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來源:九萬里晴空 丁建英

本文轉自:證券日報網站

原標題:《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你可能對元宇宙的話題沒興趣,但你不可能對人類的未來沒興趣!如果未來一定會發生,那就先進入那個未來。

2021年,元宇宙撲面而來,市場關注度之高,產業覆蓋面之廣,討論人氣之旺盛,火熱時間之綿長,恐難出望其項背者,當然分歧與共識的交鋒也甚囂塵上。因此,這一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並不為過。

打諢一下,之所以“元宇宙”會火出圈,與文字工作者及翻譯工作者的創造力絕對脫不了干係。元宇宙的英文是“Metaverse”,由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於1992年造出,前綴meta意為超越,詞根verse是由universe演化而來,泛指宇宙、世界。無論是前綴,還是詞根,造的都特別藝術!換句話說,如果叫做“super-world”,是不是就差點意思?而且翻譯時,譯成“超世界”、“越宇宙”,是不是也不如“元宇宙”來的酷些?於是,就會出現一個現象,這個詞可以深奧到所有人都不懂,又能夠普及到所有人都去討論。

因此,過去的半年間,研究機構、新聞媒體、券商基金、論壇講座等等圍繞元宇宙展開了最廣泛的掃盲教育,層出不窮,目不暇接。但今天,筆者想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理解一下元宇宙,從理念而非技術層面來探討下元宇宙之於人類的價值究竟為何。

(一)元宇宙:數字版的平行宇宙

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提出一個顛覆性的觀點:人類歷史背後的根本驅動力在於以想象力為驅動的認知革命。簡單點說就是,想象力是人類進步的底層驅動力。在回顧人類歷史后,筆者進一步發現另外一個定律:人類對想象的實現能力更是超乎想象。也就是說,人類的進步歷史中,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象不到的;如果做不到,那就換個形式也能做到!

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500年前,吳承恩寫作《西遊記》時,他幻想各路神仙鬼怪都能騰雲駕霧,但肯定不會想到未來的人們果真能“飛”,只不過是坐着飛機飛翔雲端,而且飛行體驗比齊天大聖的裸飛好多了。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有很多關於平行宇宙的影視作品,例如,《彗星來的那一夜》、《海市蜃樓》等等。影片中最關鍵的“梗”就是,主角在多個平行宇宙中均有一個分身,而且各個分身不分彼此,權重相等。當然,不同平行宇宙的切換往往是一次意外,例如彗星出現、暴風雨交加等等。但,這樣的劇情只是編劇或創作者的想象,真的有平行宇宙嗎?至少目前看,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平行宇宙的存在!如果客觀上不存在,但平行宇宙又被人類想象出來了,按照前述定律,平行宇宙是不是一樣會實現呢?Yes,換個形式,那便是,元宇宙:數字版的平行宇宙。而那些平行分身,不就是所謂的數字分身嗎?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二)元宇宙:超級虛擬世界=高度智能的現實世界×高度智能的虛擬世界

話說回來,關於元宇宙的定義,真是不一而足,一千個人真就能有一千個解讀。這是因為元宇宙“仍是一個不斷發展,演變的概念,不同參與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斷豐富着它的含義。”我們不妨複述一下清華與北大兩位學者的觀點。清華大學瀋陽教授定義:“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網應用和社會形態。”北京大學陳剛教授等則定義:“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沈、陳二位教授的定義,一定程度而言,比較準確地揭示了元宇宙的內涵。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元宇宙概念本身給人的困擾之一就是其過於抽象。那是否能用一句話簡單、通俗地定義元宇宙?筆者的定義是,元宇宙就是“超級虛擬世界——未來高度智能且和現實世界耦合共生的虛擬世界”!何謂超級?超級,意為未來高度智能且和現實世界高度耦合共生。該定義的中心詞在於“虛擬世界”,但此“虛擬世界”非彼“虛擬世界”,元宇宙所指代的“虛擬世界”意為數字空間,而非空想世界。可見,該定義至少有三層次含義:1、高度智能;2、和現實世界高度耦合共生;3、數字空間。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以前的虛擬世界更多是具象化的想象世界,沒有對現實世界的延伸、映射、復刻與耦合,只是人們腦中的空想而已,不具備主體身份,我們可以稱之為:原始的虛擬世界。它是獨立於現實世界的,與之關係極為鬆散。電影、遊戲都是典型的虛擬世界,但這些場景中,觀眾或玩家很難以第一人稱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或體驗現實世界中的感知感受。這正是人們不斷探索VR、AR、MR等拓展現實技術的目的之一。

然而,未來高度智能且和現實世界高度耦合共生的虛擬世界,其內涵和外延都會發生重大變化。它是在物理上和現實世界發生緊密耦合、融合的高度智能數字空間。這至少體現在三個重要方面:第一,虛擬世界本身藉助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讓自己變得更加智慧,甚至具備所謂的“數字生命力”(電影《超驗駭客》和《鷹眼》中就有這樣的橋段)。第二,虛擬世界通過傳感材料與設備、拓展現實、腦機接口等技術建立和現實世界及人的連接,讓人的感知觸覺在兩個世界間無礙穿梭(電影《駭客帝國》和《頭號玩家》里描摹的劇情)。第三,虛擬世界通過區塊鏈、NFT技術實現數字資產確權,以建立安全的數字經濟體系。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最終,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緊密融合,虛實共生,虛擬世界從客體變成主體的一部分,從而會形成“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雙主體耦合而成的共生主體:元宇宙=超級虛擬世界=高度智能的現實世界×高度智能的虛擬世界。當然,我們也可以把“高度智能的虛擬世界”理解成狹義的元宇宙。

為了更好地理解虛擬世界的含義,避免混淆,我們可以從語文的角度再來看看。“虛擬世界”準確說是一種通俗的表達,或俗稱,其學名正是“數字世界”。與之對應,“現實世界”的學名為“物理世界”。“原子世界”也是指現實世界,“比特世界”則指虛擬世界。“數字空間”,以及常見諸報端的“數字新大陸”、“數字理想國”、“數字烏托邦”等等都是用來描繪虛擬世界的近義詞。

總而言之,正如本節標題中的一個尚未被強調的單詞:未來——元宇宙是2021年未來主義者送給人類世界最好的禮物。

(三)元宇宙:數字技術總和的集大成應用=數字技術群共同構建的全新物種

當下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元宇宙與PC互聯網(第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第二代互聯網)一脈相承,是“下一代互聯網”或“web3.0”。儘管這可能是理解元宇宙的一個類比,但筆者認為這種提法格局可能略低,呵呵!為什麼?

元宇宙是下一代的互聯網應用。語義和語境上顯得非常局限、單薄!因為元宇宙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5G、擴展現實、區塊鏈、量子技術、雲邊端協同、數字孿生、數據中台等多方面數字技術總和的集大成應用,僅僅使用互聯網代表不了這樣龐雜的數字技術群。

還有,“下一代互聯網”的表述重心仍然在“互聯網”,其意為元宇宙是互聯網的延伸、發展、進化,但元宇宙的內涵所要表達的是:元宇宙自己是自己的主體。它是將過去數十年發展起來的大量離散的單點數字技術連點成線再聚合到面,從而最終構建起來的全新物種。在這裡所有的數字技術都被賦予新生,例如,通過區塊鏈讓數據成為資產,通過智能合約打造可編程的智能經濟體系,通過人工智能構建全球智慧大腦並創造“數字人”,通過物聯網讓物理世界的現實物體向數字空間廣泛映射,通過擴展現實技術實現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等等。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過去幾十年,可以說是技術大爆炸的黃金年代,不計其數的先進技術被發明創造出來並廣泛地造福人類。例如以下ABCDEF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

Block Chain:區塊鏈

Cloud Computing:雲計算

Data Technology:大數據技術

Edge Computing:邊緣計算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Graphics processing:圖形處理

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

Quantum computing:量子計算

Digital Twins:數字孿生

XR(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Mixed-reality):拓展現實技術

……

如果你願意,可以按照字母表的順序一直列下去。

但是你發現了嗎,它們其實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數字技術。百科定義:數字技術(Digital Technology),是一項與電子計算機相伴相生的科學技術,它是指藉助一定的設備將各種信息,包括:圖、文、聲、像等,轉化為電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數字“0”和“1”後進行運算、加工、存儲、傳送、傳播、還原的技術。

每一項新數字技術的出現,都會催生新物種、新商業、新模式,從而帶動人類的進步。

人工智能:從智能手機、智能音箱到智能穿戴、智能汽車,AI化逐漸成為千行百業的“致勝之匙”。AI的融入,給工業製造、公共事業、金融、零售、教育、醫療健康、農業等行業都帶來了諸多變化。

區塊鏈:幾年前ICO的喧囂只是區塊鏈探索的一個小小支流,區塊鏈已然成為推動眾多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並開始在供應鏈、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快速應用。

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應用爆發催生對數據計算和存儲的旺盛需求,令公有雲和全棧雲等雲計算市場爆炸式增長。“雲”成為數字時代新基礎建設之一。

等等。

然而,這些技術最開始實際上都有其各自的應用導向,但進入元宇宙時代,全體數字技術竟似前世約定一般集體創世:分工明確,各司其職,集各家之所長,共同構建一個可能超越所有人想象的全新物種:元宇宙。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四)元宇宙:數字文明的高階形態

李錄先生在《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一書中把文明定義為“人類利用自身與環境中的資源在生存發展中所創造出來的全部成果,意在計量人類和其最接近的動物祖先之間拉開的距離。”同時他指出文明與文化的差別,“文化用來區分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之間的區別,而文明則是用於描述人類發展的共性,並區別人類與動物祖先。”

回顧人類歷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使人們認識世界的水平達到新的高度,改造世界的能力實現新的飛躍,使經濟、社會和人類文明上升到新的層次。隨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作為人類過去數十年進步的成果,數字技術深入到各個產業、業態之中,成為了其發展的基礎、中介和導向,從而使得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深深打上了數字的烙印,人類發展的數字共性彰明較著,人類已然進入數字文明的歷史階段。

數字技術的大爆發,造就了數字文明。任何單一技術不可能撬動新文明的出現,例如,你不會聽聞互聯網文明、大數據文明、雲計算文明等等。數字文明是一個基於計算機、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展開的人類文明。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數字文明的提法由來已久,但距今最近且共識度最高的一次則是國家最高領導人在2021年9月召開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所致賀信中深刻指出的那樣: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主題正是“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領導人強調,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築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1年儘管被視為“元宇宙元年”,但準確地講,應該是“元宇宙探索元年”。元宇宙時代,人類將生活在顯著有別於今天的全新的經濟生態環境之中。如果把今天視為數字文明的初級階段,那麼元宇宙時代將是數字文明的高級階段,元宇宙將是數字文明的高階形態。

之所以本文把現階段的數字文明定義為初級階段,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是人類社會的數字化還沒有達到高級階段的程度,即數字化率還處於比較低的階段,距離全面數字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前所述,在數字文明的初級階段,物理世界主導人類社會,在高級階段,數字世界將和物理世界虛實共生!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現階段,一些關鍵的數字技術剛剛出現,仍處在探索期,遠未到成熟的程度。以人工智能為例,當下的人工智能技術雖已取得較大進展,但是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依然存在。智能體本身尚不能對周圍世界的自然語義有很好的理解並與現實世界進行流暢互動。一些元宇宙所需的硬件技術比如觸感技術有待進一步開發等。還有區塊鏈技術,被視為構建元宇宙數字技術群的最後一塊“補天石”。沒有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身份無法唯一,數字資產無法確權,可信任的經濟體系無法構建。但目前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性能低、單位時間交易頻次少、技術應用生態環境缺失的問題,這都需要花時間去解決。萬事漸備!通向數字文明高級階段的物質條件不斷夯實,就像有研究者藉助馬克思的《雇傭勞動與資本》中的理論,將數字技術進行類比劃分,十分形象貼切:

生產力:5G、web3.0、AI、雲算力

生產資料:自然數據,人類數據,物聯網數據,數字原生數據

生產關係:區塊鏈

東風亦揚!2021年3月,元宇宙第一股羅布樂思(Roblox)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8月,字節跳動斥巨資收購VR創業公司Pico;10月,Facebook更名Meta宣布將在5年內轉型成一家元宇宙公司。當下,元宇宙已然進入雛形探索期,未來十年將迎來元宇宙建設的黃金十年,未來二十~三十年,人類或將不同程度地邁入元宇宙!

(五)人類文明:從1.0到3.0

千秋萬代,不過光陰一瞬。人類文明史就是生產力發展史,根據生產力的更迭,人類已歷經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大階段文明。在探討人類第四階段文明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這三次文明。

文明1.0:原始文明

原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第一階段。在此階段,人類完全接受自然控制,人們必須依賴集體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質生產活動主要依靠簡單的採集漁獵。這一階段人類累積的文明成果主要是:石器、弓箭、火等。原始文明時間跨度約6萬年,從7萬年前左右到1萬年前左右。

文明2.0:農業文明

農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第二階段。進入農業文明,鐵器的出現使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人類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其主要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農業文明階段人類的科技成果主要有: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農業文明時間跨度一萬多年,從公元前1萬年至18世紀。

文明3.0: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第三階段。工業文明是以工業化為顯著特徵、機械化大生產佔主導地位的一種現代社會文明狀態。其主要特點大致表現為工業化、城市化、法制化與民主化、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教育普及、消息傳遞加速、非農業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長、經濟持續增長等。這些特徵也可視作推動傳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軌的重要因素。工業文明至今的時間跨度已250年左右。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工業文明是人類運用科學技術為武器以控制和改造自然取得空前勝利的時代,這是人類歷史上無論怎樣濃墨重彩都不為過的重要時期。回顧歷史,工業文明的形成過程是以數次工業革命為基礎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70年代,又稱蒸汽機革命。其標誌是瓦特發明蒸汽機,人類進入機器動力時代,或稱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始於19世紀80年代,又稱電力革命。其標誌是發電機、電動機和電燈的發明,隨後建立電力輸變電系統,產生電力工業;發明內燃機,出現汽車和航空工業;發明電子管,產生電子工業。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第三次工業革命,始於20世紀4、50年代,又稱新科學技術革命,其標誌是原子能、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發明與應用。新科學技術革命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通過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結構的重大變化,其結果就是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上升。通常人們認為進入信息時代。

(六)新能源革命:重新定義第四次工業革命

經歷三次工業革命的人類,似乎正經歷新一輪工業革命。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定義及範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學術界產業界均存在較大分歧。其中一個觀點是21世紀發起的全新技術革命謂之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就是近年來比較火熱的一個概念:工業4.0(Industry4.0)。

按照傳統的提法,基於工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劃分,工業1.0階段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階段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階段是信息化時代(此處應為狹義的信息化,即計算機時代)。於是,人們定義工業4.0階段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稱作智能化時代。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在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

不過,筆者認為這個定義並沒有完整準確地體現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特徵。一方面,所謂的“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產業變革”依然延續工業3.0階段的內涵,並無重大革新之處;另一方面,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新能源革命理應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

筆者認為應重新思考和定義第四次工業革命,它或可以與以“新能源革命”為核心特徵的新一輪工業化進程划等號。

人類社會和自然界共同組成了物質世界,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和制約着自然界,不斷改變着自然界。人類文明的每一次迭代,都是依託一次生產力的巨大進步,這也意味着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進步。但是,從古自今,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始終是人類面臨的重要課題。人類工業文明進程中,工業化的發展帶動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造成了自然環境的污染,給生態帶來了災難。也就是說,工業文明的優勢是規模化生產使人類商品迅速豐富,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但缺陷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與污染在急劇加速。

能源和環境危機讓人們進入新能源時代。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於2018年發布的《全球1.5℃升溫特別報告》中指出,為實現全球變暖溫度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必須在21世紀中葉實現全球範圍內凈零碳排放,即碳中和。2020年9月起,中國表態將提高自主貢獻力度,力爭溫室氣體排放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正是在尋找環保的可替代能源的背景下,新能源革命爆發。何謂“新能源”?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可謂之新能源。

現今,全球新能源產業巨頭如火如荼的產業實踐已然為新能源革命做了重要註腳。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車霸主特斯拉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而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市值亦超過1.3萬億人民幣。

因此,第四次工業革命=新能源革命,邏輯似乎也比較充分。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關於新能源革命,就此打住,回歸正題。如果說,第四次工業革命被定義成新能源革命,那麼前述所謂的“工業4.0”中的“智能化”該如何理解?筆者認為,“智能化”實質是數字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時代亦是數字文明的一個階段。

(七)人類第四階段文明應是生產力文明

在定義第四階段人類文明之前,有兩個問題需要先行討論。

第一,人類第四階段文明尚未啟動,現階段仍是上次文明的延續?對此,筆者持保留態度。通過對前3次人類文明和4次工業革命的梳理,人類文明4.0呼之欲出,那就是數字文明。這是因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新舊文明的更替往往存在一段很長的交疊時期和過渡階段,現在的我們就身處這樣的時期。就好像在工業文明初期,農業文明仍然佔主導地位,隨着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工業文明逐漸脫胎於農業文明,進而取代農業文明,佔據社會文明形態的主導地位從而成為人類社會的主流文明形態。

同樣的道理,現階段正是數字文明初期,此時工業文明佔主導地位,隨着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脫胎於工業文明的數字文明在未來一定會接力工業文明,成為人類社會的主流文明形態。數字文明的萌芽正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誕生的計算機等相關數字技術。後文,我們將對這一過程進行梳理。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第二,對人類第四階段文明究竟為何的不同觀點。

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定義為前三階段的人類文明是人們的普遍共識,但對人類第四階段文明究竟為何,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有觀點稱是知識文明,也有觀點認為是生態文明。坦率地講,這些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完全準確,其原因就在於你需要回到不同文明的劃分依據和標準上才能進行判斷。也就是說,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前三次文明均屬於生產力文明,而無論是知識文明還是生態文明,都不在這個框架內。

以生態文明為例。有學者指出,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兩個平等主體和諧發展的進步過程和積極成果,是包含人類文明和自然文明的地球文明。生態文明是關係文明,是有關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文明形態;而生產力文明的主體只有一個,就是人類,自然被視為人類改造的對象,喪失了其應有的主體地位。說到這,結論已清晰可見,生態文明並不能成為接力工業文明的第四階段人類文明。

(八)元宇宙:引領數字文明重新定義人類第四階段文明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認知也在與時俱進,重新定義歷史的情況必定會發生。筆者認為,進入元宇宙時代的數字文明將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現在,讓我們簡單梳理一下數字文明的幾個關鍵階段。

計算機革命開闢的計算機時代。

20世紀40年代中期,電子計算機誕生,其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卻也孕育數字文明的開端。早有學者提出計算機之於數字文明的意義。2005年出版的《數字文明:物理學與計算機》一書中認為,“電子計算機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數字文明時代。”在21世紀,“電子計算機正在全面進入生產技術、科學研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徹底改變着人類文明的進程。”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闢了計算機時代。

互聯網革命帶動的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始於1969年美國軍方實驗室的阿帕網。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和應用,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無論是產業還是民生,都經歷了波瀾壯闊的大變革。互聯網的出現,在科技史上可以比肩“火”與“電”的發明。“互聯網革命”轟轟烈烈,互聯網時代生機勃勃。“互聯網+”和“+互聯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人類社會湧現出很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互聯網全面向社會各個領域擴展,並開始深度改變人類的社會形態。自從有了互聯網,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

人工智能革命引領的智能時代。

人工智能的提出甚至比互聯網的出現還要早。1956年,達特茅斯學院召開的一個夏季討論會議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儘管理念超前但基礎設施薄弱,是以20世紀的人工智能進展十分緩慢。直到近年來,雲計算和大數據的發展使人工智能獲得了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基於多層計算機芯片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方法令人工智能脫胎換骨,開啟機器智能的新時代。人工智能技術在當前人們的各個生活領域都用大量的應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人以及專家系統等等方面都使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成熟的體現。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2017年出版的《智能革命》一書中指出業界通常把人工智能分為三個階段:弱人工智能階段,強人工智能階段和超人工智能階段。儘管人工智能在未來技術之進化、影響之深遠一定超乎想象,但現階段我們依然處於“弱人工智能”階段。不過“人工智能是互聯網下半場”的論調卻不無道理。需要補充的是,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實質上就是前述所謂“工業4.0”的內涵。人類自此進入人工智能時代。

由上可見,在元宇宙時代到來之前,數字文明尚不能與前三次文明相提並論,充其量為工業文明的子文明,以數字文明接力工業文明還為時尚早。但站在未來看今天,脫胎於工業文明的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時代和弱人工智能時代已形成數字文明的初級階段。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人工智能時代的結果是實現現實世界的超級智能,通過改造讓現實世界變得智能起來;而元宇宙時代的結果是直接創造一個智能的虛擬世界。未來,智能的現實世界和智能的虛擬世界融合共生,在進入元宇宙這一高級階段的數字文明之後,全面數字化從而高度智能的數字文明必將完成對工業文明的最終升級與取代,完全擔負起人類文明新階段的重任。

元宇宙時代下的數字技術群革命不能簡單看成另一次工業革命,而將引領文明的再一次升級,引領數字文明對之前的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的必然迭代。以數字經濟為例。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20年,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2.6萬億美元,佔GDP比重為43.7%;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9.2萬億元,佔GDP的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數字經濟只是數字文明的開篇,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邏輯,作為時代發展的新脈絡,數字文明正在,而且必將進一步重構人類的多向度,如政治文明、產業文明和生態文明。

從人類歷史發展角度來審視元宇宙:或重新定義人類文明4.0

仿照工業文明各個階段的叫法,以上數字文明的各個階段,如計算機時代可謂之數字1.0階段,互聯網時代可謂之數字2.0階段,人工智能時代謂之數字3.0階段,元宇宙時代謂之數字4.0階段。如此重新定義,卻也並無絲毫違和感。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長期不低估,短期不高估”或是我們的理性之態。一家之言,不足難免;拋磚引玉,共同探討。(完)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22872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1-18 10:46
下一篇 2022-01-18 10:5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