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叢培允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發文揭示觸手冠動物的祖先形態

2022年9月27日,古生物研究院叢培允課題組與國內外合作者共同揭示了兩側對稱動物的一個特殊支系——觸手冠類(包括腕足動物門、帚蟲動物門和苔蘚蟲動物門)在寒武紀早期的形態特徵,相關成果以A
Cambrian tommotiid preserving soft tissues reveals the metameric
ancestry of lophophorates為題發表在Cell出版社旗下的Current Biology雜誌。

後生動物門類的起源與早期演化過程是生命科學和地球科學的重要交叉研究領域。兩側對稱動物(三胚層動物)的最基本特徵之一是身體呈左右對稱,這種身體的對稱模式賦予大部分兩側對稱動物具有蠕蟲狀的外形和(主要)進行前後運動的能力。但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一部分兩側對稱動物的身體外形特化為假輻射對稱(如海星、海膽等棘皮動物),甚至演化出了營底棲固着生活的生態習性。觸手冠動物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共包括三個動物門,分別是腕足動物、帚蟲動物門和苔蘚蟲動物門(圖-1)。觸手冠動物具有一對高度特化的須腕,上面長着複雜的纖毛系統,用來從水體里過濾食物顆粒。由於觸手冠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與大部分兩側對稱動物明顯不一樣,它們的起源一直是動物門類輻射演化研究領域的謎題。

雲南大學叢培允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發文揭示觸手冠動物的祖先形態

圖-1: 現生觸手冠動物的基本形態 A.腕足動物(海豆芽) B.帚蟲動物(馬蹄蟲) C.苔蘚蟲動物

叢培允課題組與英國牛津大學、布里斯託大學、法國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玉溪師範學院等國內外科研單位合作,對過去十幾年野外工作中發現的唯一一塊奇特標本(圖-2)開展了多技術手段(如RTI技術,圖-3)的綜合研究,揭示了該化石標本不但具有類似於環節動物韻律分節的身體外形,還有具有觸手冠早期化石類群(托模特殼(tommotiids),一類出現在寒武紀最早期的小殼動物化石(Small Shelly Fossils))的關鍵殼體特徵,首次證實了觸手冠動物的祖先類群具有典型的兩側對稱動物的特徵(圖-4)。

雲南大學叢培允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發文揭示觸手冠動物的祖先形態

圖-2: 班氏舞鳳蟲(Wufengella bengtsoni)的(A)模式標本、(B)解釋圖及(C)復原圖

此次發現的化石新物種——班氏舞鳳蟲(Wufengella bengtsoni)的屬名(Wufengella)源於雲南省澄江市的舞鳳山,種本名(bengtsoni)來自世界著名小殼動物化石學者Stefen Bengtson的姓氏。Bengtson早在20世紀七十年代提出,托模特殼等零散保存的小殼化石骨板可能是某類未知蠕形動物的保護“盾牌”。

雲南大學叢培允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發文揭示觸手冠動物的祖先形態

圖-3: 全光位成像(RTI)技術揭示出化石標本表面的細微結構特徵

(圖片版權與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共享)

本研究是證實寒武紀早期小殼動物(骨骼)化石與特異保存軟軀體組織化石(如澄江生物群)代表連續演化過程的典型案例之一,揭示了觸手冠動物的祖先類群是一種具有韻律分節的、長着非對稱骨板的蠕形動物,不但平息了學術界關於觸手冠動物起源的爭論,證實了觸手冠動物的底棲固着生活方式是其蠕形祖先類群適應性演化的結果,並為認識兩側對稱動物祖先是爬動蠕蟲型(而非底棲固着型)的假說提供了新的證據。

雲南大學叢培允課題組在《Current Biology》發文揭示觸手冠動物的祖先形態

圖-4: 觸手冠動物的早期演化模式

雲南大學生態學專業2019級博士研究生(在職)郭進為論文第一作者,叢培允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侯先光教授、魏凡副研究員、趙軍博士(出站)、趙陽博士(畢業)、博士研究生雷向通、澄江化石地管理委員會陳泰敏研究館員及玉溪師範學院陳愛林副教授為共同作者。雲南大學為論文第一單位。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雲南省科技廳-雲南大學雙一流建設聯合項目的資助。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ub.2022.09.011

(0)
上一篇 2022-10-03 03:21
下一篇 2022-10-03 04: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