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不過如此

三年又三年,預熱再預熱,粉絲終於蹲到了周杰倫的新歌——7 月 6 日中午 12 點,《最偉大的作品》2022 全新 MV
上線,雖然歌名狂到不留退路,但粉絲早已習慣周氏傲嬌。
旋即,周杰倫新專輯相關話題就開始在各大社交平台霸榜,粉絲轉發的 MV
封面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了微信朋友圈——事實上,不少人從今天凌晨就開始蹲守,不少粉絲吐槽“ 11 點 59 開始不停刷新的樣子真的很狼狽”。

周杰倫,不過如此

《最偉大的作品》依舊是一首 Jay 味很濃的歌,前奏一響很多人 DNA 都會動——其將古典、嘻哈、饒舌、流行融於一體頗有《夜的第七章》的味道;classic rap 風格則多少藏着《床邊》的影子;開頭漸進的軍鼓 beat ,提琴弦樂與鋼琴間奏結合,恍惚穿越到《不能說的秘密》。

問題在於,天馬行空的創意之外,更多是 MV 堆砌的大量意象,瑪格麗特的蘋果、達利的鬍子、莫奈的睡蓮、徐志摩的眼鏡、梵高的星空、蒙克的吶喊……更像一段“文藝大賞自由行”,給苦等六年歌迷最直觀感受是“淡淡的失落”——並未帶給音樂的驚喜,更多是慰藉。甚至有一部分人陷在濃濃小時代風的 MV 里沒緩過來。

周杰倫,不過如此

透支“周杰倫”正當時

有媒體評論說,周杰倫是華語樂壇最後一個天王,憑一己之力扛起 80、90 兩代人的流行音樂記憶。

2000 年 11 月 7 日周杰倫第一張專輯《JAY》橫空出世,2016 年 6 月 24 日《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發行—— 16 年時間,14 張專輯,那是屬於他的黃金時代,其不僅成為首登《時代》周刊亞洲版封面的華人男歌手,還被冠以“亞洲流行音樂之王”稱號。

知名樂評人王小峰在《只有大眾,沒有文化》中認為,周杰倫對華語音樂的破壞性和自由度,讓他足以成為當時年輕人心中的領軍人物。彼時,華語樂壇百花齊放,除了周杰倫,還有陳奕迅、林俊傑、陶喆、王力宏一眾悍將。他們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精神燃料。

周杰倫之所以被符號化、被神化,很大程度上源於別樹一幟的斷句、不落俗套的編曲、混搭的音樂風格。尤其《范特西》《八度空間》《葉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蕭邦》《依然范特西》6 張專輯中夾雜着矛盾、掙扎、叛逆,英倫搖滾、節奏布魯斯、硬核說唱、哥特暗黑與中國風融合,使得周杰倫的音樂曲調婉轉複雜、歌詞驚艷深刻,影響一代又一代的音樂人。

對此,周華健曾在 2004 年說過周杰倫讓包括他、李宗盛、羅大佑在內的男歌手都感到很茫。“感覺自己音樂的能量沒了,甚至不知道還要不要堅持下去。我們怕是因為它確實好聽,那種全新的音樂理念,那種全新的語言邏輯,組合在一起就像一股洪水衝進樂壇,令我們潰不成軍。”

不過,著名樂評人李皖曾撰文,從《Jay》到《葉惠美》是周杰倫四個連跳,“其配樂語言的新鮮與鮮明,其風格疾進的速度與跨度,其聲效混音的亮麗與力度,不是在跑,而是在飛”;而《七里香》到《我很忙》則是四個遞減,“強力的、聳動的、驚人的配器越來越看不到了,和緩、中庸甚至傳統的曲風更多出現,與此同調,周杰倫的粉絲群開始向年齡更大的隊伍延伸,討厭周杰倫的人開始不那麼討厭。”

2016 年後,周杰倫便不再發新專輯,其僅在 2019 年發行單曲《說好不哭》、2020 年發行單曲《 Mojito 》。為此,媒體人孟大明白直言,周杰倫的格局越來越小,歌曲半徑越來越窄。“一個40歲,出道20年,孩子有兩個的華語樂壇領軍人物,唱着‘你什麼都沒有卻還為我的夢加油’的小甜歌,夠嗎?滿意嗎?”

誠如一位粉絲吐槽的那樣,“最愛的還是半島鐵盒和稻香階段,周董的中國風也是百聽不厭,婚後的不太能欣賞。”周杰倫的表達欲正變得溫和,滲透在音樂里的天才創意逐漸被時間所稀釋。

從《牛仔很忙》到《公主病》《水手怕水》是“童真”風,從《我不配》的電音初試,到觸電一整張的《驚嘆號》,從《比較大的大提琴》的街頭即興風到《免費教學錄影帶》《一口氣全念對》的互動音樂風,還有如《花海》《算什麼男人》上唱法的改變,都是周杰倫在這些年嘗試的改變。

一如當初他帶來的《雙截棍》《以父之名》,無論早期的“耳目一新”還是後期的“周郎才盡”,都未必是成熟的改變,只不過在互聯網時代下,周杰倫對音樂的妥協。(豆瓣用戶@低調的伊克薩斯寫道)

不僅如此,2020 年以前周杰倫在內地並未註冊運營任何個人賬號,大量粉絲只能通過過往的影像資料或是影影綽綽的八卦了解周杰倫的近況。

尤其近兩年,受疫情影響,2020 年國內演唱會總場次不超過 1000 場,截至 2021 年中,國內累計延期和取消的線下音樂演出超過兩萬場,粉絲越發想念周杰倫。

好在2022 年,懷舊潮將一批擁有時代記憶的寶藏歌手再次拉進大眾視野——崔健、周杰倫、羅大佑、張惠妹、孫燕姿先後在微信視頻號、抖音的線上演唱會大放異彩;《聲生不息》中林子祥、楊千嬅、李克勤、李玟唱響了一股香港音樂回憶殺;《乘風破浪的姐姐 3 》中王心凌、Twins、張薔等歌手頻頻霸榜熱搜,甚至還掀起了一股“王心凌男孩”的集體狂歡。

“ 2020 年開始,疫情使得多種線下表演形式陸續搬到線上,雲演唱會、雲蹦迪等形式就開始在社交平台掀起討論,現在看實力歌手線上演唱會各方面數據和話題度都很高,品牌也注意到這個獲取流量的新場景,會給接下來演出市場帶來不少新變化。”一位經紀公司合伙人對虎嗅表示。

以周杰倫 “魔天倫” 2013 演唱會和“地表最強” 2019 演唱會分別在 520、521 於視頻號重映為例,據統計,兩場線上演唱會總觀看量近 1 億人次,共計登上 100+ 熱搜,話題總閱讀量達 50 億+ ,再次刷新線上演唱會多項紀錄,周董人氣不得不嘆服。

尤其讓粉絲翹首以盼的是,周杰倫鴿了六年的新專輯越來越近——自今年 5 月開始,周杰倫便頻頻在社交平台發布動態為新歌造勢:先是 5 月 3 日,周杰倫稱將在六七月發新專輯,還調皮地問,“你們是不是又不信了”;沒過幾天,他又曬出奶茶照片稱錄音有點兒渴;5 月 20 日,他再次曬出一張專輯圖並配文稱,“想當年自己做造型,新專輯也自己來嗎?”

6 月 20 日開始,微信群甚至流傳起“周杰倫新專輯 demo 泄露”的內容——聊天紀錄中幾段音頻分別標記為 jay demo1~7,點開之後是幾首非常“周杰倫”的歌曲。源於此,周杰倫新專輯尚未發售,豆瓣上就給《最偉大的作品》開了分,豆瓣還因此被推上風口浪尖直至整改、道歉。

6月28日,B站方面高調對外官宣,“哎呦,不錯哦”來B站了,配圖是一張看起來像周杰倫的剪影,種種跡象指向,周杰倫將入駐 B 站。事實上,彼時傑威爾音樂已入駐多個平台,B 站相關人士告訴虎嗅,與周杰倫音樂公司的合作權益更多體現在新歌MV、獨家物料等,用戶可通過傑威爾音樂官方賬號,觀看周杰倫等傑威爾旗下藝人的MV。

周杰倫何以被神曲“拋棄”?

即便《最偉大的作品》再次掀翻了社交網絡,但也要承認時代洪流席捲而過,周杰倫早已不像從前那樣流行。

以 2021 年 TMEA 公布的年度十大熱歌榜單為例,幾乎一大半曾走紅於抖音,更像一種短視頻“殺時間”的文化速食佐料,平台算法需要足夠多歌曲去捕捉用戶情緒,“神曲”創作填詞時便會主動去抓受眾情緒,愛情、分手、青春都是高頻創作意向,反正要最大程度覆蓋用戶情感需求。

這背後既有時代發展推動的音樂產業革新,也有樂壇生態演進的價值異化。

首先,音樂載體正以肉眼可見的迅速革新進化。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傳統唱片公司才是歌手被看見、作品被聽見的主陣地,但自從《同一首歌》掀起熱歌/金曲串燒風潮之後,音樂綜藝搖身一變成為電視台攫取收視率的流量密碼,後來慢慢被視頻網站異化成綜藝選秀的“調味劑”。這個過程中,電視台、視頻網站做的是用戶心智和習慣的重塑,而音樂綜藝則在資本加持下逐漸向著強互動、強娛樂的形態進化。

近些年,微博上動不動就有粉絲拎着蔡徐坤、鹿晗之流的數據去 battle 周杰倫,尤其國內流媒體榜單常常被各種躥紅的鮮肉屠榜。坦白說,這種 battle 意義不大——流量之於小鮮肉永遠是流動的,而周杰倫可以21年屹立不倒、貫穿兩代人的青春,兩者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周杰倫的時代,唯有過硬的作品、紮實的聲樂基本功、才華橫溢的詞曲能力,才可能說在各大電台、樂評人及音樂軟件中佔據一席之地。如今,音樂綜藝虛假繁榮,人氣點擊、話題出圈不過是熱鬧的表象,實質上這類節目很難生長出如同周杰倫一樣別具一格的新人,至於傳唱度高的原創歌曲更是屈指可數。

尤其,在短視頻浪潮衝擊之下,音樂產業完成了向新音樂載體的遷移——據 Fastdata 極數發布的《 2020 年中國在線音樂報告》顯示,短視頻已經成為音樂平台之外第二重要的音樂作品推廣形式;艾瑞諮詢數據亦顯示,用戶在短視頻平台聽歌的意願已經超過數字音樂平台。

其次,歌手的上升通道也在悄然演變。在互聯網的廣闊舞台上,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逐步搶過音樂唱片公司的話語權,成為音樂人及作品突破圈層的新載體。

對此,曾供職於 QQ 音樂的一名策劃對虎嗅分析,“短視頻浪潮下,原創歌手只能通過唱片、實體專輯觸達聽眾的局限性被消除,抖音、快手、B 站等平台‘一鍵分發,全網可聽’的便捷性和低成本已然對整個音樂產業結構造成巨大的衝擊。”

在這個過程中,音樂製作人、歌手、聽眾無疑都會淪為神曲攫取流量的工具人。音樂人周濛在接受《財經》採訪時曾表示,“抖音神曲的同質化是公司行為,音樂公司收到符合他們標準的歌曲之後會找合適的歌手來唱。歌手對歌曲的製作和風格沒有太多話語權。”

音樂自媒體“新音樂新觀察”對分析這種現象形成原因在於,當下流行的歌曲,比如抖×神曲,跟過去的流行金曲的根本區別在於,不再是審美導向,而變成用戶行為導向,不再是由創作精英針對大眾音樂審美需求而創作,而變成了渠道化的流量帶路。——針對高流量渠道用戶特點進行推廣,甚至訂製,依靠該渠道的高流量進行最大化的流量分發。

一位太合音樂人士接受《財經》採訪時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大多數抖音神曲的創作門檻較低,記憶點對於這一類音樂的流行至關重要。簡單的和弦、直白的歌詞、重複的旋律組合在一起,便可炮製成一首抖音上的爆款。“最快 4 個小時就可以做出一首歌。”

在這樣的產業鏈條之下,音樂作品從生產到消費都變得工業化,甚至一度將短視頻之於長視頻的劫掠遷徙到了短視頻對音樂產業的劫掠。“影視到音樂,雖然局部有亮點,但整體都在大退步,甚至可以說華語音樂是文化藝術載體中衰落最快的一個。”樂評人張棟對虎嗅說道。

市場一直劣幣驅逐良幣,下沉是必然結果。一整套從生產到消費都變得工業化,一遍哼出聲,兩遍唱起調,再刷下去很快就會被神曲的旋律洗腦。而現實的困境在於,用戶習慣於被大數據餵養,審美和辨別能力在逐漸降低,自己卻很難意識到這點。

前幾年,李宗盛也在一次採訪中提到“內陸比較糟糕和吃虧的是,它是一個井噴式的成長,跳過了整個發酵、醞釀的階段,包括人才的進入、篩選、成熟。這個行業一開始有經濟規模后,大量的其他行業投機分子都進來做流行歌,所以大陸整個流行樂壇空洞薄弱。”

更大的問題在於,文藝變得越來越速食文化,那些有內涵的聲音也漸漸被湮沒了。音樂人鄭鈞就曾在《今夜九點見》中表示,“現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就首先你這完全沒辦法選擇,因為它給你選好,放你面前,是讓你噁心的菜,你沒得選,只能吃這個。十首裡面有九首,真的聽不下去。”

此外,相比起音樂作品流行與否,用戶對其的付費意願其實更能彰顯價值。

為什麼 QQ 音樂里周杰倫的歌收費還會常年佔據榜首?答案很簡單,很多人不是充會員順帶聽周杰倫,而是為了聽周杰倫甘願付費。我們不僅僅是在為周杰倫及他的歌買單,還有他陪伴我們整個青春,讓我們從懵懂少年跌跌撞撞成年的美好時光。

那個年代,很多樂評人也曾篤定的宣稱,周董已經江郎才盡了,結果一晃 22 年其依舊是絕對頂流;甚至,現在周董真的不勤營業了,大家又無比懷念起來。

(0)
上一篇 2022-07-06 23:48
下一篇 2022-07-06 23: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