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巨頭再曝“私下結盟”醜聞 大眾、寶馬累計遭罰8.75億歐元

近日,歐盟委員會認定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串通限制柴油車排放清潔技術的使用,各方均承認參與壟斷組織。《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歐盟委員會對大眾、寶馬處以總計約8.75億歐元罰款,其中大眾5.02億歐元、寶馬3.73億歐元。由於戴姆勒較早向歐盟委員會透露了壟斷組織的存在,因此被豁免罰款。

汽車巨頭再曝“私下結盟”醜聞 大眾、寶馬累計遭罰8.75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瑪格麗特·維斯塔格在7月8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戴姆勒、寶馬、大眾、奧迪和保時捷擁有優於歐盟排放標準的減排技術,但這5家企業串通一氣,合謀避免競爭,致使未能通過這項減排技術,實現比法律規定更好的清潔效果。

按照歐盟委員會說法,上述5家車企就所產汽車內儲液箱的大小進行協商並達成一致。維斯塔格表示,歐盟不允許企業聯手抑制任何新技術的潛能。她表示,上述車企都承認參與“結盟”,並同意“了結此案”。不過大眾集團、寶馬集團在7月8日均對歐盟的處罰決定表達了質疑,但尚未決定是否上訴。截至記者發稿時,上述涉事車企均未針對遭遇歐盟委員會罰款的官方新聞聲明以外,發表評論。

繼大眾“排放門”后 車企因“卡特爾”再曝醜聞

此次大眾、寶馬因“卡特爾”行為遭罰,被業內視為汽車排放領域的又一則醜聞。

早在2015年,轟動一時的大眾“排放門”醜聞出現,大眾等汽車企業被媒體曝光使用非法軟件、操控發動機的排放系統,從而使得部分車型能夠順利通過有關環保測試。這一事件導致大眾在罰款、法律費用等方面損失超過320億歐元。

據了解,本次罰款相關的調查可以追溯至2017年。2017年7月份,德國媒體報道稱,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眾汽車集團及其子公司奧迪、保時捷,以及寶馬、戴姆勒結成非法的“卡特爾壟斷聯盟”,用以維持他們行業巨頭的地位和強大的話語權。這5家車企在汽車尾氣排放處理系統及其他零部件設計和定價上有串通行為。

所謂“卡特爾”,是壟斷組織形式之一,指生產或銷售某一同類商品的企業,為壟斷市場,獲取高額利潤,通過在商品價格、產量和銷售等方面訂立協定而形成的同盟。經過數年調查,歐盟委員會認定上述5家車企違反歐盟反壟斷規則。

歐盟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在2009年6月份至2014年10月份,涉事企業通過舉行技術會議、簽訂非法協議,限制將環保汽車尿素或車用尿素注入柴油發動機,從而使汽車排放更清潔廢氣的效率降低。技術開發方面的串通相當於“卡特爾”。

“管理汽車污染的競爭和創新,對於歐洲實現我們雄心勃勃的綠色協議目標至關重要。本次處罰決定表明,我們將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打擊一切形式的‘卡特爾’行為。”維斯塔格在聲明中說。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戴姆勒也是“卡特爾”行為的參與方,但此次卻並未遭到罰款。對此,歐盟委員會在之後的聲明中解釋,“戴姆勒沒有被罰款,因為它向委員會透露了‘卡特爾’的存在”,並稱,根據“2006年寬大處理通知”,戴姆勒獲得了完全豁免權,從而避免了總計7.27億歐元的罰款。

與戴姆勒類似,大眾的罰款金額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減少。根據歐盟委員會的聲明,考慮到大眾提供的證據幫助委員會證明了“卡特爾”的存在,因而大眾也受益於2006年《寬大處理通知》,獲得了一定程度寬大處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相比賠付巨額賠償金,更重要的是矯正決策架構和重拾品牌信任度。源自皮耶希時代高度集中的框架,導致此前大眾集團任何決議都要通過董事會決定,這也是後來公司面臨排放問題應對遲滯的主要原因之一。

“碳中和”致經營成本高企 鋌而走險合謀造假

早年間,柴油發動機因比汽油發動機的碳排放量少20%,而獲得了歐洲政府稅收的優待。然而如今,歐洲各國已針對柴油車採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近十年來,歐洲排放監管法規更是快速趨緊。

今年4月21日,歐盟委員會發表公告稱,歐洲理事會、歐洲議會及各成員國議會就《歐洲氣候法》達成臨時協議,這意味着歐盟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將被寫入法律。

排放標準每項限值微弱提升,都將迫使車企為此付出更高額的成本代價,“碳中和”目標帶來了相較以往更高的成本支出。有車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排放標準每升級一次,公司就要投入10億元左右的資金。而一些產銷量巨大的企業,投入則會更大。

對此,福特歐洲公司董事長史蒂夫·阿姆斯特朗就表示,歐盟汽車排放監管新政的實施導致每輛汽車新增大約2400美元的成本;大眾汽車集團公開表示,到2025年將投資140億歐元用於脫碳領域。此外,在與FCA合併之前,PSA預測估算,為了達到排放規定,2021年其每股收益將減少25%。

當記者問及大眾、寶馬等車企為何寧願冒着違反壟斷法規的風險,也不願充分發揮減排技術的潛力時,新浪財經專欄作家林示表示,調整適應新版全球統一輕型車輛測試程序(WLTP)的測試周期、停止銷售柴油機車型以及加裝汽油微粒過濾器,意味着車企將面臨成本與技術的雙重考驗。

“尤其是對於長期依賴燃油發動機產業鏈的大眾、寶馬、戴姆勒來說,這些傳統車企巨頭圍繞着燃油車生產製造、流通、維護保養、回收的流程和利益早已固化,‘自斷手臂’更是難上加難,這也是為什麼不少跨國車企巨頭先後陷入排放造假的醜聞之中。”林示表示。

(0)
上一篇 2021-07-17 09:14
下一篇 2021-07-17 09: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