響。使用年齡、性別和合併症相匹配的普通人群中沒有COVID-19感染史的對照組來確定兩年後的健康結果。

出院時參與者的中位年齡是57歲,54%(n=641)是男性。在最初患病的6個月後,68%(777/1149)的參與者報告了至少有一個長期的COVID癥狀。到了感染后的兩年,報告的癥狀已經下降到55%(650/1,190)。疲勞或肌肉無力是最常報告的癥狀,從六個月時的52%(593/1,151)下降到兩年時的30%(357/1,190)。無論他們最初患病的嚴重程度如何,89%(438/494)的參與者在兩年後恢復了他們原來的工作。

在最初患病的兩年後,COVID-19患者的健康狀況普遍比一般人差,31%(351/1127)的患者報告有疲勞或肌肉無力,31%(354/1127)報告有睡眠困難。報告這些癥狀的非COVID-19參與者的比例分別為5%(55/1127)和14%(153/1127)。COVID-19患者也更有可能報告一些其他癥狀,包括關節疼痛、心悸、頭暈和頭痛。在生活質量問卷中,COVID-19患者也比非COVID-19參與者(分別為5%[57/1,127]和5%[61/1127])更經常報告疼痛或不適(23%[254/1127])以及焦慮或抑鬱(12%[131/1127])。

大約一半的研究參與者(650/1190)在兩年時有長病程COVID的癥狀,並報告說生活質量比沒有長COVID的人低。在心理健康調查問卷中,35%(228/650)報告了疼痛或不適,19%(123/650)報告了焦慮或抑鬱。沒有長COVID的COVID-19患者在兩年內報告這些癥狀的比例分別為10%(55/540)和4%(19/540)。長COVID參與者也比沒有長COVID的人更經常報告他們的行動能力(5%[33/650])或活動水平(4%[24/540])問題(分別為1%[8/540]和2%[10/540])。

對長病程COVID調查參與者的心理健康評估發現,13%(83/650)顯示焦慮癥狀,11%(70/649)顯示抑鬱癥狀,而非長期COVID相關的比例分別為3%(15/536)和1%(5/540)。長時間的COVID參與者在出院后更經常使用醫療服務,26%(169/648)的參與者報告有門診訪問,而非長時間的COVID參與者只有11%(57/538)。17%(107/648),長病程COVID相關的住院率高於一般COVID相關的10%(52/538)。

了解更多: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res/article/PIIS2213-2600(22)00126-6/fulltext

(0)
上一篇 2022-05-22 14:02
下一篇 2022-05-22 14: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