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鑫:響應國家號召 利用區塊鏈、密碼學技術讓文物流動起來丨2021世界區塊鏈大會

7月24日,2021世界區塊大會·杭州正式開幕。本次大會由杭州時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巴比特)主辦,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等機構支持。

未來區塊鏈實驗室負責人、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導張宏鑫,發表主題演講《從良渚五千年文化到區塊鏈未來科技》,他表示正在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讓文物“活”起來,而考古和區塊鏈有着密切的聯繫,目前他們正在使用區塊鏈技術讓文物轉動起來,而博物館之間則通過激勵方式進行數據共享、互通。

張宏鑫:響應國家號召  利用區塊鏈、密碼學技術讓文物流動起來丨2021世界區塊鏈大會

以下為演講內容:

我就從一張圖畫說起,很多人見過這張圖,最近在藝術圈裡看到這張畫為之瘋狂,很多數字藝術家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這裡有兩個數字:第一,這張畫在佳士得拍賣的時候達到了6500萬美元,相當於5個億左右的人民幣,這張畫是一位數字藝術家用5000天的時間,每天畫一張畫,最後堆積在一起所形成的作品。

今天我分享的主題和數字“5000”有密切的聯繫,老外的5000天,而中國人花了5000年,這5000年是距我們這個會場正北10公里的地方,就是良渚遺址。

良渚遺址是杭州為之驕傲的地方,1936年施昕更在浙大老河邊進行了挖掘,挖掘了之後又來到他的老家良渚繼續挖掘。浙大的劉斌老師加入考古后,經過三十年的挖掘,他們在此挖掘出了一系列的東西,找到了良渚古城。

這座城裡最知名的作品是墓里一塊叫“玉琮王”的玉,不僅是因為這塊玉大,而且經過專家發現,這塊玉上有一個特別的紋路,考古學里把這個紋稱之為禽紋。經考古學家分析,這是當時的太陽神像。5000年前有人把這樣的東西刻在玉上,每一根線條用鯊魚的牙齒一點點刻出來,由此可以推斷出這塊大地上五千年前就有非常豐富的文明和各種活動了,這是超出人類想象的。

在同一個墓里又挖出1000的件玉器,可見在當時曾經有過非常繁榮的文化。

通過考古學家的推演,們所屬都是太湖範疇,五千年前有馬家浜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離我們6000多年有崧澤文化,而崧澤文化逐漸演變為今天發現的良渚文化。那為什麼良渚文化沒有在歷史教科書里出現?因為4000多年前一場大洪水把文明淹沒了,我們猜測,良渚文化進行了傳播,向西走了1800多公里,去了三星堆、金沙遺址。因為三星堆除了青銅器還找到了大量玉器,且和良渚文化中的玉器一模一樣。實際上那裡也找到了大量的玉器,而且玉器的樣子和良渚的樣子一模一樣。

第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一張草稿紙,但這張草稿紙不得了,它是“天下第二行書”——學習書法的人知道,這張書法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的作品,現在藏在了台北國立博物院。這張草稿紙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背後有一個非常愛國的故事,顏真卿有一位堂哥叫顏杲卿,帶兵抵抗安祿山的叛軍。顏杲卿非常勇敢,但很不幸被叛軍抓住所殺死。三年後顏真卿知道了這件事情,泣不成聲的情況下創作了這幅作品,據說這張作品送到日本展覽的時候,各地愛好者爭相觀看。

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當時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被明朝的收藏家收藏了四十年。這位收藏家即將過世的時候,希望把圖一起燒掉,但是被他的親戚發現了,又把畫從火里撈了出來,但這幅畫成了兩部分,分別藏在台北國立博物館和浙江博物館。

我想說明一件事,其實這些藝術文化與考古對象價值並不是那麼單純。相信最近大家都在熱議NFT的價值所在,據我總結,這些相關作品的真正價值在四個方面:一是累計性,就是時間的累積性以及勞動力的累積性;二是稀缺性;三是敘事性;四是個體性,這恰恰和區塊鏈的主題相違和,因為很多藝術性不具有個性。

最近我們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要讓文物“活”起來,因為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加強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讓收藏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這句話非常了不起,因為他是去年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的講話。區塊鏈1024演講就是在年的集體學習上的技術,所以考古和區塊鏈有着密切的聯繫,這是非常重要的特點。

張宏鑫:響應國家號召  利用區塊鏈、密碼學技術讓文物流動起來丨2021世界區塊鏈大會

最近我們開展了了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的合作,做了很多相關區塊鏈的技術,比如我們把區塊鏈里的分佈式IPFS技術,加上幾何處理、圖像修復,讓文物能夠轉動起來。

為了能夠讓博物館之間進行數據交換,聯邦學習的方法、多方計算的方法就能得到很好地使用。當很多單位在一起形成廣大網絡的時候,很多單位會有顧慮,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數據共享出來?最近我們也在研究一些新的技術,把數據的共享通過激勵模式做出來,但這個激勵是提供一種信用考量、信用的計量,只要貢獻數據的質量越高,就可以使共享的網絡良性旋轉起來、發展起來,這就會有大量理論問題要研究、實踐的方案要探討。

針對一些特別年代的數據,我們也在做一些工作,和人文學院的明代文學老師開發了智慧大數據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充分融合了知識圖譜、大數據、區塊鏈,包括圖像處理,還有一些自然語言處理。

再比如大家關心的書畫,我們和浙大項目負責人張曦書記聯繫(張曦書記是浙大的前書記),開發了相關的系統專門解決鑒別印章方面的問題。

一些看不懂的書畫,我們通過一些圖像處理和交互,把原來只有專家才能看懂里的書法里的氣韻和書法里的各種微妙之處解讀出來、反映出來,這個平台叫做“墨書啟示錄”。

怎麼進一步“活”起來呢?回到良渚的問題,去年疫情期間很艱難,我和我一個合作夥伴(餘杭的ROKID),在良渚遺址里使用AR的技術,把冷冰冰的文物加上各種解說和各種互動,使觀眾可以看清楚裡面的歷史價值和很有趣的內容。

回到今天區塊鏈的主題,我們用到了一些區塊鏈的技術,實際上區塊鏈是基於密碼學的方法。同時我們還用到了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些技術用於什麼呢?實際上是幫助我們理性的理解數據。

我本身專業來自圖形學、來自CAD以及人機交互,其實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這些東西要融合在一起,融合的點就是最近大家正在討論內容Metaverse元空間,在學術界還有相關的人機物三元空間數字孿生和它有很強的一致性,供大家探討。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64991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07-24 21:20
下一篇 2021-07-24 22: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