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嚮往的太空旅行背後 有一個萬億藍海賽道

2021年7月11日,維珍集團創始人、英國億萬富豪理查德·布蘭森,在自己70歲時,終於完成了自己兒時的太空夢想。他和5位機組人員,一起搭乘旗下維珍銀河的飛船,飛到超80公里高的軌道,在體驗了數分鐘的太空失重后,成功返回。

在此之前,他在Twitter上寫道:“我一直是個夢想家。我媽媽教我永遠不要放棄,要去追星星。7月11日,是時候將這個夢想變成現實,加入維珍銀河的下一次太空飛行了。”

在此次飛行直播中,維珍銀河 CEO邁克爾·科爾格拉齊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維珍銀河的歷史性時刻,太空商業旅行的歷史性時刻,理查德·布蘭森的歷史性時刻。”

這趟太空旅行,標誌着布蘭森自2004年創辦維珍銀河以來,17年的太空旅遊業計劃,終於踏出了重要一步,並領先於了他的兩位競爭對手: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

太空旅遊,這是一個上百億美元的藍海市場。

維珍銀河曾在財報中測算,到2025年太空旅行累計總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而航天行業諮詢公司NSR則預計,到2028年亞軌道市場價值將達到28億美元,未來十年總收入將達到104億美元。軌道市場將達到6.1億美元,未來十年總收入將達到36億美元。

而在這背後的商業航天,則是更大的一個市場。

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在全球商業航天總體收入結構中,商業載人飛行僅佔了0.61%。據創業邦發布的《2021中國商業航天研究報告》顯示,2015-2020年商業航天行業市場規模由3764億元增長至102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09%,其中,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22%。

在這個萬億的藍海賽道中,馬斯克創辦的SpaceX是“帶頭大哥”。和國外相比,中國的商業航天雖然暫時慢人一步,但創業者們也已經在磨刀霍霍。

太空邊緣私人航天第一人

這確實是一次頗具意義的太空試飛。

北京時間7月11日22:40,位於新墨西哥州美國太空港(Spaceport America)12000英尺長的跑道上,維珍銀河旗下一架用於亞軌道飛行的組合體——航母飛機:VMS Eve(伊芙號白騎士二號維珍銀河母船)+太空飛機:VSS Unity(聯合號太空船二號)開始起飛。

這架亞軌道飛行器採用空中發射模式,即航母飛機(第一級)搭載太空飛機(第二級)先行飛至14公里高空,然後釋放太空飛機,依靠火箭動力的太空飛機幾乎垂直飛越86公里的亞軌道,之後返航飛回太空港,最終降落在離起飛不遠的地方。

起飛45分鐘后,伊芙號白騎士二號母船爬升至46000英尺,釋放聯合號太空船二號。幾秒后,緊接着啟動混合火箭發動機,持續點燃60秒,幾乎沿着垂直路徑爬升至86公里。這超過美國空軍和NASA定義的80公里太空界線,但低於100公里卡門線FAI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太空界線。

此次載人飛行任務代號為VSS Unity 22,是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聯合體的第22次試飛,也是第4次載人航天飛行。Unity這個名字由著名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為維珍銀河命名。2021年5月22日,維珍銀河已經完成了其載人飛船的第三次太空飛行。

這次太空飛行共有6名乘員,包括兩名太空飛行員:Dave Mackay、Michael Masucci和4名飛行任務專家Richard Branson(理查德·布蘭森,維珍銀河創始人)、Beth Moses(維珍銀河首席宇航員教官)、Colin Bennett(維珍銀河首席運營工程師)、Sirisha Bandla(維珍銀河政府事務和研究運營副總裁)。

這架太空飛機在北京時間23點25分左右與航母分離,並點燃發動機約60秒,將布蘭森先生和機組人員送入太空。幾分鐘后,飛機開始滑翔返回地球。這次飛行幫助布蘭森實現短暫的太空邊緣之旅,體驗失重的感覺,並有機會在太空中俯瞰地球。

在飛機降落過程中,布蘭森先生對着機艙內的攝像頭說話,稱其為“一生難忘的經歷”。

北京時間7月11日23時40分,布蘭森搭乘太空船二號成功從85.9公里高的軌道返回,成為進入太空邊緣的私人航天第一人。

遨遊太空的布蘭森/來源:網絡

遨遊太空的布蘭森/來源:網絡

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布蘭森仍然很興奮的表示:“我不知道自己會說出什麼,因為我覺得自己還在太空里。”

據維珍銀河介紹,本次試飛的主要目的是評測客艙和用戶體驗,包括評估客艙環境、座椅舒適度、人體失重感受、飛船內能看到的地球景觀等,展示飛船上開展科學研究的條件,驗證太空旅行的培訓方案等。

亞軌道,指的是距離地面20千米至100千米的空域,處於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也稱為臨近空間或空天過渡區,包括大氣平流層區域、大氣中間層區域和部分電離層區域。這一區域既不屬於航空範疇,也不屬於航天範疇。

從技術難度來說,亞軌道飛行要比軌道飛行容易很多。亞軌道飛行只需要克服地球的重力勢能,達到80-100公里的高度即可,而軌道飛行不僅需要達到400公里的高度,還需要橫向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所需速度增量遠遠大於亞軌道飛行。

在返回地球的時候,亞軌道飛行也只需要自由落體即可,隨後可以憑藉滑翔或者降落傘可以平安落地,而軌道飛行在返回地面時,要利用地球大氣將這第一宇宙速度減下來,需要更加完備的熱防護系統。載人軌道飛行的時長一般要持續數天之久,亞軌道飛行則只需要短短几分鐘。

但對於布蘭森和其他的太空愛好者來說,這次飛行的成功,已經足夠讓人興奮。

況且,布蘭森的太空之旅比藍色起源創始人貝索斯早了足足9天。貝索斯計劃在7月20日發射自己的太空飛機,其航天旅行的票價在拍賣中被賣到了2800萬美元。

“三足鼎立”的太空旅行

要知道,70歲的布蘭森,在過去的17年間,為了圓自己的太空夢想,已經向維珍銀河投資了超過10億美元資金。

在此之前,布蘭森的太空之旅並不順利。他於2004年設立了維珍銀河公司,用以打造太空旅遊業務。公司購買了2003年已成功飛行的太空飛機“太空船一號”,使用的是“混合式火箭引擎”,最高曾到達過112公里的高空。

此後維珍銀河自主研發了“太空船二號”的第一艘飛行器“企業號”(VSS Enterprise,名字來源於系列電視劇《星際航行》中的飛行器),但它發生過嚴重事故:在2014年10月的一次試飛中墜毀,造成了兩名飛行員一死一重傷的結局,維珍銀河公司隨後被暫時停飛。

而此次飛行的“團結號”則是“太空船二號”的第二架飛行器,2018年12月,它第一次試飛成功,進入了82.72公里高度的太空。直到此次飛行之前,它一共成功試飛3次,最高進入過89.9公里高度的太空。

目前,太空旅遊已經形成了SpaceX、藍色起源、維珍銀河三足鼎立的局面。

其中,SpaceX面向的是幾千萬美元太空旅行生意,而藍色起源與維珍銀河瞄準的則是亞軌道飛行,一趟旅行的費用相對較低。

因為目標相近,兩者已互相較勁許久。2018年,布蘭森曾表示,在需要載人飛行的商業太空旅行領域,真正的競爭會在維珍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之間展開:“我們的競爭齊頭並進,就看誰最先把人送入太空。”

布蘭森這次太空試飛成功,搶了貝索斯和藍色起源的風頭。

2021年5月,藍色起源宣布,將於7月20日進行首次“載客”飛行,提供太空游服務。6月,貝索斯宣布,自己將參加“藍色起源”的首次太空游,同行的另外三人包括他的兄弟、在2800萬美元公開拍賣中勝出的神秘買家和美國傳奇航天先驅,水星計劃13人中的沃莉·芬克。

7月11日,維珍銀河宣布,將進行新一次試飛,其創始人布蘭森也將隨機前往太空。

7月10日,在布蘭森親身首飛的前一天,藍色起源則發布了一張對照表,羅列5項內容,對比了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相比的優點,包括藍色起源使用火箭飛行、歷史安全飛行次數更高、有逃生系統等。

藍色起源發布的對照表/來源:網絡

藍色起源發布的對照表/來源:網絡

儘管如此,貝索斯還是在Instagram上祝願布蘭森”飛行成功”。而在着陸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布蘭森則稱:“這真的不是一場比賽……我們絕對給傑夫(貝索斯)送上最美好的祝願。”

馬斯克則在現場觀摩了此次飛行。飛行之前,布蘭森在推特上曬出了與馬斯克的合影,表示非常興奮、感覺很好、並且做好了準備。

來源:Twitter

和兩者相比,馬斯克的SpaceX顯然野心更大,也更難落地。

馬斯克的航天夢想,不只限於提供更便宜的火箭發射,他夢想着用低成本火箭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讓人類成為“跨行星的星際文明”,他個人則希望成為持“單程票”移民火星的地球人中的一員。

目前,SpaceX已經成為美國航天局NASA的主要供應商,提供宇航員和物資往返太空的服務。2021年5月,SpaceX正在修建的“星艦”原型火箭完成了升空測試,抵達10公里高度后成功着陸。星艦火箭也是過去五十年來人類設計的最大火箭。在今年4月完成最新一輪融資后,SpaceX的估值從去年8月的460億美元升至740億美元。

據媒體報道,馬斯克家的龍飛船也正在進行調試工作,預計今年秋天實現首次商業試飛。

維珍銀河的此次試飛也不是太空船二號商業首飛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此前,維珍銀河已經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的批准,允許提供太空游服務。此次試飛成功后,維珍銀河計劃至少再進行兩次試飛,之後再面向付費客戶,最早可能會在2022年開始常規商業運營,並最終每年從美國太空港進行400次飛行。

目前,維珍銀河的大約600張飛行門票,賣給了來自60個不同國家的人,價格在20萬至25萬美元之間。布蘭森稱,馬斯克也已經支付了1萬美元的訂金,預訂了一張維珍銀河的太空旅行船票。他還表示,未來他也可能會搭乘馬斯克的飛船前往太空旅行。

背後的萬億藍海賽道

太空旅行會成為一門穩定的生意嗎?從目前來看,昂貴的價格,讓它依然還只是富豪們的遊戲。

據調查顯示,太空亞軌道旅行的潛在市場總人數約為240萬人,而這些人的人均凈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維珍銀河的招股書中也提到,超過90%的門票持有者的個人凈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約70%的持有者個人凈資產少於2000萬美元。

但如果把目光從太空旅行拉至更遠,會看到在這背後,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市場——商業航天。和成立於2002年的SpaceX相比,雖然中國相較之下慢了一步,卻也在迎頭趕上。

2015年被稱為“中國商業航天元年”。中國的航天工業在國家主導下發展了60餘年後,首次打開了面向民營資本的大門。政策、資本、技術、人才源源不斷地湧向商業航天領域。在政策的扶持與資本的加持下,商業航天行業呈現出了大幅增長態勢。

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單位:億元人民幣)及同比增長率/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

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單位:億元人民幣)及同比增長率/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

在資本和政策的相繼支持下,國內商業航天領域也已經跑出了不少獨角獸公司。2020年11月17日,衛星互聯網企業銀河航天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近8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商業航天及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第一隻獨角獸企業。目前,紅杉、經緯、順為、高榕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都已經在這個領域布局。

從現階段來看,衛星產業是中國商業航天經濟的主要構成部分,商業火箭和衛星製造領域正在逐步成型,而商業載人、深空探測、太空站等業務仍處於萌芽階段,總體經濟規模還比較小。目前,投資機構也更青睞於投資衛星發射領域,而衛星發射服務的絕大部分投資則集中在火箭製造賽道企業。

航天作為工業的最高級形式、機械的最頂級應用,與國外整體對機械、科技的高認可度和接受度,以及擁有眾多專業人才相比,中國的商業航天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020-2021年4月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千萬級以上融資案例/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

2020-2021年4月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千萬級以上融資案例/來源:創業邦研究中心

“目前,很多投資人都很看好商業航天賽道,但因為產業周期較長、資金需求大,入局者都還比較謹慎,但在我看來,這其中機遇要大於挑戰。”有長年關注硬科技技領域的投資人向鞭牛士表示。

況且,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在目前階段,依然還沒有成型的商業模式,目前創業公司對外所稱的“衛星互聯網”和“衛星物聯網”等構想,只是處於萌芽階段,這也讓它們對資本依賴嚴重、自我造血困難。

即便成立多年的SpaceX,也依然需要藉助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生存,且財報看起來不太理想。據媒體披露的財務狀況顯示,2015年SpaceX預計其2016年收入為18億美元,運營利潤5500萬美元,但2015年獵鷹9號的爆炸事故,就讓它在當年損失了2.6 億美元。

“適應需求是比創造需求更明智的策略。”有商業航天從業者表示,“航天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太空旅遊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市場沉澱,應該理性看待,腳踏實地進行技術積累。”

“這是一個需要更多耐心的賽道,但也是一個比消費等賽道更有意義和價值的賽道。”上述投資人表示。

文/林格木

(0)
上一篇 2021-07-15 19:30
下一篇 2021-07-15 1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