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來襲,會引爆下一輪DeFi熱潮嗎?

6月10日,巴比特公開課第38期開講,Bitouq 區塊鏈社區創始人陳默以《Layer2來襲,會引爆下一輪DeFi熱潮嗎》為題展開了精彩分享。陳默老師從技術和資本角度分析Layer2發展,並回答了很多DeFi參與者非常關心的問題:有了BSC和Heco等交易所鏈是否還需要Layer2?他的答案是肯定的。最後還有關於Layer2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概念——零知識證明的精彩科普。讓我們一起回顧乾貨內容。

Layer2來襲,會引爆下一輪DeFi熱潮嗎?

課後陳默老師還針對社區提問的MEV、龍頭DeFi創新等前沿研究問題進行了科普介紹,詳情回顧可點解鏈接觀看:https://www.8btc.com/college/live/d45b01d0?itemid=385

以太坊生態現狀

layer2是在原有的區塊鏈基礎之上又構建一個新的協議,通俗理解為,新的協議層分擔下面主鏈層的一些計算,使終端用戶降低交易成本,以及提升主鏈性能。

關於以太坊生態現狀,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 根據資金量和項目狀態來看,以太坊領先,BSC緊隨其後,Solana有抬頭趨勢

2. 以太坊聚集大量優秀的頭部開發者團隊和社區,資本的趨勢將隨着技術轉移

DeFi的發展,以太坊具有先發優勢,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以太坊上聚集了大量的開發者,從零到一的過程中誕生了大量的時代的弄潮兒、時代的推動者,如Yearn的AC、Uniswap的Hayden、SBF等。以太坊早期的DeFi龍頭項目,社區做得非常“飽滿”。目前BSC、Heco直接folk以太坊上的應用代碼,迅速崛起,但有的東西它是不能複製的,比如社區、用戶粘性、開發團隊、文化等歷史沉澱下來的東西。

區塊鏈領域有了DeFi之後,迎來了新的進階。在去中心化的世界(特別是DeFi)里,“共識”很重要。現在所談的共識跟過去不一樣,目前共識更多指的是“能否一直堅持相信、認可這個產品”、“能否一直堅持在一個社區裡面幫助產品去成長”等,Compound、Aave、Uniswap等產品能走到今天,是在這些層面達成了很好的共識。

資本的趨勢將隨着技術轉移,什麼意思?在區塊鏈領域,大多數人認為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沒問題,但是它後面其實還應該有一句話:在技術提供生產力的同時,一定要是資本在推動它,如果沒有資本去推動,所有的技術沒有辦法真正的服務於用戶。資本一定會選擇更先進的技術或者說更先進的產品。成熟的資本、機構有嗅覺去觀察、篩選真正能夠帶來變革的技術。以太坊現在的生態其實不單有開發者團隊、優秀的社區,其實背後仍然有很多機構在往這裡面去投入,這就是以太坊現在比較強的一個地方。

3. 最艱難的基礎建設時期已經過去,生態趨於完整,具備向上突破的動力

建設生態的漫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比如在DeFi里,會有閃電貸攻擊、產品bug、大量不知名的項目擾亂市場。以太坊已經歷了這樣的階段,DeFi在中國大陸地區真正井噴時,其實最艱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大多數中國內地參與者應該是在2020年的第四季度才進入到DeFi。在這個時間點之前,上述的閃電貸問題已經出現過。最近BSC上大量項目被黑客洗劫,Heco、Fantom等生態也有類似問題,這是生態必須經歷的過程。度過這個階段之後,生態架構趨於完整,用戶趨於成熟,他們已經可以識別和避免一些慣常的陷阱與套路。

關於具備向上突破的動力,現在以太坊上的應用(借貸、交易、機槍池)是底層的金融產品。對比傳統金融,還有很多進階金融產品的市場空白。底層產品再往上就是衍生品的方向,比如說期權、更高級的槓桿、對沖等。其實目前有相關產品,但做得不夠好。很多進階的操作,會在下一階段的DeFi生態里產生。

從技術和資本角度看Layer2發展

1.在以太坊2.0到來之前,Layer2是一個確定性很強的賽道。

目前的以太坊生態的應用和用戶都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交易成本和交易性能的瓶頸。在ETH2.0真正到來之前,Layer2是一個必須要做的解決方案。ETH 2.0真正到來的時間(兩三年甚至更長)是未知的,不確定性很高。即使以太坊2.0到來了,那麼現有的這些DAPP能否順利遷移過去?切換的過程為時多長?如何切換?有很多未知的事情,結果是沒有辦法去判斷的,沒有人能預料以太坊2.0到來了之後是什麼狀態,用結果去推過程,這本身就不成立。

以太坊2.0到來之前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固步自封,一直維持以太坊這個現狀。Layer2實際上是一個過程,是對目前的狀態的一個優化,而不是結果,這個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2.以太坊的生態已經從迴避問題/轉移問題的時期進入到了“解決問題”的時期。

以太坊早期應用少、用戶少,首先發展應用,這沒有問題。現在生態已經趨於成熟,達到了瓶頸之後,其實已經進入了要解決問題的時期。因此有了現在的可擴展性解決方案Layer2。

3.當市場真正需要一樣東西,就一定會有資本去推動它,因為市場會帶給資本更大的回饋和反饋。大量的Layer2產品用處將帶來更多的資本投入以太坊生態建設。

有了BSC和Heco等交易所鏈是否還需要Layer2?

從用戶的角度,用戶只關注自身交易需求的滿足,而不在意使用的是什麼鏈。

1.BSC、Heco這樣的交易所鏈,與Layer2本質上是不一樣的,前者他更傾向於構建自己的生態,而不是在以太坊上去解決問題。而Layer2是基於以太坊生態,在以太坊上加一層,可理解為加一個通道使交易變得更快。

舉例,以太坊龍頭DEX是Uniswap,即使以後上了Layer2,其實我們的操作和使用還是在Uniswap本身,而BSC上的PancakeSwap是一個獨立的產品,二者是完全隔絕的生態。BSC、Heco等生態跟以太坊存在競爭關係,同時也是互利共生的形態。

2.現階段交易所鏈其實是偽高校和偽低成本的(中性含義,非貶義)。

以BSC為例,首先從TVL、社區建設等方面來看,BSC其實做得非常好,那偽高效和偽低成本是什麼意思呢?

相對於以太坊,BSC大部分結構是差不多的,只是節點數量非常少,犧牲了一部分去中心化程度來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我們所知BSC上交易成本低,一部分是因為BNB之前價格很低,但是後來BNB漲到5/600美元時,其實那時在BSC上做一筆交易的成本並不低了,甚至可以跟去年6/7月時以太坊的水平持平。所以說BSC、Heco等交易所鏈其實並沒有真正從性能或者技術上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跟Layer2(真正分擔主鏈壓力)相比有本質的區別。

3.現在交易所鏈的生態成熟度與資金體量並不對等,仍然處於“渡劫”的階段。交易所鏈做得非常好,BSC在最火的時候,Pancake的TVL已經超過了Uniswap,但這麼大的體量,相應的它的生態成熟程度是遠遠不對等的。以太坊生態經過多年曆練,慢慢積攢了優質的用戶、項目、團隊,構建了牢固的體系,能夠支撐起很大的資金體量。

BSC其實是走了一個捷徑,抓住了以太坊生態比較弱的時期(交易成本很高、擁堵),採取了非常棒的營銷策略切入進來,直接在以太坊生態上吸血,在一個比較特殊的時間吸走了大量資金。它在營銷上是成功的,但從技術角度或者生態成熟的角度來看,它的資金體量和生態完度和成熟度是不對等的。

到今年(5月中下旬)出現了大量的黑客攻擊事件,先有了繁榮,然後又回到了“渡劫”這個階段,這是每個生態要去經歷的。

零知識證明

關於Layer2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概念就是零知識證明。零知識證明,從官方的學術角度來看,它其實是密碼學的分支,目前在區塊鏈領域經常被提及。

零知識證明裡有兩種角色,一個是證明者,一個是驗證者。證明者的工作就是要向驗證者證明其擁有的知識,但是不能告之知識本身。舉個例子,比如說我現在解出了一個世界未解之謎,當我不想泄露整個解題的證明過程,但是我又想告訴大家,我確實把這道題解出來了,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到零知識證明。

這個概念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有紅色和綠色的2個球,要向紅綠色盲患者證明這兩個球是不同顏色的(紅綠色盲患者眼裡,兩個球是同樣的顏色)。

在這裡,驗證者是紅綠色盲患者,證明者需要證明這兩個球的顏色不同。那麼如何來做呢?下圖灰色部分是驗證者的世界,他看什麼都是同樣的顏色,彩色的是證明者的世界。

Layer2來襲,會引爆下一輪DeFi熱潮嗎?

驗證者把兩個球都藏在身後,然後拿出球,證明者回答球的顏色跟上一個是否相同。驗證者雖然不知道顏色,但是他知道出球順序的(自己是否有調換每次拿出來的球)。因此驗證者可以驗證對方說的到底對不對。

如果證明者是隨便蒙的,有50%的概率會蒙對。但通過多次的驗證,就可以把蒙對的概率降得非常低。加入做10萬次,那麼蒙對的概率會越來越低,到最後會達到:驗證者不知道答案的、沒有透露這個知識(球顏色的差異)本身的情況下,完成了驗證。

那麼零知識證明是如何應用到區塊鏈,及今天所談到的Layer2? Layer2其實是在主鏈之上構建了通道(一個新的協議),把一部分的計算或者需要運營的部分拿到Layer2上面去做,然後統一把結果返回到原有的區塊鏈。這裡就涉及到驗證的過程(Layer2上的計算部分做得對不對),且不能泄露計算過程和中間過程,要保證安全性,需要對數據進行加密或者隱私處理,只能用零知識證明來證明。

市面上現在有很多種Layer2的技術,但零知識證明是一個最基礎的根本原理,每種產品的細節不同,技術細節此處不展開。

如果你只是一個投資者,而非專業技術人員,那麼建議大家更應該注重市場和資本的選擇。技術不分好和壞,只有產品和市場的需求和選擇的問題。

DeFi未來的發展和機遇

第一,提升了性能且降低了交易成本的以太坊生態將大概率繼續引DeFi金融體系的成長,高階金融產品進入DeFi世界。

第二,橫向對比互聯網世界的發展的話,以太網生態的巨頭地位難以撼動。曾經號稱要打敗以太坊或者要整合以太坊的跨鏈產品可能面臨轉型,偏工具化地去輔助以太坊,或者跟以太坊形成互利共生的關係。

如果說把區塊鏈市場結構對比到互聯網世界的操作系統市場,以太坊其實更像以應用著稱、用戶群體和用戶覆蓋面積非常廣的Windows;Polkadot有點像是IOS等……這裡有一個值得思考的有趣問題:如果說要把這些生態整合起來,有沒有需要或者說有沒有必要?類比到操作系統市場的話,如果一個項目說要把Windows把和IOS、Linux和安卓全打通,是否有必要呢?

其實來回的整合沒有必要,因為以太坊現在已經足夠能夠滿足很大部分的用戶需求了,如果說去拓展新的用戶,這對於整個區塊鏈的生態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48626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06-14 11:58
下一篇 2021-06-14 12: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