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出貨量暴漲,是這個元宇宙元年和七年前的 VR 元年最大的區別。

作者 :宛辰
編輯:鄭玄

來源:極客公園

原文標題:《元宇宙熱,降溫了嗎?》

持續半年多的元宇宙熱潮,似乎到了一個發展的拐點。

2021 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元宇宙賽道融資加速。極客公園根據公開資料梳理,2021 年 Q3 以來,元宇宙賽道一共完成 187 筆融資,融資總額超過 306 億元。即使扣除字節跳動收購 Pico 的 90 億元,10 個月里行業依然鯨吸近 216 億元的融資。

然而,相比之前半年,過去兩個月元宇宙賽道的融資速度出現了一定放緩,大廠出手、布局這條賽道的消息也有所減少。這很難不讓人想起 2015 年、2016 年的上一波 VR/AR 熱潮,在失去資本青睞后,幾個月的時間 VR/AR 行業就從春天墜入寒冬。

8 個月後,這波元宇宙熱,真的要退潮了嗎?

元宇宙降溫?

不少 VR/AR 領域的從業者都能感受到:進入 2022 年的第二季度,準確地說從 2022 年 3 月開始,過去半年近乎瘋狂的元宇宙投資熱潮,似乎有開始降溫的趨勢。

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製作: 極客公園(註:2022 年 Q2 融資情況數據截止至 2022 年 4 月 30 日)

如上圖所示,極客公園根據公開信息梳理,字節跳動 8 月底收購 Pico 后,2021 年 Q3、Q4 以及 2022 年 Q1 三個季度,國內元宇宙賽道融資事件數分別為 53 起、47 起和 74 起,相比 2021 年前兩個季度(33 起和 36 起)大幅提升。

大批 2016 年前後成立,活躍於上一波 VR/AR 熱潮,而在過去兩年融資節奏放緩的 VR/AR 創業公司,例如小派科技、大朋 VR、眾趣科技、VEER、沉浸世界、靈犀微光等,都在此期間完成新一輪融資。

但從 3 月份以來,元宇宙賽道的融資節奏開始有所放緩。極客公園統計發現,2022 年 3 月和 4 月,元宇宙賽道分別發生 22 起和 13 起融資,相比之前幾個月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

一位從業多年的資深從業者告訴極客公園,他也感覺最近一段時間行業的融資熱有所降溫。最明顯的信號是:朋友圈裡轉發祝賀同行融資的刷屏次數,去年底和今年初往往是一周一次甚至一周幾次,最近的頻率已經降至一個月一兩次。

與幾位行業人士和投資人交流后,大家普遍認為可能的原因有三點:

年初傳出互聯網大廠將被限制對外投資併購,投資人對此有所擔憂,出手更加謹慎。

經過幾年行業大浪淘沙,活下來的優質企業不多,過去半年被投資人搶了一遍,現在沒剩幾個值得出手的項目。

關注元宇宙賽道的主要是美元基金,最近一段時間美元基金處境艱難,出手能力減弱。

一級市場的投資熱情正在下降,由此引發的一個擔憂是:元宇宙熱會不會像 2016 年那樣退潮?

這波元宇宙熱,到底是怎麼來的?

想要弄清楚元宇宙熱潮是不是已經降溫,首先要明白熱度是怎麼來的。

在大多數普通人的視角里,元宇宙熱是二級市場元宇宙概念股的爆發。去年 9 月,受到幾件行業大事的刺激,一批元宇宙概念股迎來暴漲。最瘋狂的幾周,一個公司只要蹭上一點元宇宙概念,就能拉上幾個漲停板。

VR/AR 相關的上市公司自然是最大的贏家。給 Meta 和索尼兩個 VR 大廠代工的歌爾聲學,幾天里股價漲了超過 20%;股價跌入谷底的網易,也在兩周里反彈了將近 20%。

但還處於發展早期的 VR/AR 行業,上市的公司沒有幾家,這也讓一批蹭概念的上市公司成了最大的贏家。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兩家手游公司中青寶和湯姆貓,拋出兩款打着元宇宙旗號的遊戲開發計劃后,中青寶的股價從 8 塊一度漲到 42 塊,漲幅高達 400%;湯姆貓也從 3 塊漲到最高時的近 6 塊,漲幅將近 100%。

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湯姆貓

股民在炒概念,真正投資行業的,是一級市場的投資人們。

上文提到,2021 年 Q3 開始,一級市場元宇宙賽道融資加速,包括字節跳動、騰訊、網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等互聯網大廠相繼出手,這也是刺激一級市場投資人湧入這一賽道的直接原因。

投資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第一,最近幾年消費互聯網的投資機會逐漸消失,市場缺乏一個優質的賽道吸納投資人的資金,這也是為什麼大機構紛紛轉向 ToB 的產業互聯網、硬科技和新消費等賽道,元宇宙作為下一代互聯網生態,有足夠的想象力和天花板,龐大的產業鏈條也意味着豐富的投資機會。

第二,元宇宙公司普遍缺少成熟的商業模式,幾年內難以登陸二級市場,投完難以退出,這是投資人過去不願碰這個賽道的原因。但互聯網巨頭進入這個賽道,他們對這個領域創業公司的投資併購,給投資人一個新的退出渠道。

換句話說,大廠進入這個賽道,是掀起一級市場這股熱潮的直接原因,而扣動扳機的,無疑是字節跳動和騰訊。字節跳動這裡不用過多贅述,而騰訊的布局實際上還要更早。

早在 2020 年,馬化騰在內部信中強調,與元宇宙概念相似的「全真互聯網」是下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此外對於 Pico 收購一事,行業內有傳言騰訊參與了競標,只是字節跳動開出的價碼太高,騰訊覺得不值因而放棄。

這裡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對於字節跳動、騰訊等互聯網大廠,決定開始布局 VR/AR 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投資前沿技術,為未來十年的競爭做儲備,是大廠戰略投資的重要一環。從這層意義來說,相信元宇宙(或者說 VR/AR,又或者說全真互聯網)是下一代互聯網,是字節跳動和騰訊開始布局的根本原因。

但為什麼選擇 2021 年這個時間節點?實際上,騰訊很多年前就對 VR/AR 有所布局,Facebook 在 2014 年拋出 20 億美元收購 Oculus 后,接下來的數年裡,騰訊在內部組織了數個團隊研發 VR 硬件、VR 遊戲和 VR 社交產品,甚至還低調上線過一個 VR 社交產品 Solar VR。

當年的嘗試基本都是淺嘗輒止,而今天騰訊、字節跳動都在投入大量資源進入這個賽道,極客公園從多位與騰訊、字節有過交流的行業人士處了解到的信息是:Meta 的 VR 硬件出貨量跨過千萬台門檻,是刺激字節跳動、騰訊等大廠的直接原因。

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扎克伯格穿行在戴 VR 設備的人群中

管理學上有一個常用的詞叫「飛輪效應」——為了使一個靜止的輪子滾起來非常困難,一開始你需要一圈圈推,每一圈都非常費勁,但達到某個「臨界點」后,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即使你不怎麼使勁,飛輪也會自己滾動,而且越滾越快。

飛輪效應常被用於形容互聯網經濟和平台經濟。對於 Meta 和 Pico 正在打造的 VR 生態,硬件和內容就像是驅動這個產業的兩個飛輪——更多的硬件保有量,意味着開發者開發一款好內容可以獲得更多收益,也就願意投入更多人力物力開發更高質量的內容;而好的內容越多,反過來會刺激更多消費者購買硬件。

但在早期,這個進程推進的非常緩慢:硬件出貨量不足,導致開發者難以賺錢,不願意投入;而缺少好內容,則導致用戶缺少購買意願,甚至老用戶也在不斷流失。

早期需要靠資本去推動,後期產業自己造血加速發展,VR 產業的「臨界點」,數年前與多位行業頭部創業者交流,大家的共識是:年出貨 1000 萬台高端 VR 設備,會成為行業發展的拐點。

而在 2015 年至 2018 年,Oculus 推出 Quest 之前,索尼 PSVR+HTC Vive+Oculus Rift+其他品牌的總出貨量也就在百萬台上下,每年的增幅也不高,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或者海外其他大廠前幾年不願在 VR/AR 賽道投錢投人的原因。

但 Oculus Quest 的出現,加上疫情的推動,高端 VR 硬件產品的出貨量開始大幅攀升。根據 SuperData 的數據,2019 年高端 VR 硬件的出貨量接近 300 萬台,2020 年由於 PSVR 銷量下滑、Oculus 庫存不足等原因導致總出貨量提升不多,但在 2021 年隨着 Oculus Quest 2 發售,僅這一款產品的總銷量就達到近 1000 萬台。

VR 硬件的出貨量達到重要臨界點,成為元宇宙行業發展的拐點。但由於 Meta 無法進入中國,導致國內 VR 市場的發展開始落後於全球市場,但這也是字節跳動、騰訊等大廠的機遇——Meta 躺平了技術的坑,教育了市場,養起來一批開發者,也就大大降低在國內投入發展的不確定性。

這也是為什麼字節跳動願意拿出真金白銀,買下 Pico 這個雖然出貨量只有 Meta 幾十分之一,但也是國內碩果僅存的消費級 VR 硬件公司的原因。

VR 硬件出貨量大漲,國內市場迎頭趕上

了解了這波元宇宙風口的來源,我們再來談談到底是真熱還是虛火。

今天的元宇宙,很難不讓人想起 2015 年-2017 年的上一波 VR/AR 熱潮。2014 年 Facebook 重金收購 Oculus 后,國內快速掀起一波 VR 熱,大朋、蟻視、3Glasses、樂客等一批本土 VR 創業公司相繼獲得數億元規模的融資,小米、華為、微軟、網易等大廠也相繼入局,還催生出了暴風這個 VR 妖股——帶着 VR 概念上市后 36 連板,最高時的市值超過 400 億元。

這股熱潮不到 2 年就很快退潮,速度堪比共享單車。今天復盤來看,所有的火熱都只停留在資本層面,大廠們的入局也是淺嘗輒止。而之所以資本熱錢沒能轉化為行業發展的動力,歸根結底,是因為燒錢后高端 VR 硬件出貨量和保有量不及預期。

VR 硬件有各種不同的產品形態,但大致也可以分為高端和低端兩種。低端硬件以谷歌工程師開發的 Cardboard 為代表,早年的三星 GearVR、暴風魔鏡、Oculus 第一代一體機 GO 都是低端 VR 產品,其特點是價格便宜、門檻較低,但畫面模糊、處理器性能較差,只能玩一些粗糙的手機 VR 遊戲或者看全景視頻。

高端硬件的代表包括早年的 Oculus Rift、PSVR、HTC Vive,以及後面的 Oculus Quest,屏幕分辨率較高,處理器使用的是性能更強的 PC、遊戲主機或者定製處理器,因此可以用來玩製作更加精良、更加逼真的 VR 內容。

2016 年 VR 行業也曾號稱有千萬出貨量,但賣出去大多是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的低端 VR 產品,高端 VR 產品的出貨量只有大約 100 萬台,還有一半以上流入到了 VR 體驗店等 B 端客戶,除了 PSVR,真正保有在消費者手中的 VR 硬件數量非常有限。

這也是為什麼上文提到的,Oculus Quest 這款高端 VR 硬件出貨量達到千萬級里程碑,對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而國內市場能否爆發,VR 硬件的出貨量和保有量才是決定性因素。

元宇宙投資熱有所降溫,但VR硬件出貨量暴漲,飛輪效應的臨界點何時到來?

Oculus Quest 2 | 圖片來源:亞馬遜

字節跳動完成對 Pico 的收購后,投入大量資源推廣 VR 硬件,不論字節自家的抖音、各大電商平台,甚至春晚都能看見 Pico 的廣告。

這樣的推廣攻勢很快取得了效果。據了解,被字節跳動收購前,成立六年多的時間 Pico 總銷量約為 50 萬台,而根據晚點此前報道,在 2021 年一年,Pico 銷量就達到 50 萬台,2022 年字節給 Pico 新設立的目標,高達 100 萬台。

前段時間券商流出的一份行業交流紀要稱:字節跳動於今年 3 月上調了 Pico 的年度銷售目標,從原來的 100 萬台調升至 180 萬台。上調目標主要由於一季度銷量數據較好,不僅超過最初的預期,環比增速還很快。

但這一說法被字節跳動方面否認,相關負責人回復極客公園稱:從業務部門反覆確認,目前字節跳動並未上調 Pico 銷售目標,今年(目標)仍是 100 萬台。

但不論是 180 萬還是 100 萬,對於國內來說都是里程碑式的數字。機構預測 2022 年全球 VR 硬件出貨量將達到約 1570 萬台,180 萬台意味着全球市場份額為 11%,100 萬也有 6%。雖然相比智能手機市場(2022 年約佔全球 22%)還有一定差距,但比 2019 年和 2020 年已經明顯縮小。

更重要的是,字節和 Pico 的示範效應,正在吸引更多重要玩家入局,加速國內 VR/AR 行業的發展。此前騰訊收購手機廠商黑鯊,傳聞已將團隊的工作重心重設為 XR 硬件;華為、OV 等也在加速布局 VR/AR 硬件,一旦時機成熟,品牌、渠道、生產能力都已經成熟的手機廠商,將是 XR 硬件重要的競爭者。

銷量才是硬道理,元宇宙的這波熱潮,才剛剛開始。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48802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5-09 16:35
下一篇 2022-05-09 17: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