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地區存在巨大全季節臭氧洞 面積約是南極臭氧洞的7倍

據美國物理聯合會《AIP進展》報道,加拿大研究人員稱,一個比南極臭氧洞大7倍的臭氧洞目前位於熱帶地區,這個巨大的、全季節臭氧洞自1980年代以來就一直存在。臭氧洞定義為與未受干擾的區域相比,臭氧損失大於25%的區域大氣層。

滑鐵盧大學科學家盧慶彬新揭示的這個臭氧洞位於熱帶上空的平流層下部,其深度與著名的春季南極臭氧洞的深度相當,但其面積大約是後者的7倍。

new-ozone-hole-image-1880x975.jpg.webp

盧教授表示,熱帶地區佔地球表面積的一半,是世界上大約一半人口的家園。熱帶臭氧洞的存在可能會引起全球的極大關注。臭氧層的消耗會導致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加,這會增加人類患皮膚癌和白內障的風險,還會削弱人體免疫系統,降低農業生產力,並對敏感的水生生物和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

盧教授對臭氧洞的觀察結果令科學界同行感到驚訝,因為傳統的光化學模型沒有預測到這一點。他的觀測數據與宇宙射線驅動的電子反應(CRE)模型非常吻合,並強烈表明南極和熱帶臭氧洞的物理機制相同。

與極地臭氧洞一樣,在熱帶臭氧洞的中心發現大約80%的正常臭氧值被耗盡。初步報告顯示,赤道地區的臭氧消耗水平已經危及大量人口,到達這些地區的相關紫外線輻射遠高於預期。

大氣研究表明,在1970年代中期,由於工業化學品——主要是氯氟烴(CFC)的使用,可能使吸收大部分太陽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已經耗盡。1985年南極臭氧洞的發現證實了CFC導致的臭氧消耗。儘管對此類化學品的禁令有助於減緩臭氧消耗,但有證據表明臭氧消耗持續存在。

盧教授稱,熱帶和極地臭氧洞在冷卻和調節平流層溫度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反映了全球平流層3個“溫度洞”的形成。這一發現可能對更好地了解全球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盧教授表示,需要進一步研究臭氧消耗、紫外線輻射變化與癌症風險增加的關係,以及它們對熱帶地區健康和生態系統的其他負面影響。

(0)
上一篇 2022-07-06 08:38
下一篇 2022-07-06 08: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