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Nature 最新發文:學術界正颳起一陣離職潮。這當中,處於職業中期的科學家尤甚。而他們的集體歸宿,是轉向工業界。事實上,這種趨勢由來已久。早在 2018 年一項研究預測顯示,高等教育將在五年內失去一半至三分之二的學術從業者。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疫情大流行加劇了這一趨勢,為大規模出走奠定了基礎。

社交網絡上有諸多像”The Professor is Out”、“博士媽媽”私人互助小組,在過去一年中成員從幾百、一千增至上萬,他們不乏在裡面探討如何離開學術界。

而關於#leavingacademia 的話題,熱度只增不減。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但這跟我們這幾年聽到的恰恰相反。在國內大批之前湧入工業界的科學家,正在重返高校……

  • 京東副總裁、AI大牛周伯文加入清華電子系;

  • 螞蟻AI首席科學家漆遠加盟復旦大學,擔任AI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

  • 字節跳動AI Lab總監李磊離職,加入UCSB;

  • 字節跳動副總裁、AI Lab主任馬維英,加入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

  • 曠視南京研究院創始院長魏秀參,出任南京理工大學教授。

……

再早一些,就是像張亞勤、張潼也從工業界重返學界。

所以,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反差?

國外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先來看看 Nature 這篇文章究竟說了什麼。

首先,的確有大批學術人才湧向工業界,而且分散在各個領域,包括地球科學、生物學、心理學、數學等這種研究型也在其中。

在推特話題#leavingacademia 下發起的一個谷歌文檔。短短 20 天時間,就有超過 400 名離職學者更新。

他們的研究領域更是已經橫跨到了文史哲、音樂、社會學等領域。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但即便如此,核心領域還是那幾個:生物(包含化學)、醫學、計算機、臨床心理學等。

在這當中,在學界已經小有成就的人還不少。

知名健康博主 @子陵在唱歌,最近就發文表示:又一個做 HIV 治癒的朋友 Gilad Doitsh 離開了學術界去了工業界。而且這個人在學界曾有過重要突破:2014 年發表了篇 Nature,首次揭示了 HIV 造成免疫缺陷的最關鍵機制。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為什麼這些學者,甚至已經有所成就的人,會在此時此刻紛紛湧向工業界?大的環境背景,主要還是薪資和工作滿意度造成的。

杜克大學陳怡然教授就分享了這樣一件工作趣事:教授群里討論工資,結果紛紛抱怨物價高,工資太低,比起工業界差得太遠。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在 Nature2021 年薪酬與滿意度調查中,在 1200 多名研究人員參與的情況下,有近 37% 處於職業生涯中期的研究人員對他們當前的職位不滿意,比處於職業生涯早期和晚期的研究人員佔比都高(他們分別占 32%)。

Nature 認為這些結果解釋了為何許多處於中期的學者重新思考他們的道路。

還有像個別地區的福祉制度也是影響因素。在英國,養老金的削減加劇了大學教授的罷工和辭職。

但除了大環境本身,更為本質或者更為特殊的原因,還在於有些領域確實已經在進入工業創新落地周期,即產學研轉換。

生物製藥就是當中的典型。

傳統製藥行業面臨著成本高、周期長等痛點,但 AI 的加入,就有望解決這些難題。而這一能力已經逐步得到證明。

量子位智庫分析的 AI 製藥七大趨勢顯示,不管是臨床進展,研發滲透率還是產業接納度,都在證明基於 AI 的製藥技術,成為新葯研發的必然趨勢。

而在 2024 到 2026 年,全球 AI 製藥行業將迎來兩輪爆髮式增長,到 2035 年僅國內市場規模就可以達到 2040 億。

當技術來到工業界快速、規模化地落地,勢必會吸引更多人才湧入。

人才流向和技術發展周期有關

當然,專業大佬出走工業界的例子,國內也在發生。

比如在生物計算領域,去年已有兩位行業大牛走出校園,開始創業。

被業界譽為“AI 預測蛋白質結構全球第一人”的許錦波教授,於今年 1 月在北京創立公司分子之心(MoleculeMind),旨在利用 AI 技術幫助行業專家快速識別、設計最合適蛋白質。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2016 年,由他開發的 RaptorX-Contact 方法,首次證明深度學習預測蛋白質結構的可行性。AlphaFold 正是基於他團隊前期研究成果。

另一邊,當時也參與了 RaptorX-Contact 方法開發的彭健教授,也於去年成立了華深智葯。他們想要結合自研高通量生物實驗技術,為研發人員提供微觀世界分子計算、模擬與設計的智能系統。

去年年底,其開發的 HeliXonAI 刷新 AlphaFold2 記錄。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而以上兩位教授先後踏入工業界,或許並非巧合。

受到大環境以及關鍵技術突破的影響,近兩年生物計算、生物製藥正處於發展的新風口上。行業內亟需高精尖人才引領創新,發展模式也需要不斷探索。因此,行業大牛擁抱工業界,也並不見怪。

實際上,人才流動的方向,是判斷技術創新應用的重要風向標之一。

流動規律大致如下:

  • 技術創新周期,人才從學術界湧向工業界;

  • 進入商業落地期后,人才再從工業圈迴流到學術圈。

以 AI 行業為例。

2012 年以後,隨着深度學習迎來爆發期,全球科技大廠都在廣納 AI 技術人才,不少行業領軍人物因此踏入了工業界。

國內方面,2014 年吳恩達宣布加入百度,擔任首席科學家職位。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同年,阿里巴巴成立阿里達摩院前身 ——iDST。前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金榕,就是在那時加盟阿里,擔任 iDST 首席科學家和副院長。

海外方面,2013 年,深度學習之父 Geoffrey Hinton 加入谷歌,Yann LeCun 受聘為 Facebook 首席 AI 科學家。

2017-2018 年,李飛飛作為斯坦福大學教授,兼顧了谷歌副總裁、谷歌 AI / ML 首席科學家的職位。

據《衛報》2017 年對英國頂級研究型大學的調查顯示,當時大學 AI 人才的流失甚至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研究和教學。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一位教授表示,自己的一名博士生為了蘋果開出的六位數薪資,直接放棄學業。

但隨後在 AI 開始落地到各個垂直行業,事情就發生了轉變,最明顯的就是 2019 年。

當時,張亞勤從百度“退休”,正式加盟清華大學,受聘清華大學“智能科學”講席教授,牽頭籌建“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

Nature 證實:學術界颳起離職潮 大批學者湧向工業界

李飛飛也完全揮別了在谷歌的工作,選擇繼續專註學術。

騰訊 AI Lab 負責人張潼離職后,來到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同時加盟創新工場。

之後幾年內,國內大廠頻頻傳出技術大牛離職重返學界的消息,包括漆遠、馬維英、李磊、王長虎、周伯文……

今年 2 月,TensorFlow 技術主管 Pete Warden 突然離職,選擇重返斯坦福讀博。

在個人博客里,他闡述了離職的原因。他表示,自己一直鼓勵用 TensorFlow Lite Micro 嘗試各種各樣的 TinyML 項目。

此前他也在谷歌嘗試過實驗,但谷歌的新硬件設備不僅昂貴耗時多,如果失敗了還會帶來負面影響。

因此,時隔 20 多年,他決定重返校園回去攻讀博士學位。

為什麼會有這種規律?

人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之間兜兜轉轉,其實是技術發展帶來的一種自然結果。

不管幾年前大火的深度學習、還是像當下生物製藥、被元宇宙帶火的計算機圖形學。

技術創新剛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奇貨可居,被高薪、高待遇聘請,擔當企業的首席科學家。比如當年的吳恩達、張亞勤,現在的圖形學大牛王華民等。

企業也紛紛開始建立研究院,各個大廠不用說了,騰訊阿里華為。即便那些垂直領域的企業也都有自己的研究院,比如 3D 時尚行業的凌迪。

更直接一點,那就科學家來創業,如今也成為一種風潮。

但隨着技術進入落地期,企業與科學家之間就顯現出一種難以調和的“悖論”—— 研究和產品的對抗。

畢竟企業做研究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打造產品。

而學術大牛往往更期待可以有足夠自由的空間做科研,可以按照自己對專業的認知,來一步步推進技術發展。

由於二者的出發點和側重面不同,矛盾與摩擦在所難免。

延伸來看,這背後更牽扯到資金方面的問題。

企業端,“唯利是圖”,請科學家造研究院最終目的是為了創造營收。而研究院作為成本中心,花錢如流水,如果不能快速實現商業變現,企業靠什麼來支撐?

但在純粹的科學家眼裡,探索最前沿的問題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應該不計成本,不計營收,又能容許自己的研究為了“短期”利益而降格?

更為直觀的是,一旦企業出現財務緊張或到達發展瓶頸期后,內部研究院往往會受到影響。

於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每每新技術周期來臨,科學家進入企業搞研究;但當技術趨於應用之後,他們又往往得而復失、重返學界。

這也就導致現在成功的企業研究院很稀缺,其模式可持續的也很少。就像活了二十幾年的微軟亞洲研究院,也無法實現“自我造血”。

參考鏈接:

[1]https://weibo.com/2199733231/LvMtu6BmC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564-8

[3]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rG0bdMzA02Mj7KThJyltVs8HFSGO9topxClG-b4ROY/edit#gid=1940707896

[4]https://twitter.com/search?q=%23leavingacademia&src=recent_search_click

(0)
上一篇 2022-06-04 15:01
下一篇 2022-06-04 16: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