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是決定煤炭經濟前景的關鍵時期

隨着煤炭行業在未來幾十年的變化,現在做出的決定將決定經濟是贏還是輸。包括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在內的國家如果繼續投資於新的煤礦和出口,隨着世界遠離化石燃料,它們可能會損失數十億美元。這些是由倫敦帝國學院的一個團隊牽頭,包括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和德勤公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分析的結論,該分析今天(2021年6月8日)發表在《焦耳》雜誌上。

未來20年是決定煤炭經濟前景的關鍵時期

該團隊在一個貿易和價格的經濟模型中結合了關於煤炭資源和需求的數據。他們模擬了不同脫碳方案下煤炭投資的 “擱淺資產”風險:”一切照舊”,即對煤炭開採和消費的投資與今天一樣;”可持續發展”,即根據將全球升溫保持在遠低於2°C的情況下減少煤炭消費。

按照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到2040年,今天三分之一的煤礦將成為“擱淺資產”。這意味着這些資產在其運營壽命結束前就變得不具經濟效益,而不得不報廢處理。這將導致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等產煤國隨着國際貿易的萎縮而失去重要的出口收入和就業機會。例如,在這種情況下,澳大利亞每年可能損失250億美元,全球220萬個工作崗位可能面臨風險。

然而,作者說,如果金融機構和政府為這種變化做好準備,這些損失是可以避免的。這可能包括儘早從煤炭中撤資,以防止鎖定未來的發展,並通過資助煤炭工人的再培訓。

首席研究員Iain Staffell博士,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的環境政策中心。”這並不是說並非所有新的煤炭投資–如計劃中的坎布里亞深礦–都將無利可圖,但投資者在尋求新的煤礦項目時必須仔細評估財務以及聲譽和環境風險。”

對於世界上許多地區來說,逐步淘汰煤炭有很大的經濟效益。中國、歐洲和印度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將節省資金。例如,歐洲地區隨着煤炭供能的逐步淘汰,每年可以獲得200億美元的收益。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估計,到2040年,除了減少空氣污染和健康後果所帶來的經濟節約外,可持續發展的途徑還能使全球每年凈節約100億美元的煤炭運輸成本。

重要的是,作者說,在一切照舊的情況下,更多的經濟體可能會成為輸家:世界等待淘汰煤炭的時間越長,減少碳排放的措施就需要更加極端,從長遠來看,會導致更多的擱淺資產和就業損失。

Staffell博士說。”企業有一個有限的機會窗口,可以在煤炭行業面臨的全面變化面前走在前面。我們必須建立人力和財力的彈性,使工人不至於損失,並使向無煤世界的過渡更加容易。從全球範圍來看,金融和就業損失不大,但它們將嚴重集中在採礦地區,這意味着如果過渡期管理不慎,一些發展中經濟體,如印度尼西亞,將遭受不成比例的損失。當經濟和就業損失開始發生時,將為時已晚–我們現在需要開始為這些變化做準備。”

在許多西方國家,煤炭的開採和消費正在被迅速淘汰,但全球煤炭消費正在上升,特別是在亞洲,那裡集聚了世界四分之三的新煤電廠產能。

中國在2000年代開設了許多新的煤礦,這些煤礦的壽命大約為30年。研究小組說,像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家在未來幾年圍繞是否繼續開採和消費煤炭做出的決定將對全球軌跡產生巨大影響。

同樣,印度的能源消費正在蓬勃發展,如果為了滿足需求而建造新的煤炭產能,而不是可再生能源,世界將被鎖定在幾十年的煤炭貿易和消費中,對氣候和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第一作者Thomas Auger在帝國理工學院環境政策中心的環境技術碩士課程中,與德勤公司合作進行了分析,德勤公司為他提供了煤炭市場數據。他說。”來自學術界和工業界結合的豐富知識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不僅可以分析未來20年的全球形勢,還可以分析各個國家將如何發展。我們的分析表明,這一轉型將有大的贏家和輸家,但未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政府對綠色轉型的預期越多,其在經濟方面的影響就越大。”

(0)
上一篇 2021-06-08 23:40
下一篇 2021-06-09 00: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