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去年下半年,Web3的出現給沉寂的互聯網帶來了久違的振奮,個人、企業、機構,紛紛搶灘,“all in Web3”成為人們口中時髦的詞彙。越來越多的資金正在流入Web3領域。過去一年,全球加密市場總市值翻倍增長,目前已超2萬億美元。

作者|於惠如 編輯|羅麗娟

在社交媒體即刻“Web3研究所”話題下面,經常能看到自稱阿里巴巴、騰訊等頭部互聯網大廠人表示,想抓住這個“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

越來越多的人給自己的社交賬號名字加上“.eth”,或將頭像換成NFT圖片,以此來宣布自己已是Web3的一員。

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無聊猿 來源:BAYC官網

Web3是什麼?

早在區塊鏈進入大眾視野之前,這個概念就已由萬維網之父Tim Berners-Lee在2006年提出。Tim對Web 3的定義更多指語義網,讓電腦之間、系統之間在網絡里互相理解彼此,實現更加智能互聯網。

2014年,以太坊聯合創造者之一的Gavin Wood提出了自己理解的Web3,其中加入了確權、分佈式、去中心、區塊鏈等元素。

當前,人們用Web3指新一代互聯網,其中包含crypto(加密)、NFT、元宇宙、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等各種時下流行的概念。

隨着入局者、探索者,以及應用產品越來越多,Web3逐漸從一個模糊的概念變得更為具象。當概念越來越普及,Web3帶來的投資、投機熱潮在全世界繼續蔓延。

只是來自Web3的淘汰速度遠比其發展還要快得多——新項目曇花一現、清退暴雷不斷。甚至有投資人總結:90%的Web3項目都活不過半年。但這絲毫沒有阻擋入場的洶湧人潮。

歡迎進入Web3“新世界”。

“新舊”世界

“現在Web3所處的環境、社區氛圍有點像早期階段的Web2。”李敏說,這會讓她聯繫到多年以前的“塞班論壇”。

“塞班論壇”是國內首個以智能手機操作系統symbian為討論主題的社區,裡面聚集了一批使用諾基亞且關心手機系統技術發展的極客。彼時,手機用戶量極小,大部分人使用PC端頁面上網。但論壇里的大部分都相信,手機上網一定是未來。

“大家都很興奮,都想去試錯,這種氛圍很好。”李敏也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十年前的移動互聯網和眼前的Web3,有哪些差異化。

過去二十年,被稱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黃金二十年。期間,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頭條等一大批國內互聯網公司橫空出世。這些先鋒者成就了一個時代,也讓當時的年輕人們嚮往和追逐,甚至互聯網大廠的招聘崗位在人們心目中有着體面、高薪的標籤。

新人終究變舊人,隨着流量紅利見頂,互聯網高速增長神話結束,上個互聯網時代也逐漸褪色。一批年輕人蠢蠢欲動,開始尋找新“世界”,希望成為下個時代的先鋒者。

“如果說早期的移動互聯網是一個舊世界,那眼前人們迫不及待想進入的Web3便是擁有無限可能的新世界。”一家FA機構合伙人Zack表示。

只不過,眼下的新世界還遠未成熟。規則未統一,應用生態單一、泡沫浮現……

Zack認為,放眼全球,很少有人知道Web3會是一個怎樣的“新世界”,但這並不能否認它是未來。“畢竟所有新世界的來臨都伴隨着爭議。”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對ICO、數字貨幣監管趨緊,而大部分Web3項目以區塊鏈為基礎。相較之下,對此監管較為寬鬆的海外地區,比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迪拜等更可能成為試驗田的首站。

其中,新加坡尤甚。

“很多國內的項目如果能談好,我們會找到一個比較折中的方式,比如,介紹他們去新加坡,即便‘肉身’不在新加坡,我們也會建議他們把公司註冊在那裡。”Zack對全天候科技說,這不僅可以讓公司獲取行業資源,也不影響他們在全球其他區域的運營。

事實上,無論是Web3領域的傳奇機構a16z,還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機構紅杉資本,都把新加坡歸為加密貨幣投資的戰略要地。

“除了監管政策外,當地高效連接了頭部人才和頂級資本,具備了輻射至亞太地區甚至全球的影響力。”李敏認為。

“爸爸們”以最快的速度圈地

Web3帶來的投資和投機熱潮正在向全世界蔓延。

Footprint Analytics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資金正在流入Web3領域,全球加密市場總市值在過去一年翻倍增長,目前已超2萬億美元。

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儘管沒有一家機構主動披露自家在Web3領域的布局情況,但很多投資人相信這個領域是目前為數不多有機會的賽道。從去年開始,國內外風投掀起了一場浩蕩的Web3布局。這份名單上有a16z、Paradigm等加密風投機構,也有紅杉、IDG、高瓴、經緯等知名傳統投資機構。

據媒體報道,今年2月,紅杉資本宣布推出一支專註於加密貨幣的投資基金,資金規模在5億至6億美元之間。將主要投資加密項目,包括已經在加密交易所上市和尚未上市的代幣。

a16z憑藉大膽的投資風格成為Web3賽道上的佼佼者,其成功案例包括OpenSea和Yuga Labs,前者控制着NFT市場大部分的交易量,後者是火遍全網絡BAYC(無聊猿)所屬的公司。

當下,多數Web3項目在發行前,創始團隊更願意給認購者Token(代幣)或者私募份額,去換取利益綁定。這部分Token會先被鎖定一段時間,過了期限便可以“解禁”。

不管眼下情形如何,實際上在VC圈內,Web3算不上新概念。美元加密基金合伙人、“老韭菜”Allen疑惑,幾年前自己就在關注的DeFi(分佈式金融),為何現在大夥才喊“要擁抱”。“Web3是什麼?不就是基於區塊鏈做的生產關係、應用習慣等方面的改變,這個東西難道2019年沒有嗎?”

在Allen看來,幾乎每進入一個新的主題,創投市場都會有一個新的名詞出現。“當前幾乎沒有別的東西可投,所以他們一定要在布局屈指可數的、能投的賽道時喊出一個響亮的口號,附一個‘出師表’,這就叫‘師出有名’。”

整體來看,Web3的投資目前沒有太多邏輯,價值參照除了機構自身對這個賽道的理解,還包括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

“各個機構的情況不一樣,在Web3賽道上的投資方差就很大,甚至都不存在所謂的共性。我們是crypto基金,在Web3的布局上跟傳統基金差別很大。”Allen告訴全天候科技,不同人對Web3的理解、審美會導致其投資取向和標的選擇。

“據我的觀察,大牌機構入局后是在全賽道廣撒網,畢竟子彈充裕。”Zack說,過去一年,他一直在幫多家機構尋找靠譜的Web3項目。

與大部分傳統機構不同,Allen所在的美元基金早就開始了針對Web3的投資布局。從2019年的跨鏈橋,到2020的鏈上結構性產品,再到去年的NFT,這家基金已經布局了將近30個Web3項目,均為海外項目,每年都能獲得不錯的回報。

如果要給這近30個項目找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屬於Web3領域偏基礎設施類的項目。以NFT相關項目為例,交易所、NFT相關工具(即如何將現實生活場景快速NFT化的工具)、錢包等項目會成為Allen所在基金的首選。

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Allen所在的基金投資的部分Web項目

過去一年多火熱的情形讓Zack感覺彷彿回到了2018年。那時候,幣圈在比特幣瘋漲后成為一種新型賺錢的武器,因FOMO(害怕錯過)情緒,老牌機構大肆布局。

“就是這樣,總會有新的群體、更好的概念、更好的技術、更好的工具出現,一旦情緒來了,大家都會用最快的速度跑馬圈地。”Zack說。

無疑,老牌投資機構的背書,讓Web3項目獲得更多信任,隨之而來的還有“水漲船高”的估值。更令Allen頭大的是,一些原本談好的項目也會被老牌機構“截胡”。“本來最早是我們接觸的,談着談着發現突然來個一個更強的‘爸爸’包輪。這種情況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創投市場幾乎每年都會經歷主題變化,但Allen覺得區塊鏈的市場價值一直是向上的。“這個行業,熱錢有熱錢的玩法,信仰者有信仰者的玩法,投機者有投機者的玩法。真正的熊市來臨,不是真正builder(長期建設者)的那群人比誰跑得都快。”

幸運兒只有10%

過去一年裡,NFT、DeFi、DAO等Web3項目“意外”造就了一批富豪。

一個月前,Web3基礎設施提供商InfStones宣布獲得新一輪6600萬美元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二期、GGV紀源資本領投。截至目前,這家公司總融資額超1億美元。

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InfStones宣布融資6600萬美元

這一奇景讓聞風而動的參與者們振奮。

還在讀碩士的張楠在今年6月涉足Web3創業,起因是她和朋友的項目在5月底的黑客松大賽中獲得了不錯的名次。經主辦方的引薦,她們見了不少知名投資機構。“既然這個事情值得做,也有可能得到資金支持,那就乾脆創業了。”

目前,在Web3里,普遍以幣(金融資本)的多少來進行投票治理。“沒錢”就沒有話語權。張楠的項目便構想能最大化用戶在DAO中的社交資本——人們因為社會網絡等產生的信任。因而,她們創建了一種工具,可以使DAO內成員的各種活動數據轉化為鏈上可驗證數據。融合鏈上鏈下數據,便可以生成用戶個人的聲譽指標。

“用戶的聲譽指標可以作為一種社交資本。比如,如果一個用戶的聲譽指標很低,大家就要謹慎參與他發起的項目,因為他有極大的可能性‘跑路’。” 張楠介紹說。

張楠經常會參加twitter space上的Web3話題討論會,參會人員有像她一樣的創業者、小有名氣或不怎麼出名的基金和業內人士,他們大部分是Web3初學者。

每個人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不一,有些人希望從這些討論中獲知一些新項目,並換取一些機構的認購份額,把自己變成莊家的一員賺錢;有些人希望從分享中學到市場交易的精髓,成為下一個暴富者;還有人希望能從一次次討論中找到願意掏錢的基金。

市場規模依然在擴大,每天都有新項目誕生,人們懷着暴富幻想不斷加入。在張楠和大部分湧入者眼裡,這是一個爆發性增長的行業,“行業里人才少、好用的東西少,湧入的錢多,只要能拿到風投,一個項目就可能造就一個千萬富翁。”

但不是所有項目都能成為InfStones,幸運兒可能只有10%左右。

“Web3市場運轉非常快,新項目非常多,很多項目就是曇花一現,90%的Web3項目都活不過半年。”今年春節后從投資機構離職,all in Web3的李敏告訴全天候科技,當前Web3仍處於非常早期階段,沒有人知道應該怎麼玩,現階段的玩家都是在嘗試、探索。

Web3項目的產品經理大多是從Web2中轉過來的,思維還停在Web2階段。從最基礎的說起,在Web3中,社交如何做?關係如何構造?還沒有形成共識,大部分項目團隊都是在做同質化的項目。

“有幾個人搞得懂代幣經濟學?怎麼樣運作才不會讓項目死掉?很多NFT項目就像開盲盒,開之前是高峰,一開圖立馬暴跌,沒有了生息,然後整個項目無人問津。說白了,很多項目沒有辦法做到持續性運營。”李敏說,相比Web2,現階段的Web3圈是很浮躁的圈子,項目起步速度很快,死亡速度也很快。

更基礎的問題是,大部分Web3項目的運營效率極低。

楊雯在7月中旬的一個深夜與其所在的項目成員告別,她原本是一個DAO項目的聯合創始人,主要負責DAO的建設和治理。吸引她進入的是Web 3更重視內容創作者地位、強調平等和反平台壟斷的理念,但在隨後的工作中,她發現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着很大的距離。

楊雯所在的 DAO組織設立於5月9日,成立兩個多月時間內,成員談論的主題多以“如何在DeFi和GameFi里薅錢”為主。她每天需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與成員們集中討論DAO內事務的管理流程,漫長的磋商非常耗費心力。

“經過大量溝通和思考,我決定退出核心團隊,主要原因是長期存在的組織問題帶來了大量心力損耗,內部對組織未來的發展方向也存在分歧。”楊雯說,接下來她大概率還會做Web3項目的創業,比如:做一個精品社群。

2016年就進入區塊鏈領域的Cody曾在即刻上發起過一個調研,試圖了解熊市背景下人們all in Web3的原因,根據他整理的結果,Web3創業的人不外乎兩種:確信Web3是未來,想做出正經項目的人;以收割為目的而攢局的人。

“第一種創業者裡面,很多人現在也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只是覺得這是個機會,想去了解。”Cody對全天候科技說。

熊市、收割與信仰

Cody的調研對象里,有不少騰訊、阿里的產品經理,其中不少人跳槽到了Web3相關公司繼續做產品經理。他們有的因為不想卷了,有的因為被裁了,也有的因為新公司待遇比原來好。

在Web2就業市場不景氣的2022年,Web3放大了人們的焦慮、不安、憧憬和希望。

去年年底,李敏還在勸身邊的朋友不要相信crypto。“打臉來得太快。”今年2月,李敏在朋友的推薦下使用了Brave瀏覽器,這款瀏覽器出自一個crypto公司。“它過濾了更多廣告,這點讓我很開心。”

對於李敏來說,心態和觀念的改變是她進入Web3的最大因素,在踏入之前,她認為NFT這就是割韭菜,GameFi就是龐氏。但開始研究之後才發現是視野和格局限制了自己。“人的認知是需要迭代的,在判斷一個事情之前一定要先去接觸、嘗試。”

2月底,李敏從原來的投資機構離職,過上了邊旅遊邊學習Web3的生活。離職的一部分原因是每天14個小時的工作量讓她抽不出時間來學習Web3,而這個領域的速度又太快,機會轉瞬即逝。

深有同感的還有張楠。

她認為,自己參與的是一個節奏非常快的賽道,慢一步就可能滿盤皆輸。儘管公司還沒有成立,產品還處於集思廣益的階段,她們能拿出來的也只有一個簡版的可以給投資人演示用的demo。但她還是在“馬不停蹄”地見投資人。

李敏的運氣不算好,辭職沒多久,比特幣(BTC)暴跌,加密熊市。6月19日,比特幣下跌至近18個月以來的最低價,僅為1.76萬美元,十幾萬人爆倉。而在去年11月,比特幣曾達到歷史巔峰價格6.9萬美元。

失意的互聯網人拚命叩開Web3大門

過去一年比特幣價格變化

悲觀情緒持續蔓延,幣圈原本就存在的問題和漏洞也在不斷顯現,進而引發蝴蝶效應,悲劇性事件接二連三發生。最高價格在4月曾達119美元的Luna幣進入5月後狂跌,最終暴雷。隨後,幣圈熱門“跑鞋”項目StepN發行的項目代幣GMT和GST價格持續跳水。三箭資本這種曾管理上百億美元的投資機構,傳出資不抵債的消息。

不過,李敏依然樂觀,她把這次寒冬當作是一個市場修正的機會。暴露問題、解決問題之後,市場才會最終走向理性的發展軌道。

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旅遊的幾個月,李敏每天都會留出至少半天的時間看Web3的東西,並約見當地從事Web3投資的朋友。雖然她知道熊市是真來了,錢也沒有之前好賺了。

如果沒有對Web3的信仰,李敏不會破釜沉舟辭掉投資的工作。她堅信Web3是必然趨勢,眼下,每個人都可以是Web3領域的VC,每個人都有希望成為市場獎勵的“第一個”, 重塑價值體系。

丁紅也覺得,過去一年,他做過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擁抱Web3。他在讀大學和全身心做Web3項目中選擇了後者。最近,他打算系統性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語和編程水平,跟楊雯的精品社區項目也已經在醞釀中了。

儘管充滿不確定性,即使目前和朋友的NFT項目還處於頭腦風暴階段,仍然沒有拿得出手的demo,李敏仍然覺得Web3創業比曾經從事的Web2工作刺激得多。畢竟,她不用被push去做很多不感興趣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她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完全掌握某種新東西的進展,這讓她想想就興奮。哪怕現在投身Web3創業風險巨大,前途未卜。

“無所謂啊,還是可以嘗試,實在不行我再回Web2打工也沒有問題。”李敏笑着說。

(文中李敏、張楠、楊雯、丁紅為化名)

(0)
上一篇 2022-07-21 16:10
下一篇 2022-07-21 16: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