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防疫工作壓力山大 有企業月虧4億難堪重負

馬來西亞,新增確診近2萬人。越南,新增確診超1萬人。印尼,新增確診超5000人。……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東南亞地區肆虐,對人們生命安全構成威脅,也對全球產業鏈造成嚴重影響。東南亞各國除了提供豐富的礦產資源外,也是全球製造業重要產業鏈之一。

東南亞經濟體生產活動受阻,相關產業影響幾何?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當地中企感受如何?證券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據“越南網”報道,工人流失、訂單流失、資本流失是越南南部製造業面臨的三大危機。不穩定的疫情形勢也使得不少國際投資者對越南業務採取觀望態度。

“疫情非常糟糕,我們總共3000多萬人口,但新增確診病例2萬例。”馬來西亞華商李敏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疫情的肆虐也迫使東南亞多國企業將訂單分流。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中國在疫情中表現出優異管理能力,幾乎是不可替代的。多家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台回應東南亞疫情影響,從相關回復情況看,總體疫情影響可控,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東南亞防疫工作壓力山大 有企業月虧4億難堪重負

越南經濟增長神話被打破

“這次封城不一樣,動真格了,路上執行封鎖任務的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一位在越南經商的中國商人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正在遭受第四輪疫情襲擊的越南,全國基本處於社會隔離狀態。8月23日零時起,越南軍隊及公安部直屬機動警察部隊正式接管胡志明市全部312個防疫檢查站,以保證防疫措施得到完全落實。

這場疫情,正在打破越南GDP連續多年增長的神話。河內、胡志明和南部等主要經濟區大量企業長時間停工停產,直接導致企業現金流和收入來源斷裂,包括中資企業在內的多國外資企業都受到嚴重衝擊。作為越南經濟火車頭的胡志明,今年前7個月暫停營業的企業數量已達12071家,占越南全國暫停營業企業數量的30%,比2020年同期增長25.7%。據河內統計局數據,2021年1月1日至7月15日,暫停營業的企業有7400家,同比增長5%;完成解散程序的企業有1700家,同比增長22%。

作為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第三大鞋類產品生產國,越南的多家鞋服供應商工廠受疫情影響被迫停產。8月中旬,包括耐克、GAP等在內的超過80家美國服裝和鞋類公司已經聯名致信拜登,要求美國加快對越南的疫苗捐贈。為了降低疫情帶來的供應風險,美國鞋類提供商沃爾弗林集團,已經將部分產能重新轉回中國。

一家國際頂級體育品牌材料供應鏈的中國區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近期越南疫情嚴重,公司已經動態地將訂單分流到中國、柬埔寨、印尼等周邊國家的工廠生產,有部分訂單迴流中國,但不會全部放到一個國家去生產。”

長期在東南亞從事貿易工作的吳先生告訴記者,相比印度,越南的產業鏈基礎沒有那麼牢靠,企業來越南投資更多是相中了這裡人工成本和效率,越南人口就那麼多,潛在市場也就那麼大,更多扮演代工的角色,一旦代工優勢喪失,產業鏈會很快撤離。“但去印度投資不一樣,目前某些行業國內市場已經飽和,而印度人口與中國相當,他們去印度很多是布局當地市場,目標更長遠。”

“如果越南9月份還不能控制疫情的話,訂單肯定會大量轉移。”從事塑膠業務的李老闆在中越兩地都有工廠,目前越南工廠虧損較大,全靠東莞的工廠在撐着。他表示,當時是跟着重要客戶產能遷移來到越南,客戶因為貿易摩擦出口受阻,遷到越南生產。

但碰上疫情后,因為越南產能嚴重受限,今年以來大都是在中國加工后發過來,越南工廠只是做一下簡單的組裝,隨着運費高企且運力緊張,綜合下來成本遠高過在國內生產。現在更是完全停工兩三個月了,沒有任何產出,但幾百號人在工廠吃住,要發基本工資、交社保等等,壓力頗大,令他萌生退意。

越南政府此前實行“三就地”模式(就地生產、就地用餐、就地住宿)防疫模式,眾多小企業因達不到這一模式而停產停工。據報道,胡志明市約90%的製造紡織品、鞋類、箱包、電子產品和木製品的工廠因未能滿足為工人提供現場住宿的要求而暫停運營。但是,能達到開工條件的大企業也為執行這一政策耗費大量成本,不堪重負。

英特爾越南公司的外聯經理胡氏秋鴛,最近在胡志明市領導與外商企業見面會上表示, 從7月15日至8月15日,英特爾越南公司花費了1400億越南盾,約合4000萬元人民幣。如果繼續按照目前的模式組織生產,費用開支將在此基礎上翻倍。希望城市在9月15日之前解除隔離和封鎖。

胡氏秋鴛說,越南革新開放30年,英特爾一直追隨,並非常看重越南市場,但是如果疫情形勢不改變,繼續隔離封鎖的話,英特爾不排除離開越南的可能。

捷普集團越南公司(Jabil)也表示,公司產能只維持在疫情前的30%,每月損失約合4億元人民幣。如果這種連續隔離封鎖的狀況不改變,越南想要留住外資是非常困難的,當前包括捷普公司在內的很多外資企業,已經開始將訂單轉到海外,例如中國。

美國-東盟商業聯合會與越南美國商會的一份聯合調查報告顯示,大多數在越美企手握巨額訂單,而現在生產被迫停滯造成訂單急劇流失。報告顯示,這些企業正考慮縮減在越產能和資本投放,同時“不排除把越南的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

東南亞防疫工作壓力山大 有企業月虧4億難堪重負

緬甸訂單湧入現象不明顯

印度、越南等國家疫情失控后,訂單是否流向緬甸、柬埔寨等周邊國家?證券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受限於緬甸政局不穩定,很多客戶不敢貿然在緬甸多下訂單,訂單湧入的現象並不明顯。緬甸的經濟接連遭到重創。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緬幣持續貶值,緬幣匯率創下歷史最低紀錄。自2月初至今,緬甸央行已累計30次向市場投放逾1.1億美元以穩定緬幣匯率。8月以來,緬甸央行已分六次向匯率市場投放2300萬美元,但緬幣近半年來貶值近20%。貨幣貶值使得食品、藥品價格面臨較大上漲壓力,銀行取款限制導致的現金流緊缺也使得很多企業和貿易難以保持運轉。

緬甸仰光一家制衣廠負責人吳女士向記者表示,疫情對緬甸工廠的運轉影響不大,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年初的政局不穩。制衣廠主要從中國採購原材料,接歐美、澳大利亞等地的訂單加工成品衣服再發往國際市場。年初政局不穩定,很多企業倒閉關門,由於未來局勢不明朗,很多顧客不敢在緬甸工廠下單,從5月20日至7月20日,整整兩個月吳女士的制衣廠都沒有接到新的訂單。

雪上加霜的是,原材料和運費價格上漲進一步削弱了緬甸制衣廠的利潤。以海運為例,往年吳女士從中國採購原材料運到緬甸,約2000美金一個貨櫃,現在漲到約四五千美金一個。海運昂貴,陸運也由於中緬邊境的關口疫情防控而被迫繞道越南、柬埔寨再到緬甸。

柬埔寨承接部分訂單轉移

以制衣製鞋業為經濟發展主要收入來源的柬埔寨,承接了部分因疫情影響而轉移來的訂單。

在柬埔寨生活20餘年的華人張亮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確實有部分訂單轉移到了柬埔寨,我們工廠有7000多人,最近訂單一直都在呈上升趨勢,我們還在擴大廠房。”

由於疫情控制政策不同,出現疫情后,柬埔寨當局不會立即叫停工廠。“疫情發生以來,工廠一直都沒有停工,如果工廠內出現疫情,需要看患病的人數比例。如果患者很少,工廠就可以自己處理,讓工人在家休息,柬埔寨政府不會直接叫停生產,如果叫停,很多民眾會失去生活來源。”張亮說。

張亮以干丹省為例介紹,干丹省有大大小小200多家制衣製鞋廠,來品加工製造業已經成為柬埔寨的支撐性產業。2020年疫情發生后,柬埔寨的旅遊產業遭到重創,柬埔寨全球知名的旅遊景點吳哥窟遊客數量銳減,從事旅遊行業的民眾失去收入來源,柬埔寨政府更加重視製造業穩定。

柬埔寨的疫情形勢同樣不容樂觀。柬埔寨衛生部29日通告,8月28日,柬埔寨新增438例確診。截至8月29日上午7時,柬埔寨累計確診約9萬例,累計治癒約8.8萬例,累計死亡1881例。確診患者包括航空入境乘客、自泰國越南返柬勞工、社區民眾、公務員、制衣廠工人等。目前Delta變異病毒已擴散至23個省市,僅剩白馬省和桔井省未受波及。

一直以來,勞動力成本便宜是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優勢之一,不少附加值低的工廠從中國轉移到了東南亞國家。1999年,張亮初到柬埔寨,柬埔寨籍工人底薪約30美金每個月。今年,柬埔寨制衣製鞋工人的底薪漲到了195美金,加班費是1.5倍,訂單量大的時候工人一個月到手約300美金。

張亮認為,越南疫情嚴重對部分企業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部分越南的訂單轉移到了柬埔寨,壞處是有些工廠的原材料需要從越南採購,越南多個城市封城工廠停工,工廠經常出現物料緊缺的情況,只能緊急從中國國內採購。不過,越南疫情對箱包加工廠影響不大,箱包加工廠的原料基本來自中國。

馬來西亞疫情 波及全球芯片供應鏈

馬來西亞最新一波疫情自7月開始大爆發,目前封城處於無限期延長中,馬來西亞政府計劃在病例數降至每天4000例以下時逐步重啟生產活動,不過現在看來仍遙遙無期。

“我們塑料訂單轉移的情況暫時未聽說,對於我們來說,其實目前什麼也做不了,連家門都出不了,更別提出國了,所以能怎麼轉移呢?大家心態都很消極,無計可施,只能寄希望於疫情儘快得到控制。”馬來西亞華商李敏表示。

中國手套企業則已收到轉移訂單。中紅醫療在互動平台上透露,受馬來西亞等國疫情影響,該公司訂單量有所增加,特別是大客戶訂單有顯著提升。藍帆醫療也在互動平台上表示,隨着國外疫情的反覆,該公司近期有收到部分轉移訂單。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作為重要的製造業出口國,對於全球最複雜的兩條產業鏈——汽車產業鏈、電子產業鏈,馬來西亞都佔有重要地位。馬來西亞製造業商品出口佔總出口比重的近85%,其中,電氣和電子產品出口份額佔比最高,約佔總出口額度的37%。此外,馬來西亞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封測基地之一,馬來西亞疫情的影響可能會蔓延到全球芯片的供應鏈,進而影響到汽車、電子設備生產等多個行業和領域。近期已有部分國際汽車廠商或零部件供應商宣布生產線大規模停產或減產。

8月份,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等公司在馬來西亞的工廠先後封閉停產,其下游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公司中國副總裁徐大全在其朋友圈表示,博世的ESP/IPB、VCU、TCU等芯片將受到直接影響,預計8月後續基本處於斷供狀態。

對此,王涵認為,此事對中國而言或是“短危長機”。從全球貿易結構看,中國與東南亞產業鏈的深度一體化,使得中國高度依賴東南亞產業鏈,東南亞疫情導致的生產受阻可能會直接對中國的相關產業鏈造成影響;長期看,中國產業鏈穩定性優勢或進一步凸顯。中國在疫情中所表現出來的優異的管理能力,是幾乎不可替代的。

馬來西亞疫情讓“缺芯”問題雪上加霜,這也讓各方意識到,扶持國內汽車芯片的重要性,對於相關公司或許是機會。8月27日,深市上市公司亞太股份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ESC產品的性能可完全替代博世的ESP產品,但ESC產品用到的國產芯片目前比較少,公司正在積極與國內汽車芯片大廠溝通合作開發事宜,儘早完成國產芯片以及搭載國產芯片的ESC產品的開發和測試工作,同時也會有國內主機廠加入三方聯合推廣,這對於推廣使用國產芯片以及搭載國產芯片的底盤電子制動系統總成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也是解決多年來汽車行業芯片緊張問題的契機。

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應影響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對東盟進出口額為4.74萬億元,同比增長7%,雙方首次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1~7月,我國對東盟進出口21.34萬億元,同比增長24.5%。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關係可謂愈發緊密。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東南亞投資力度,眾多中企遍布東南亞各地。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台回應東南亞疫情影響。從相關回復情況看,總體疫情影響可控,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8月27日,海鷗住工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越南新建工廠目前重要設備的安裝受技術人員延遲入越影響,新建工廠投產滯后。現在越所有員工及基建施工人員按越南政府規定實施“三就地”政策,吃、住、工作都在廠內就地安排,為阻斷疫情擴散越南國家實施社會隔離,導致物料進出受到一定影響。

濰柴動力在回應博世馬來西亞工廠的停產對行業的影響時表示,部分核心零部件的短缺對行業會有一定影響,但客戶需求真實存在,不會消失,對此公司也制定了相關應對措施。

蘇州固鍀表示,目前其馬來西亞公司運作在80%的產能,公司已完成全員疫苗接種。公司防疫嚴格,但是不排除員工可能在外感染的風險。

安利股份表示,安利越南已基本完成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但目前越南疫情形勢惡化,且疫情防控措施嚴格,公司生產技術人員無法進駐工廠進行輔助設備安裝及生產線投產調試,將延遲投產。

共創草坪表示,近期越南南部疫情持續蔓延,越南共創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目前有1000餘名越籍員工按照所在地西寧省政府“三就地”的防疫要求,採取住廠措施,減少對外接觸,避免生產中斷。

此外,百隆東方公告,越南百隆的實際產能已恢復至38%左右。博威合金越南基地曾停產2個月。

“我下周就要過去了,目前那邊的公司已經恢復正常開工,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過去,要麼離職。”一家A股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即將奔赴印尼,參與生產管理。

(0)
上一篇 2021-09-01 07:47
下一篇 2021-09-01 07: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