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如果要評選一個“2021年最噁心人”的表情,那麼“流汗黃豆”,絕對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如果你熱衷於“上網衝浪”,隨處可見的“流汗黃豆”,足以讓你產生審美疲勞。在如今的各大網絡社區和平台上,“流汗黃豆”的出現頻率,絕對不低。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無論是貼吧、微博、還是B站,你總能在評論區里,找到這個“越看越上頭”的表情。其風靡程度,堪比曾經紅極一時的“滑稽”表情。不過,網友對“滑稽”表情,大多持幽默、好玩,無所謂的態度;但對於“流汗黃豆”,不說是“極度反感”,那也算是“深惡痛絕”了。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有關“流汗黃豆”為什麼在網友心中的印象那麼差,我曾在之前的《為什麼網友會越來越反感“流汗黃豆”?》一文中,有所提及。簡單來說,“流汗黃豆”作為一個表情,與其他同類型的“黃豆表情”一樣,本身沒有特殊的含義。在專門收集Emoji符號的網站“Emojipedia”上,“流汗黃豆”本意是表示自己緊張或不舒服,延伸含義為表示尷尬。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但經過互聯網語境的“加工”后,“流汗黃豆”早已不是“表示尷尬”這麼簡單。就如同“微笑”表情在被曲解后,成為了“嘲諷”的代名詞;“流汗黃豆”隨着使用次數的增加,也被賦予了“陰陽怪氣”的含義。至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與其最早流行開來的平台社區,有着莫大的聯繫。

一般來說,“流汗黃豆”最早流行起來的,是“臭名昭著”的“神奈川衝浪里吧”。在“神奈川衝浪里吧”被封后,“流汗黃豆”隨着“逃難”的“神友”(“神奈川衝浪里吧”的吧友),流入“孫笑川吧”“抗壓背鍋吧”等處。后兩個貼吧,可以說是當代網絡抽象文化的“集大成者”。而“流汗黃豆”不僅沒有在這兩個貼吧中水土不服,反而迅速壯大了起來。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一旦和抽象文化沾上關係,那“流汗黃豆”本身的意義,就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互聯網的戾氣很重,如今已不再需要證明這點。網絡上遇到意見相左的人,一般都不會先想着好好交流,而是“噴”了再說。逐漸地,網友們發現“流汗黃豆”,着實是終結一場“鍵盤罵戰”的利器。沾染上“流汗黃豆”,無論再怎麼正常的一句話,也會頃刻間變得無比“陰陽怪氣”,讓人回復也不是,不回復也不是。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不管前面的爭吵再激烈,“流汗黃豆”一出,就會彰顯出“認真你就輸了”的不屑。加上同一時間,“差不多得了”這一個梗的爆火,“流汗黃豆”配上“差不多得了”,其“陰陽怪氣”的程度,頓時達到一個新的峰值。

很多情況下,網絡上的爭吵並不是講道理,而是純粹地宣洩負面情緒。雙方更多只是想看對方惱羞成怒的樣子。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那麼拋出“流汗黃豆”,用“陰陽怪氣”的形式噁心對面,確實是一種效率很高的方式。

互聯網“陰陽怪氣”的風氣一日不變,那麼,“流汗黃豆”就一日不會“退環境”。這也是年初時,網絡上隨處可見對“流汗黃豆”的反感和聲討,但直到2021年結束,“流汗黃豆”依舊在互聯網上大行其道的原因。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對於“流汗黃豆”,網友確實是又愛又恨。在這份糾結中,“流汗黃豆”不僅成為全面使用頻率極高的表情之一,還延伸出了很多其他版本的“豆類表情”。比如“吐舌紅豆”和“口水黃豆”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相比於“流汗黃豆”,“吐舌紅豆”與“口水黃豆”,都沒有那麼濃的“陰陽怪氣”和攻擊性,而是更偏向於抽象文化傳統意義上的“發病”。這種“發病”,往往伴隨着程度很高的自我感動和發散,很難為外人所理解。

“吐舌紅豆”和“口水黃豆”,顯然更受LSP們所喜愛。“吐舌紅豆”本來就帶有“火辣”的意思,在貼吧中,則逐漸轉變成“騷”的替代品。最直觀地,就是在“澀圖”的帖子下,能看見大量吧友用這個表情。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口水黃豆”,則是有着滿滿的“痴漢”味。

順帶一提,這兩個梗的流行,還與時下大火的虛擬偶像女團A-SOUL有關,在相關作品的討論中,各種用着“吐舌紅豆”與“口水黃豆”的評論,不計其數。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圖源:B站@嘉然今天吃什麼

聊了這麼多,不管是一開始的“流汗黃豆”,還是之後的“吐舌紅豆”“口水黃豆”,本質上都是某些詞彙替代品。或者說,表情包的存在,就是為了使文字表達的意思具象化。除了方便理解外,還在於互聯網語境的改變,以及各種各樣的屏蔽詞。

以網絡罵戰為例,正是因為屏蔽詞機制的出現,才導致原本“直來直往”的言語對罵,變成了各種“陰陽怪氣”的嘲諷。道理很簡單,屏蔽詞規避掉了大量與辱罵相關聯的詞彙,為了更有效地爭吵,網友只能換個法子,拐彎抹角地換個詞繼續。於是,屏蔽詞的替代品,便成為了“噴子”們的“剛需”,想不火都難。這也就推動了互聯網語境,從“自由搏擊”向“陰陽怪氣”的轉變。

比如各種“國罵”的拼音縮寫,就是很好的體現。直到現在,作為“國罵”替代品的各種拼音縮寫,仍是“噴子”鍵盤大戰的主力。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各種諧音詞,也成了替代品——像是替代“弱智”的“睿智”,以及被央視點名過的“傘兵”。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但諧音和拼音縮寫,依舊有着不小的風險,一旦被抓到,可能號就沒了。這時,像“正話反說”這樣的“陰陽怪氣”行為,顯然更容易鑽屏蔽詞的空子。漢語文化博大精深,詞彙的含義也是千變萬化。“陰陽怪氣”地嘲諷,顯然風險更小,並且殺傷力有時也比直接辱罵來得更大。這也就導致,“陰陽怪氣”逐漸成為網絡語言暴力的主流形式。

表情包的出現,則是加快了“網絡語言暴力陰陽怪氣化”的進程。它能更直觀地將說話人的口吻和字詞含義,表現出來。

然而,陰陽怪氣的語境,模糊了善意與惡意的界限,也干擾了人們對讚美和批評的判斷。當別人使用褒義詞時,久被“陰陽怪氣”荼毒的網友,很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辱罵。當言語的意思完全被模糊,那麼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將會被無限放大。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你能看出這是喜歡,還是討厭“流汗黃豆”嗎

這無疑被動地,給每個人都帶上了一個偽裝的面具。當坦誠相待,敢愛敢恨成為奢望,那麼這個互聯網語境,一定出了問題。

話說回來,互聯網由於其特性,想要人們坦誠相待也不現實,但這絕不是變成現在這樣的理由。

也難怪有網友,在“陰陽怪氣”中不斷掙扎后,懷念當初互聯網那個直來直去的環境。

一年了,令人深惡痛絕的“流汗黃豆”依舊沒“死”

至於“流汗黃豆”這種東西什麼時候“死”,或許得等到“陰陽怪氣”的環境被取代的那天。不要過分期待它過氣,別忘了,在“陰陽怪氣”的語境下,最不缺的,就是“替代品”。

(0)
上一篇 2022-01-03 02:16
下一篇 2022-01-03 02: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