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春節不打烊”別口惠而實不至

“4天了,物流都沒有更新。”“6天了,還在轉運中心沒發出來。”春節前夕,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不打烊”,以滿足節日期間的寄遞需求。然而,春節期間,不少消費者在網上抱怨遲遲收不到包裹,並因此質問“春節不打烊”是否只是喊口號?

快遞企業“春節不打烊”別口惠而實不至

看到這個消息,我才想起來,自己似乎還有春節前買的東西沒收到。查看了一下訂單,果真發現兩條購買記錄,商品如今仍處於“已通知商家,將儘快發貨”階段。真慶幸當時買的不是急用之物。春節前我還曾撰文為“春節不打烊”叫好,沒想到,自己就遭遇報道中的“典型案例”。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郵政快遞業共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7.49億件,較去年農曆同期增長16%。但是,這組數據並沒有顯示“收而不遞”的訂單。以我為例,如果早知道會是這樣一種結果,斷然不會湊這個熱鬧,直接去實體店採購豈不省事?貢獻了數據統計,卻沒有提供相應的服務,這難道就是快遞企業宣稱的“春節不打烊”?

坦白說,快遞企業即使“春節打烊”也無可厚非,這畢竟是法定假日,即使“打烊”大家也都能理解。但是,快遞企業不該以“不打烊”之名行“打烊”之實。往小了說,這是一種空頭支票;往大了說,這涉嫌虛假宣傳;更實際一點說,如果快遞企業有心無力,當初又何必誇下海口——節日期間本就資源緊張,少一些無效訂單,快遞運輸也能更加通暢。

在多地倡導“就地過年”的背景中,“春節不打烊”原本被寄予雪中送炭的厚望,但現實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是生活急需品,那可如何是好?“春節不打烊”本是個別快遞企業的個別行為,今年卻成了爭相效仿、普遍宣傳的群體行為。表面上看,這是基於“抄作業”的衝動。更深一層探究,這其實是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直觀體現——即使在節假日,快遞企業也不放棄爭奪業務量,比拼業績和口碑。

市場經濟有競爭是好事,怕只怕,眼中只有競品,爭的只是訂單,全然忘記了履行服務這回事。春節前,國家郵政局專門強調,各快遞企業要提前做好節日期間寄遞服務保障計劃,保證春節期間“不休網、不拒收、不積壓”。當快遞企業紛紛“食言”時,不僅是對消費者的欺騙和傷害,更是對企業形象和口碑的貶損。

經此一役,來年面對“春節不打烊”的宣傳口號,想必大家都會多一些警惕。同樣應該提高警惕的還有監管部門,誠實守信是企業立身之本,說得好聽更應該有能力做得好看。任由口惠而實不至的口號滿天飛,對於那些真正“春節不打烊”的快遞企業來說,也是一種羞辱和傷害。

文/趙志疆

相關文章:

多家快遞企業官宣“春節不打烊” 行業競爭“反內卷”拼服務

多家快遞公司發聲:2022年春節繼續“不打烊”

(0)
上一篇 2022-02-11 09:51
下一篇 2022-02-11 09: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