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琥珀蝦類化石讓我們“瞥見”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

中外科學家團隊6月5日在《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英文版)發表論文,描述了緬甸克欽邦琥珀中的首例蝦類化石。本次發現填補了緬甸琥珀十足目蝦類的產出空白,將琥珀蝦類的保存記錄提前了大約8000萬年,對研究蝦類的分佈與演化有着重要意義。

緬甸琥珀蝦類化石讓我們“瞥見”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

緬甸琥珀蝦類化石讓我們“瞥見”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
緬甸琥珀蝦類化石讓我們“瞥見”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

緬甸琥珀蝦類化石讓我們“瞥見”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
緬甸克欽邦琥珀中首次發現蝦類化石 “琥珀曉蝦”生活在9900萬年前

此次報道的蝦類琥珀標本保存在雲南昆明龍隱虎魄博物館,標本尺寸長度約為13厘米,內部保存了4隻形態一致、屬於同一物種的蝦。由於標本第二腹節的背甲呈三角形,且腹節側面的中部具有鉸合結構,研究者將其歸入十足目下的枝鰓亞目。通過運用顯微CT、同步輻射等先進成像技術,研究者進一步發現,標本額角的上下緣都具齒、無眼后刺、外骨骼薄而光滑。這些特徵將其進一步歸入對蝦科,區別於已知的所有物種,並命名為琥珀曉蝦(Xiaopenaeuselectrinus)。

“我們可以看到琥珀里的曉蝦頭部朝向大致相同,這表明它們同時被裹進樹脂。此外,身體沒有腐爛跡象,可以判斷它們是活着或者剛死去時就被包裹進去。”論文作者之一、雲南大學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研究員說。也許你會問,對蝦大多數生活在海洋環境,為什麼會保存在琥珀里?“事實上,現代的對蝦也有一部分生活在河口環境中,尤其是體型較小的物種。這次發現的曉蝦均為幼體,可能是洄遊型物種,即幼體和成體分別生活在河口的淡水環境及海洋環境。”論文作者之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解釋。

琥珀標本中同時包裹有約19隻扁泥甲科甲蟲幼蟲。對蝦以植物、微藻和微生物、小型甲殼類、小型軟體類和環節動物為食,而扁泥甲科幼蟲專門以藻類為食。“對蝦科和扁泥甲科同時被包裹入琥珀標本中表明,在樹脂團附近有它們可以共享的食物來源。它們通常棲息在水中的石頭上,當樹脂從樹上掉落或流下,包裹住樹根部或淺水處的各種小動物時,它們便和曉蝦一道為我們展現出一幅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河口環境的生動縮影。”邢立達如此描述。

據悉,在世界範圍內,十足目蝦類的琥珀記錄極為稀缺,此前唯一一例報道是2019年在墨西哥恰帕斯州中新世琥珀中發現的長臂蝦科記錄,此次發現將琥珀中保存的蝦類記錄提前到中生代。“作為中生代琥珀中蝦類的第一顆‘時光膠囊’,琥珀曉蝦不僅增加了蝦類物種的丰度,擴充了蝦類化石在時空中的分佈範圍,也讓我們得以在現代瞥見距今約9900萬年前淡水環境的模樣。”劉煜表示。

(0)
上一篇 2021-06-06 11:34
下一篇 2021-06-06 11: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