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正如現代詩人吳桂軍所說“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與一些主要依靠嗅覺感知環境的動物不同,人類對事物的整體判斷最先通過視覺,顏值是我們對事物產生興趣的直接動力,追求顏值的本質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美的追求。

同樣,在科研領域,也存在類似現象:研究人員也會傾向於選擇好看的動物或植物作為研究對象。

Part.1   長得好看的動物才是科研界的寵兒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 已評估的物種中 ,28% 的物種(共 37400 種)瀕臨滅絕。其中,兩棲動物中瀕危物種的比例高達 41%, 相比之下,鳥類和哺乳動物中這一比例要低很多,分別占 14% 和 26%。

但是,如果讓列舉幾種瀕危動物的名字,很多人都只知道珍稀的鳥類或哺乳動物如丹頂鶴、朱䴉、綠孔雀、雪豹、金絲猴、大熊貓和小熊貓等,而對瀕危的兩棲動物卻知之甚少。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瀕危鳥類中的“明星”:丹頂鶴 (a);

朱䴉 (b); 綠孔雀 (c)

(圖片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 https://birdsoftheworld.org/)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熊貓家族的兩“兄弟 ”(1):

大熊貓(上,圖示為幼體);小熊貓(下)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毛茸茸的“精靈 ”(2): 川金絲猴(左);雪豹(右)

(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

丹頂鶴、大熊貓等動物,它們或姿態優雅、或憨態可掬,在人們賦予的文學意象加持下進一步引起了更多關注。有着“仙鶴”之稱的丹頂鶴常出現在古籍之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長壽的象徵之一;大熊貓作為“友好大使”,自古就作為禮物承擔了增進中國和其他國家友誼的重任,其知名度極高。

瀕危加上高顏值的屬性使得一些物種在科研領域也可能會更受歡迎。相反,那些顏色不夠鮮艷,體型偏小且沒什麼特點的動物獲得的關注度和研究熱度就低了很多。

看看下面這幾種相貌“平平無奇”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你能叫上名字的有幾個?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長相普通的珍稀物種 (1): 鎮海刺螈(圖 a 來源 :http://news.cnnb.com.cn); 灰冠鴉雀(圖 b 來源 :http://www.baiven.com/q/18/218/174907.html);

黑額山噪鶥(圖 c 來源 :https://ebird.org)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長相普通的珍稀物種 (2):

賀蘭山鼠兔(左)(圖片來源:寧夏日報);

小齒狸(右)(圖片來源 :https://www.ecologyasia.com/)

澳大利亞莫道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已發表的與哺乳動物相關的文獻(共 14248 篇),這些文獻涉及澳洲 331 種陸生哺乳動物,其中有單孔類動物,即卵生哺乳動物,如鴨嘴獸和短吻針鼴;有袋類動物,如袋鼠、考拉、袋獾和袋熊等;真獸亞綱的動物,即有真正的胎盤的哺乳動物。

他們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即澳洲的明星動物如鴨嘴獸、考拉和袋鼠等動物受到更多的研究,而本土的鼠類和蝙蝠卻少有人問津。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最具名氣的 2 種單孔類動物:

鴨嘴獸(左)和短吻針鼴(右)

(圖片來源 :https://www.britannica.com/)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澳洲的幾種“網紅”有袋類動物:

萌萌的樹袋熊(即考拉 a);“ 拳擊手”紅袋鼠 (b);

號稱“魔鬼”的袋獾 (c); 

能拉方型便便的塔斯馬尼亞袋熊 (d)

(圖片來源 :https://www.britannica.com/)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文獻中大部分 (77%) 是與單孔類動物和有袋類動物相關的研究,少部分 (12%) 涉及外來入侵物種的防治。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研究最多的幾種澳洲入侵物種:穴兔 (a);

赤狐 (b); 小家鼠 (c); 野貓 (d)

(圖片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

澳洲本土的真獸亞綱動物主要由嚙齒動物和蝙蝠組成,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物種數佔澳洲哺乳動物物種總數的 40% 以上,然而關於它們的研究文獻僅占 11%。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331 種澳大利亞陸生哺乳動物 4 個類群的物種佔比 (a)

與 4 個類群的動物相關的研究文獻數量佔比 (b)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澳洲本土的真獸亞綱物種代表類群 (1)—— 鼠類

草原裸尾鼠(Melomys burtoni,圖 a 來源 :https://bie.ala.org.au/);

北澳竄鼠(Notomys alexis,圖 b 來源 :https://bie.ala.org.au/);

闊齒鼠(Mastacomys fuscus,圖 c 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

Rattus lutreolus(圖 d 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澳洲本土的真獸亞綱物種代表類群 (2)—— 蝙蝠

Rhinonicteris aurantia(a); Macroderma gigas(b)

Taphozous australis(c); Pteropus poliocephalus(d)

(圖片來源: https://bie.ala.org.au/)

進一步分析這些文獻所屬的研究領域后發現,真獸亞綱動物,即鼠類和蝙蝠相關的研究大部分都不夠深入,主要集中於生態學方面。單孔類動物和有袋類動物相關的研究中有 69% 和 40% 是關於生理學或解剖學方面的,而這一比例在本土真獸亞綱動物(即蝙蝠和鼠類)的研究中僅為 21%。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331 種哺乳動物研究文獻種 5 個研究所佔的比例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一些鼠類或蝙蝠物種,當人們開始注意到時,它們已經滅絕或處於瀕危狀態了,如,摩羯兔鼠、聖誕島伏翼蝙蝠等。作者認為研究熱度和經費過於集中在那些知名度較高的動物上,應當對本土物種中最容易被忽視和長相不討喜的類群(蝙蝠和嚙齒動物)予以重視。加強這些動物的基礎研究和保護工作,對於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平衡同樣不可或缺。

Part.2  花朵精緻、個子高挑的植物更受青睞

在植物學研究中也發現,科學家的研究興趣也會偏向於特徵鮮明、引人注目的植物。

意大利的科學家選取了阿爾卑斯山地區 113 種本土植物以及與這些植物有關的文獻,分析了與植物生態、形態和稀有度相關的物種特徵是否會影響植物的研究熱度。他們發現與植物形態學相關的指標對植物本身被研究的熱度貢獻最大,達到 15%, 植物的生態學特徵以及稀有度則不影響植物是否會成為研究熱點。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從植物三個方面的特徵來看植物的研究熱度

研究人員使用包含植物花色、花的尺寸、分布區大小以及莖的長度這些變量的數學模型進一步解析了植物哪些特徵會影響其被研究的熱度。模型結果顯示,與最不顯眼的棕色/綠色花相比,擁有藍色、白色、紅/粉色花朵的植物,相關的論文數量較多。另外,植株的高度與其相關的論文數量是正相關關係;植物的分佈範圍與其相關論文的發表數量呈正相關關係。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植物特徵與其研究熱度(相關論文數量)的關係

有趣的是,植物花朵的尺寸與該植物相關論文的發表數量呈弱的負相關關係,也就是說花朵尺寸較小的植物,其研究熱度相對較高。研究人員指出,相較於大尺寸的花朵,小尺寸的花朵的常常具有精巧、漂亮的花序,如蘭科的 Gymnadenia corneliana 和虎耳草科的 Saxifraga florulenta。

這些結果表明擁有小巧而漂亮的花朵和個子較高的植物類群更容易吸引研究者的關注。

科研界也看臉:長得丑的動植物沒人研究

Gymnadenia corneliana。(圖 a 來源:參考文獻 3)

Saxifraga florulenta。(圖 b 來源:參考文獻 4)

由此看來,不僅普通人是“顏值控”,科研家在選擇研究對象時的確也存在對“高顏值”物種的偏愛。那些名不見經傳、沒有鮮明特徵的動、植物由於公眾普及率低,研究和保護政策的不公正可能會加速它們的消亡。

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每個物種都不可或缺,人類的審美、價值判斷不應該過多地參與到物種研究中,希望人們對於那些看起來“顏色不鮮艷”、“丑”、“讓人起雞皮疙瘩”、“會傳播疾病”的物種多一些寬容和關注,研究資源和保護力度也應適當向這些物種傾斜。

參考文獻:

[1] Fleming P A, and Bateman P W。 2016。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which Australian terrestrial mammal species attract most research? Mammal Review, 46:241-254。

[2] Adamo M, Chialva M, Calevo J, Bertoni F, Dixon K, and Mammola S。 2021。 Plant scientists‘ research attention is skewed towards colourful, conspicuous and broadly distributed flowers。 Nature Plants, 7:574-578。

[3] http://www.elisajeanluc.fr/orchidees_nature/gymnadenia/gym_corneliana.htm

[4] https://www.preservons-la-nature.fr/flore/taxon/3540.html

(0)
上一篇 2021-06-10 11:41
下一篇 2021-06-10 11: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