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天氣逐漸轉涼,許多鳥類都已經飛向南方準備過冬了。大部分人都知道一些鳥類在冬天時會飛往更加溫暖的南方,但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南方到底是哪裡,它到底有多南。鳥類遷徙的南方到底在哪裡?

我們經常把寒冷和遷徙聯繫在一起,但其實像鳥類這種恆溫動物對寒冷的適應性是很強的,所以它們並不是簡單地被寒冷擊退,真正的原因主要是食物。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拍攝:火金王者

天氣冷起來的時候,一些鳥類所能獲得的昆蟲等食物就減少了,所以它們選擇了遷徙,去往一個食物更充沛的區域。

這些季節性遷徙的鳥類被我們稱作為候鳥,候鳥大多時候對食物的要求比較高,它們通常是完全捕食昆蟲的鳥類;與候鳥對應的便是留鳥,留鳥顧名思義就是留在原地過冬的鳥類,這些鳥類的特點往往就是不太挑食。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圖:喜鵲就是典型的留鳥,它們啥都吃

所謂候鳥遷徙的南方,並不是特指某個地方,不同的候鳥有不同的“南方”。

有一些候鳥的遷徙可以是非常短的移動,比如從山頂轉移到了山腳,這樣氣溫會發生變化,生物群落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它們就又可以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了。

這個時候可能不應該稱之為南方了,應該是向上或者向下遷徙了。

有一些候鳥則是中距離的遷徙,這些鳥類只是向南轉移了千把公里,找到一個食物相應充足的地區便停留下來,等到了春天的時候,它們又繼續北上完成繁殖大業。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圖源:Thermos

實行中距離遷徙的候鳥,它們的南方基本就是一個相對溫暖的區域,而且不固定,基本是天氣繼續轉冷,食物減少后便繼續南遷。

真正有意思的是那些跨越大陸板塊,歷經幾個月時間,飛行上萬公里的遷徙,這些我們可以稱之為長距離遷徙的候鳥。

它們遷徙是從具有寒冷冬天的地區,飛往沒有明顯季節變化的熱帶地區,熱帶地區便是這些候鳥的南方。

除了南方不盡相同之外,候鳥的遷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們基本是走走停停,到了目的地之後才會做一個較長時間的停留,然後便開始返回。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追蹤北京雨燕,圖源:張為民/光明圖片

2014年至2018年,中國的研究團隊對北京雨燕的遷徙進行了追蹤[1],其結果令人意想不到。

北京雨燕的遷徙過程

北京雨燕是中國比較出名的候鳥,也是唯一一種以“北京”命名的候鳥,不過它們並不是只生活在北京,而是北緯40°左右的亞歐大陸很多都有它們的身影。

北京的北京雨燕一般在每年7月底和8月初的時候開始遷徙,從2014年至2018年期間,研究人員總共給66隻遷徙的北京雨燕佩戴上微型光敏定位器,以此來跟蹤它們的遷徙路線。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圖:灰色陰影部分是北京雨燕的分佈範圍

其中有25隻雨燕的數據被回收,這些數據顯示,北京雨燕從北京出發並不是直接向南飛行,而是先向西北方向進入蒙古國,而後進入我國的新疆北部,然後在新疆北部跨越準噶爾盆地進入中東,這段幾千公里的旅程它們差不多隻用了半個月。

在8月中旬的時候跨越紅海進入非洲,並在非洲一路南下,最終在11月初到達目的地——南非,全程飛行了14733公里,用了111天。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圖:北京雨燕遷徙路線和時間

所有的雨燕都有着強大的飛行能力,但是它們並不是傳聞中那樣一刻不停地飛往南非,這個可以通過他們的飛行時間來判斷。

北京雨燕季節性遷徙的時候,它們中途會停留2-6次,停歇的時間達到是71天,停歇的時間達到總遷徙時間的64%左右,而停歇的地方主要包括剛果盆地周邊,以及紅海西南岸和裏海南岸。

雖然一些候鳥的遷徙路線和距離,以及時間都非常驚人,但是相對於候鳥的越冬遷徙,候鳥在春季返回那才是這些鳥類最奇怪行為。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它們放棄了一個不太會有明顯季節性變化——食物不怎麼會發生變化的越冬地點,而選擇花上很長的時間飛往一個會有明顯季節變化的地方。

更有趣的地方是,相對於越冬遷徙,返程的遷徙候鳥更加倉促,有明顯直奔目的地的意思。

就拿北京雨燕來說,它們於來年的2月開始返程,而返程遷徙的時間只有64天,中途只停歇了1-2次,最多只停留了36天。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候鳥要這樣大費周章地來回奔波呢?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遷徙帶來了更多後代

在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遠距離遷徙的候鳥,它們原本的家到底是在哪裡,比如北京雨燕,它最早是在北京進化的,還是在南非進化的。

其實就現有的證據而言,大部分會遷徙到熱帶地區越冬的候鳥,都是起源於熱帶地區,然後季節性地遷徙到其它地方,冬天只是它們回家了而已。

現在,我們再來想一下,候鳥歸來后它們在幹嘛,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們為什麼要這樣來回奔波了。

候鳥和所有遷徙的動物一樣,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繁殖,你會發現候鳥回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築巢,然後就是生產後代,養大就走。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所以,它們不留在越冬的熱帶地區繁殖,原因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在這些地方繁殖的話,後代的存活率會更低。

關於這一點,有鳥類的研究人員觀察過遷徙鳥類和它們非遷徙近親後代的個數,一般而言,遷徙的鳥類一次可以撫養4-6個後代,而它們的熱帶近親只能撫養2-3個後代[2]。

不難發現,熱帶地區雖然常年都有着比較充足的資源,但是競爭也同樣激烈,所以無法養更多的後代;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那些會季節性變得寒冷的地方,雖然偶爾會條件惡劣,但是競爭也更小,最重要的是這些地方會有一段食物突然爆發的時段——春夏,這是繁殖更多後代的機遇。

所有這些驅動了候鳥長距離遷徙,即便是一年需要飛行3萬公里,橫跨不同的大陸,路途上到處是危險的“遷徙陷阱”,它們也要去完成這一壯舉。

最後:鳥類如何完成遷徙?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幾萬公里的路程,鳥類是如何認識路的呢?

好吧,這個問題至今無解,只有幾個假設。

燕子年年都要飛往南方越冬:南方到底在哪兒?

中短距離的遷徙很簡單,這些候鳥是跟着食物的豐富度和競爭激烈情況轉移陣地就好了。

但是像北京雨燕這樣的長途遷徙,只是跟着食物和競爭情況走的話,它們很難每年保持同一路線。

有些研究指出,這些長距離遷徙的鳥類,它們的遷徙是寫入基因的本能,而激發它們遷徙的因素,包括日照時長,太陽位置、月亮、星星的位置,以及感應地球的磁場。

不管怎麼樣,這些候鳥是大自然的奇迹。

(0)
上一篇 2022-09-05 01:18
下一篇 2022-09-05 02: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