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EIP1559相當於消費稅,最終成本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來源:微博@jolestar

今天以太坊的 EIP1559 在主網激活了。

關於 EIP1559 的一個誤解是 EIP1559 相當於消費稅最終成本會轉嫁到最終消費者身上。

EIP1559 的收取方式和消費稅有點像,是平台協議對價值的一種捕獲方式,但消費稅的場景下,稅收會增加生產成本,所有的生產者的成本都增加時,會逼迫生產者通過漲價轉嫁成本。但區塊鏈領域礦工的成本只和礦工之間的競爭相關,交易費只和用戶之間的競爭相關,礦工並沒有能力轉嫁“成本”。

區塊鏈上的交易打包的機制是一種拍賣機制。如果把區塊鏈的塊理解成大卡車,每過一段時間會有一輛車發出來。用戶要發貨上車,需要報出運費價格(實際是每公斤的單價),司機把貨物按出價從高到底排序,逐個裝車,直到裝滿為止,剩下的由下一輛車來裝。

但因為每輛車都按出價排序,如果後面的人出價更高,他的貨物可能更早的被裝車,所以發貨時的出價一直是個難題。如果出價太高,可能白花了冤枉錢,如果出價太低有可能裝不上車。並且這個過程是一口價,沒辦法進行交互試協商。那有沒有可能讓用戶給個價格上限,打包時動態決定?如果交易很多就取高些,交易比較少就取低些。但這個很難,因為如果讓礦工來決定,他肯定會直接取最大值。

而 EIP1559 改進了一下這個拍賣機制。首先,它把車容量提高了一倍。其次,它根據前一輛車的裝貨情況,動態計算出一個基礎費用出來,如果裝了 50% 以上,則調高基礎費用,如果低於 50% 則調低費用。用戶出價時需要出兩個價格,一個是整體的出價,另外一個是給司機的小費上限。

比如用戶對一個一公斤的貨物出最多 10 塊運費,小費上限是 2 塊。如果這次車的基礎費用是 3 塊,司機拿走小費 2 塊,用戶實際費用 5 塊。如果這次車的基礎費用是 9 塊,司機就只剩 1 塊小費了。司機會按照小費來排序裝貨。如果基礎費用都超過 了 10 塊,那隻能等交易減少,基礎費用降低了。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有了一個基於算法的基礎費用做參考,一定程度達成了前面的目的。

那這部分基礎費用怎麼處理呢?如果依然直接給司機,司機肯定每次都會裝一些自己的貨,把車裝滿。畢竟付的費最終還是到自己手裡,這樣基礎費會越來越高。所以以太坊決定把這部分費用直接燒掉了,相當於直接空投給了所有的持幣人。

如果拿創業公司來類比,以太坊現在相當於有了營收,不再是純燒錢的階段了。按現在的速度,預估一年能燒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增發,縮小了虧損幅度,有望實現盈虧平衡,算是探索出了一種公鏈的商業模式。

曾經有一次分享,探討過公鏈的交易費(gas)還能有哪些創新點。比如

1. 除了 EIP1559 這種,還可能有哪些在拍賣機制可以用?

2. 如果 ETH 的這部分交易費不燒掉,而是充到一個國庫合約中,通過治理機制激勵生態開發是否效果會更好?

3. 是否可能提前預定未來區塊上的位置?比如 Oracle 服務這種需要定時彙報的場景。

4. 除了 ETH,是否可以用其他 Token 來付交易費?

#區塊鏈#領域的創新點還有很多,路還很長。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70649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08-06 12:40
下一篇 2021-08-06 13: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