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探不是數藏發行平台?是支付寶的“興趣社交”核武器

不管你信不信,我剛剛在鯨探APP里逛了1個多小時……

不得不說:它“有點東西”。

鯨探是螞蟻集團推出的數字藏品發行平台,在鏈新發布的7月數字藏品排行榜中,鯨探7月發行數字藏品72萬份,位列眾項目第一。其7月銷售額為1300萬人民幣,位列第二,第一是阿里拍賣,銷售額1500萬元。

不管怎麼樣,鯨探肯定是國內數字藏品賽道的先驅,說它是老大哥應該也沒有人反對。正是其前身粉絲粒首次發行敦煌概念數字藏品,開啟了中國數字藏品的浪潮。

但我說鯨探有點意思不是讚美它善於“帶貨”,說的是鯨探正在內側的“社區”功能,它有點像是針對數藏愛好者的簡配版的微博,又或者是聚焦數藏的豆瓣小組。

鯨探不是數藏發行平台?是支付寶的“興趣社交”核武器

目前鯨探的社區功能比較初級,分四個板塊:話題、藏品、展覽和動態。

話題,用戶可以在同一個話題下留言、談論、點贊。

藏品,用戶可以就某個藏品留言、討論、點贊。

展覽,用戶可以參觀其他用戶的數字藏品虛擬博物館,也可以展示自己的。

動態,用戶可以發布圖文動態。

寫這篇文章有2個出發點。

第一,社區功能在目前國內數字藏品APP里極其少見,而這可能是鯨探未來非常核心的競爭力。甚至使它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Web3,或者說數字內容創作者和收藏者社區。

如果認可數字藏品是Web3時代的核心賽代,是創作者經濟的核心部分,那麼未來,社區很可能成為數字藏品應用必需品。

第二,觀察鯨探里發行過數字藏品的官方賬號發文,可以看到這些只想着賣貨賺錢的發行方們,”對“數字藏品”價值的認知非常低!如果發行平台能夠重視後續的用戶運營,這或許可以打開數字藏品更多的想象空間。

圖:某個數字藏品下面的用戶留言,超過2000條動態

圖:某個數字藏品下面的用戶留言,超過2000條動態

撿了芝麻丟西瓜,國內數字藏品發行方對數藏價值認知“欠缺”

每一個在鯨探發行過數字藏品的機構,應該都有一個藍V認證賬號。有2個賬號讓人印象深刻。

首先是“戴澤藝術工作室”,發行過5種數萬份數字藏品,有2.1萬粉絲,近期每個工作日大概率都會發文。內容包括:代表作品賞析、戴澤作品的展覽資訊、畫家小史,甚至是簡單的節日問候。

通過這些內容,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到戴澤這位藝術家。這些內容有點贊,也有留言,但不會很多,幾個到十幾個。

其次是“海爾兄弟”,發行過兩種數萬份數字藏品,1.1萬粉絲。背後的運營小編估計有KPI考核,最近發文比較積極,不少是段子,但它發文必配圖,圖片都是海爾兄弟!看這條:我在等你啊寶,等得我們望穿秋水,但不會忘穿內褲……

鯨探不是數藏發行平台?是支付寶的“興趣社交”核武器

海爾兄弟賬號現在的內容大都跟數藏似乎不相關……

實際上,鯨探里發行過數字藏品的藍V賬號,普遍在發行完數字藏品后就銷聲匿跡……

對於海外NFT發行方,不斷通過推特、discord、INS與用戶互動,打造品牌社區,國內這些數字藏品發行者這種只做一鎚子買賣的態度顯然叫人失望。

雖然國內並沒有開放數字藏品的流轉,運營賬號並不會因此帶來收益。但數字藏品作為發行方與用戶之間溝通的紐帶,有着非常廣闊的運營空間,能夠第一性找到上萬用戶,卻白白浪費,着實可惜。這這也反映出國內IP,數藏發行者對數字藏品的價值或許認知不足。

數藏用戶、創作者、自媒體來了,鯨探或是創作者經濟的“搖籃”?

相比數字藏品發行方,鯨探里一些普通賬號,卻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積極。大概分四類。

第一,數藏發行方。比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這也是認證為藍V的官方賬號,似乎沒有在鯨探發過數字藏品,但發文很積極。比如,它在其它平台發行了數字藏品,然後跑到鯨探這裡來宣傳……很有趣。但是,它大部分內容是大明宮的科普,比如唐朝人怎麼避暑,大明宮歷史介紹等,也有大明宮線下活動介紹……直接把鯨探完成了微博。

第二,自媒體。比如“國家數藏研究院”,這是一個普通賬號,它的發文是每天深度介紹一款數字藏品,目前發布了38期內容。內容比較粗糙,不忍細讀,但看得出來,它可能想在鯨探把自己打造成“數字藏品垂直領域的自媒體”。這樣的賬號其實不少,比如像“田田愛收藏”,同樣是固定發一些數藏上新提醒等內容。

第三,數字藝術從業者。比如“若一Ro1yi”,其介紹是嘻哈音樂人,然後帶了數字藝術、時尚設計兩個標籤。這個若一的內容大部分是生活記錄,少部分與藝術相關。對於若一而言,或許她有感受到鯨探可能是她作為創作者,可以用來和粉絲溝通的工具。

第四,普通用戶。這類用戶發文最頻繁,內容各異,不多介紹。

說實在的,鯨探里並沒有非常活躍和好玩的賬號,這可能跟社區功能還在“內測”,功能不完善有關,也可能跟鯨探整體的用戶活躍度有關。總之,上面這些賬號的發展都屬於非常早期階段。

但無論如何,鯨探最為國內頭部的數字藏品發行平台,聚攏了一大批核心的願意花錢消費的數字藏品用戶,這裡很可能通過“社區”這一功能成為數字藏品愛好者的最核心的陣地。

有理由相信,如果社區運營的好,它或許能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Web3,或者說數字內容創作者和收藏者社區。

數字藏品,或者是NFT被認為是Web3的核心賽道,恰恰,Web3概念的核心,就是創作者經濟和社區。

在海外,圍繞NFT,形成了諸如DAO等豐富的玩法。在國內,一年多來數字藏品平台始終局限在平台“發行”,用戶“消費”的階段。社區功能的開通或許能打開數字藏品賽道更多的想象空間。

此前,一位藝術家曾在巴比特的活動中說,通過線下的展覽,銷售等,他有很多途徑與作品收藏者互動,收藏者也是藝術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數藏平台的發行卻不是這樣,它割裂了交流,讓藝術品成了買賣。他非常希望數藏平台可以提供這樣的交流互動工具,作為藝術創作者而言,完成銷售永遠不是藝術作品的終點。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7288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8-23 09:39
下一篇 2022-08-23 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