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Intel已經公開了Alder Lake
12代酷睿的大小核架構設計、規格特性,而對於這種混合架構在主流平台的第一次應用,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在擔心:大小核調度效率怎麼樣?小核的性能怎麼樣?Hot
Chips 33大會上,Intel首次公開了12代酷睿大小核的性能關係,當然官方分別叫做性能核(P-Core)、能效核(E-Core)。

按照Intel的說法,在同等功耗下,大核的單線程性能比小核高出50%。

當然,大核的實際功耗會高得多,頻率也會更高,因此實際單線程性能還會更好,但這也能看出,小核的性能其實並沒有那麼孱弱,儘管它本質上還是Atom那一套。

多線程性能方面,2大核+8小核的組合,相比4個大核,在同等功耗下也可以領先50%。

按照官方說法,一個大核的面積等於四個小核加其二級緩存,這麼算的話2大核+8小核、4大核的面積基本相當,但換來了更好的多線程性能,比單純、暴力地堆砌大核還是更高效的。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當然,這些都是官方說法,實際如何還要等待上市后檢驗,尤其是大小核調度問題,一旦發揮失常,反而會得不償失。

為此,Intel自然比誰都懂,特別設計了Thread Director(線程調度器),直接集成在CPU核心之中,再搭配特別優化的Windows 11操作系統,在不同核心之間分配工作負載。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Thread Director會實時監測每個線程的指令集、每個核心的狀態,時間間隔在納秒級別,然後反饋給操作系統的調度器,便於後者針對工作負載做出最優化分派。

同時,它會根據處理器的散熱設計、運行狀態、功耗設定,動態調整反饋建議,並調整處理器電壓、頻率,優化功耗、散熱,而這一切都無需用戶手動干預。

再深入一點來說,Thread Director在監控線程、核心狀態的時候,會用到機器學習算法,在硬件層面定期寫入、刷新一個反饋表(EHFI),操作系統調度器就以此為準去安排。

不同的線程會分配給不同的優先級,其中後台線程一律交給小核,高優先級線程自然給大核,而如果發生衝突,低優先級線程就會提高並轉移到大核。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Intel 12代酷睿性能首次公開:大小核相差50%

(0)
上一篇 2021-08-24 17:37
下一篇 2021-08-24 17: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