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時隔7個月後,Model Y標準續航版猝不及防地殺入30萬元以內,特斯拉門店的諮詢電話再次被打爆。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Model Y以約4.62萬輛的成績衝進1~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的第三位。

這意味着,在該榜單前三名中,特斯拉憑藉Model 3和Model Y 兩款車型已經拿下了兩個席位。如今,特斯拉又放出Model Y標準續航版這條“鯰魚”,再次攪動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在高速增長,零售量破百萬,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終端市場的火爆,也給了資本市場持續看好的信心。6月,不管是A股整車、產業鏈,還是美股的汽車股,站在頂端的個股無一不與新能源概念有關,比亞迪(002594.SZ)、寧德時代(300750.SZ)、特斯拉(TSLA)的市值持續沖高。

新能源汽車指數也在過去半年快速奔跑。Wind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至7月12日,新能源汽車指數上漲31.77%,動力電池指數上漲71.06%,鋰電隔膜指數上漲38.93%,鋰電電解液指數上漲了110.46%。

基於此,乘聯會將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預期從200萬輛調高至240萬輛。但即便如此,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還是認為,240萬輛的銷售目標過於保守,他認為下半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走勢會超出很多人的預期。

01 比亞迪“登頂”

6月,新能源汽車再度交出高分“成績單”。

乘聯會數據顯示,6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22.7萬輛,環比5月增長14.7%,同比增長165.7%,呈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的批發銷量為18.6萬輛,同比增長175%;插電混動乘用車的銷量為4.1萬輛,同比增長130.4%。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零售量為100.1萬輛,同比增長218.9%。中汽協方面分析認為,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恢復好於預期,一方面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度不斷提升;另一方面,“雙積分”的目標也在倒逼車企向市場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此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也在助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透露,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其中,6月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12%。“這將是一個引發私人購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觸發點,也預示着新興動能正在逐步擴大中。”許海東說。

分車型看,6月高端電動車型銷量強勢增長,中、低端則相對平穩。其中A00級電動車批發銷量為5.95萬輛,在6月純電動車整體銷量中的佔比為31%;A級電動車在當月純電動車整體銷量中所佔份額為28%,出現谷底回升;B級電動車銷量為4.95萬輛,環比5月增長6%,在當月純電動車中的銷量佔比為27%。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分品牌看,6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共有4家企業零售銷量破萬輛。其中,比亞迪以4.03萬輛的成績,成功超越上汽通用五菱拿下第一,也結束了後者十個月的“霸主”地位;上汽通用五菱則以單月3.13萬輛的銷售成績位列第二;特斯拉中國完成2.81萬輛銷量,保持探花之銜;第四名廣汽埃安銷量為1.04萬輛,與前三名仍存在不小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特斯拉宣布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正式開啟預訂,起售價為27.6萬元,較長續航版車型便宜超7萬元,較高性能版車型價格則低出超10萬元。有觀點認為,特斯拉推出低價位車型,不僅會對自主品牌企業產生一定壓力,也會對合資品牌、外資品牌等車企造成一定威脅,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將日趨激烈。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特斯拉推出30萬元以下的SUV,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意義,因為新能源車的核心特徵之一就是低成本的推動,這將促使更多車企也推出低成本產品,讓更多的人接受電動車。”崔東樹表示。

與此同時,6月,蔚來、理想、小鵬、合眾、零跑等新勢力車企銷量同比和環比表現也很亮眼。值得關注的是,在主流合資品牌中,大眾品牌新能源車零售量為8875輛,佔據主流合資品牌近半壁江山,隨着ID家族產品線的豐富,大眾品牌或將積累更多先發優勢。此外,豪華品牌的純電動車也進入全面量產階段,但產品接受度仍待大幅提升。

02 新能源汽車出口呈爆髮式增長

在國內市場有優異表現的新能源汽車,6月出口量同樣喜人。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我國新能源車出口呈爆髮式增長,出口總銷量為1.5萬輛,占當月我國汽車出口量的11.1%。其中,特斯拉中國出口5017輛,上汽乘用車新能源出口2300輛,比亞迪出口215輛,江淮汽車出口127輛,其他車企新能源車出口也正蓄勢待發。

日前,也有不少車企曬出了自家上半年的海外銷量和最新進展。如,長城汽車近期就宣布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工廠初期年產能8萬輛,所生產的汽車60%將在泰國本地銷售,40%將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羅勇工廠可實現混合動力汽車(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純電動汽車(BEV)三種新能源車型與傳統燃油車型共線生產。而工廠生產的首款車型哈弗H6 HEV,甚至將先於國內市場發布。未來三年內,長城將在泰國推出以電動汽車為主的9款車型。

除了長城汽車,其他中國車企也在積極探索海外市場。據極狐汽車副總裁王秋鳳近日透露,極狐首個進入的海外市場將鎖定北歐,明年上半年極狐產品將出現在歐洲街頭。上汽通用五菱也在上海車展期間宣布,旗下最新的敞篷車型將出口至歐洲。拉脫維亞汽車商Dartz宣布將在歐洲銷售五菱宏光MINI EV敞篷版,並將其更名為Freze Froggy EV,起售價為2萬歐元。除此之外,上汽R汽車、紅旗、吉利汽車等也計劃將自家的新能源車型出口至海外。

“新能源汽車市場擁有較大發展空間,但玩家眾多,國內市場競爭壓力較大,車企亟需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同時,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市場轉型升級的大勢所趨,在這個領域有一定先發優勢的中國車企也欲搶奪海外市場。”崔東樹認為,基於競爭壓力、市場前景等多重因素考慮,中國車企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海外出口。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態勢也傳導至動力電池裝機量上。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11.1GWh,同比上升136.2%,環比上升13.8%,保持快速增長。其中,三元電池裝機量5.9GWh,同比上升98.3%,環比上升13.8%;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5.1GWh,同比上升206.4%,環比上升13.2%。

今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為52.5GWh,同比上升200.3%。其中,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塔菲爾新能源和捷威動力,10家企業裝機量合計佔比達到92%。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充電基礎設施方面,2021年6月,我國新增公共充電樁3.90萬台,同比增長65.4%。截至2021年6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94.7萬台,同比增加47.3%;換電站保有量716座。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圖片來源:中國充電聯盟

東莞證券分析認為,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高景氣,銷量高速增長,國內布局完善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將保持高增速。根據SNE Research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動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406GWH,而動力電池供應預計為335GWH,缺口約18%。以寧德時代為龍頭的國內動力電池廠商的產能擴張步伐快於國外廠商,未來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全球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03 歐美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火爆”

同中國市場步調一致,歐、美市場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保持了較高增速。

數據顯示,歐洲八國6月新能源汽車註冊量合計19.37萬輛,同比增長157%,環比上升34%;2021年上半年累計註冊量達 83.79 萬輛,同、環比持續上升。

從滲透率來看,德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保持在20%以上,法國和英國也接近20%,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滲透率正持續提升至接近10%,瑞典和挪威的滲透率則分別超過40%和75%,引領歐洲電動化潮流。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6月特斯拉在歐洲供給有所提升,月交付量創年內新高,貢獻了當月主要環比增量。其中,僅Model 3車型在歐洲八國的銷量就達到2.12萬輛,環比大增157%,貢獻本月八國新能源車26%的增量,拉動了歐洲新能源車整體銷量。

不僅如此,歐洲本月純電動車型的註冊量快速增長,月度銷量年內首次反超插電式混動車型。數據顯示,6月歐洲八國純電動車型銷量為10.73萬輛,環比增長49%,其中特斯拉、大眾ID系列貢獻增量的一半以上。而6月插電混動式車型銷量為8.64萬輛,環比增長19%。有觀點認為,隨着碳排放政策不斷趨嚴,各車企重磅純電車型陸續開始投放,純電動車型佔比將持續走高。

美國市場方面,6月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9萬輛,同比增長162%,但受芯片供應緊張影響,環比下降15%,滲透率為3.8%。今年上半年,美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27.3萬輛,滲透率為3.2%,較2020年上漲1個百分點。

但值得關注的是,隨着福特野馬Mache-E、大眾ID.4 等新車型集中上市,特斯拉的市佔率已由2020年的64%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50%。

興業證券認為,今年以來,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同比高增長態勢,滲透率不斷上升。當前,美國市場主要受電車產品力驅動,包括優質的經典款車型和熱銷新車型,疊加當地配套充電設施完善的計劃,使得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接受度明顯提升。不考慮刺激政策年內落地的情況下,預計美國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65萬~70萬輛,同比或將翻倍。

04 寧德時代單月市值增加超2000億元

6月,在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的刺激下,A股整車汽車上市公司市值再次攀升。其中,不斷釋放與半導體、電池相關業務進程的比亞迪股價漲幅為40.46%,市值增加了2068.5億元,一舉將2、3、4月丟失的市值拿了回來。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長安汽車(000625.SZ)、小康股份(601127.SH)等個股雖延續了5月的增勢,但無論是股價漲幅,還是股價增長額都不及以往。北汽藍谷(600733.SH)則成為唯一一個股價下跌的個股,隨着宏光MINIEV、Model 3等車型的強勢崛起,曾經佔據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列的北汽新能源旗下車型已經難覓身影。

在資本市場急轉向下的還有恆大汽車(00708.HK),其6月市值蒸發近600億港元。有觀點認為,隨着下半年恆馳系列產品的量產,恆大汽車的市值或將迎來翻身的機會。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經歷過5月的集體上漲后,除了寧德時代繼續沖高外,贛鋒鋰業(002460.SZ)、億緯鋰能(300014.SZ)等鋰電池上游個股股價出現回落。不過,這似乎只是短暫現象。進入7月,鋰電池相關個股漲幅再次上漲。據Wind數據,在中期業績預告助推下,鋰電池指數(884039.WI)在最近20日大漲23.75%。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鋰電池相關個股被看好,離不開碳酸鋰價格的助推。澳大利亞鋰礦企業Orocobre披露,今年二季度,碳酸鋰價格為8476美元/噸,同比增長117%,而此前該公司給予的二季度碳酸鋰指導價格為7400美元/噸,大超預期。

華西證券分析師晏溶認為:“鋰化學品是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原料,汽車電氣化催生了全球對鋰需求的不斷增長,但由於新增供應跟不上需求增長的節奏,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鋰資源供給都處於偏緊張狀態。”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景氣度,讓遠在大洋彼岸的“蔚小理”也獲“益”頗深。其中,理想汽車(LI)6月股價高漲49.96%,但從市值增長額來看,蔚來(NIO)依然居首。截至美東時間6月30日,蔚來以5246.37億美元總市值居“蔚小理”首位,小鵬汽車 (XPEV)和理想汽車依次緊隨其後。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同樣,特斯拉憑藉在中、歐兩大市場的良好表現,6月市值增長了524.64億美元。相比之下,大眾集團市值蒸發了162.91億美元。在歐洲市場,ID系列由於受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響,交付節奏變慢,不過所幸斯柯達ENYAQ iV的超預期預定量,正在儘力替大眾扳回一局。

新能源車市“期中考”成績出爐 下半場要看自主品牌?

05 下半年風向標:關注三條主線

進入7月,新能源汽車在資本、終端銷量兩大市場上演着更精彩的劇情。7月7日,小鵬汽車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隨着“敲鑼”儀式的完成,小鵬汽車成為第一家回歸港股的新勢力造車企業。

緊接着第二天(7月8日),特斯拉上線Model Y標準續航版,以補貼后27.6萬元的售價,直接殺入30萬元以下價格帶。西部證券分析師雷肖依認為:“25萬元以上電動車型擁有更高的毛利空間,此部分市場成為電動車廠家的必爭之地,是能夠最早替代燃油車、達到規模化的戰略勝負手。”

在Model Y的刺激下,純電動車替代燃油車的進程有望加快。在工信部6月11日和15日分別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 345 批)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1年第 5 批)中,多款純電動車即將“上線”。如,比亞迪海豚、廣汽 AION S PLUS、小鵬 P5、大眾ID.3等。

目前,中汽協和乘聯會均已將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期提高。中汽協預測,今年國內汽車市場整體增幅為6.5%,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將超過200萬輛。乘聯會更是樂觀,將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預期從200萬輛調高至240萬輛。

在此背景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機會又在哪裡?粵開證券研報認為,應從產業鏈細分行業所處周期出發,關註上游漲價資源品、動力電池以及自主品牌三條主線。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由於鋰資源新增供給有限,下游新能源汽車需求旺盛,鋰供需格局明顯改善,鋰鹽價格高景氣進入上行周期,旺盛需求下鋰資源有望再迎新周期。

中遊動力電池方面,隨着我國動力電池積累的成本與技術的先發優勢,中遊動力電池龍頭及部分細分材料環節有望逐步擴大國內外市場份額。比如,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簽署4年供貨框架協議,有望進入特斯拉全球供應體系。

另外,隨着下半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以及芯片供應緩解,整車廠將迎來進一步復蘇。重視自主研發並脫穎而出的自主品牌將迎來拐點。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認為:“2021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步入成長期,投資者有望在充分享受業績增長驅動股價提升而帶來的投資收益。”

(0)
上一篇 2021-07-17 16:19
下一篇 2021-07-17 16: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