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培訓之坑:花數千元學習 卻反被割韭菜

1月漲粉百萬、月入近千萬……誰不想成為這樣日賺斗金的帶貨主播?在很多短視頻平台上,你是不是也刷到過很多“成功”的“專家”和“人氣導師”們?他們激情高昂地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聲稱會教你如何做直播、漲粉,如何帶貨,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流量主播。

視頻內容聽下來讓人熱血澎湃、激動不已,彷彿學了這個課程就能掌握流量密碼。

…………

但很多人實踐發現,這種“專家”不僅沒讓你淘到金,還一步步被拽進了早就設置好的陷阱中……

花了5999元買課,卻被踢出群聊

“這個主播宣稱自己做賬號賺了幾千萬,已經掌握了某平台的流量密碼,並且有一套整體的課程體系,讓我們買她的課程,可以教會我們怎麼上熱門、打造爆款視頻、讓粉絲量增長,然後怎麼變現。”

官女士告訴新浪科技,自己在刷短視頻的時候無意刷到了一位主播的直播,該主播正在售賣自己的直播帶貨課程,並展示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拍一條視頻30到50萬”、“怎麼漲粉快,怎麼起號快”、“拍一條視頻十八萬到手”……

“我本身是經營美容瘦身線下實體店的,也想要通過平台來引流”,官女士看到宣傳內容后心動不已,一時衝動在該直播間下單購買了售價5999元的《個人IP&直播帶貨實操訓練營》課程。購買后,主播還催促粉絲趕緊學習,並且推薦以兩倍的播放速度觀看。

直播帶貨培訓之坑:花數千元學習 卻反被割韭菜

官女士表示,自己看到課程才發現,一共七十多節的課程全是線下講課的錄播內容,質量也不高,一些PPT甚至看不清內容,講課內容也大多是分享別人做成功的案例,缺乏乾貨,對自己沒有什麼實質性幫助。

此外,該課程承諾的一對一的陪跑服務,實際上也是一對多。對應的指導老師也不專業,“我問美容類目的問題,他壓根就不懂,也沒有任何經驗,給不到我實質性的幫助和建議。”同時,相關服務也不積極,官女士購買完課程后被拉到一個40多人的大群里,只有三四個老師,群裡面有學員發消息,很多時候並無老師回應。

“這個主播在直播間說課程內容每個月就會更新,因為平台的打法隨時可能會變,但我買完錄播課程后,從來都沒有更新過。此外,承諾贈送的一年社群課程和答疑服務也從來沒有提供過。”

根據課程消費者權益保障介紹,用戶購買后7天未學可退款,此外,如果商品有質量問題、與描述不符等情況,也可以有權申請退款退貨。但是,由於知識付費類內容的特殊性,很難界定質量、是否與描述相符等問題。消費者一經購買,很難得到退款,存在維權Bug。

直播帶貨培訓之坑:花數千元學習 卻反被割韭菜

最終,官女士退款未果,還被踢出了群聊。

想嘗試直播帶貨的李女士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起初,李女士購買了一個998元的服務,對方承諾為其賬號漲粉1000,並且會提供原創視頻,購買者可以直接發布在自己賬號。然後購買后李女士才發現,對方給到的只是視頻素材,需要自己剪輯發布,而增加的1000粉絲也都是殭屍號。

隨後,對方又向李女士推薦了一個售價9980元的服務,一年可以為其開播不少於100場直播,期間所賺所有收入都是李女士的,但是不保證收益,只保證能播完一定場次的直播。

意識到是陷阱的李女士拒絕再次付費,並要求退款此前998元,對方隨後失聯,微信、QQ都不再回復李女士了。

百位主播帶貨陷阱,一件都沒賣出去

直播帶貨培訓騙局也進一步延展到商家。

做美妝產品的王女士告訴新浪科技,有人通過電話找到她,稱幫助商家與100個帶貨主播初步合作,並通過數據篩選逐步尋找出最適合自身品牌商品的幾個主播,進行長期的合作,收費798元每月,其中包括100位主播每人20元的坑位費,以及598元的服務費,而帶貨的銷售收入均為王女士所有。

然而交完錢后,王女士發現對方態度大反轉,要麼愛答不理,要麼推薦與其他對接人聯繫。

“十幾天了終於給我上了一款產品,但是我發現他們給我匹配了50多歲老太太的賬號,甚至都沒有幾個粉絲,這個賬號下面還掛了十幾樣其商品,僅僅是掛鏈接,主播也不會講每個產品,主播內容與帶貨商品也毫無關係。”

王女士表示,匹配的資源不僅調性與商品嚴重不符、粉絲量很少,而且不會帶貨,也根本不可能像起初承諾的1月能合作100位帶貨主播,這與服務所承諾的內容相差太大。幾天下來,王女士一件產品也沒有賣掉。

感覺到受騙后的王女士聯繫到該服務提供方,對方表示無法退款,後期甚至完全聯繫不上對方了。

對於商家來說,付費之後服務就已經開始,很難協商退款,也處於一個完全被動的局面。

另一位商家也表示,自己年前購買了2600元的培訓課程,課程方稱可以教會如何直播帶貨,並承諾做起來兩個賬號。然而付款后,對方態度冷淡,要麼不予回復,要麼讓其自己發視頻稱會給安排流量。

專家:行業本身魚龍混雜,維權確實難

在投訴平台上,類似的投訴不在少數。大多數情況表現為,課程宣傳天花亂墜,往往會承諾對學員進行跟蹤指導,一定數量的漲粉和帶貨效果,但是交錢之後往往態度大反轉,甚至聯繫不到人。而交付的學習資料都十分基礎,甚至是隨手可以檢索到的公開資料,被包裝成了付費秘籍。

這些情況都像極了此前的微商套路,在視頻時代,這些套路被升級、包裝,但核心的套路還是沒變。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貝貝告訴新浪科技,直播帶貨線上課程與傳統的付費課程究其本質是一樣的,主要不同點是基於直播帶貨產生的,其相較於傳統付費課程的維權難題,同樣也是由直播帶貨帶來的。正是基於直播的特點,當消費者在遇到如虛假宣傳或者欺詐,乃至一般的售後服務問題時,對於維權主體的確認、維權證據的搜集、以及維權方式的選擇都會受到網絡的限制,容易產生維權主體不明確,各方相互推諉,直播內容或鏈接被人為抹除等問題。

“直播帶貨線上課程在法律上仍然屬於合同關係,受到民法典、廣告法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規的規範。主播仍然需要按照上述法律以及其他法規的規定,告知消費者線上課程的具體商品信息,且不得進行虛假宣傳。”

王貝貝表示,對於存在質量瑕疵的線上課程,消費者有權依法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減少價款、更換等義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也規定了,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目前,直播帶貨培訓機構魚龍混雜,授課內容層次不一,大多數培訓課程存在虛假宣傳、割韭菜的嫌疑,用戶一經消費就很難退款。同時,由於知識付費內容的特殊性,消費者也很難退款和維權。如果沒有大的MCN或線下培訓機構背書,消費者應該謹慎選擇。

王貝貝建議,消費者在挑選線上課程前要提高自己的謹慎程度,對於課程的老師資質、課時、費用、售後等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付款前仔細閱讀商家提供鏈接裡面的相關條款,尤其是金額、違約責任等重點條款。

其次,如果產生爭議,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等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後,建議在消費過程中注意保留相關書面、語音、視頻的證明材料,以免產生其他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直播帶貨行業培訓亂象頻發,相關部門也需要制定一定的規範和條款,平台也需要對違規賬號進行及時清理和審核,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0)
上一篇 2022-03-14 10:00
下一篇 2022-03-14 10: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