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退出中國 情懷尚在但產品體驗早已完敗

將成“泡麵蓋”?Kindle退出中國,開始進入倒計時。6月2日下午,亞馬遜Kindle服務號發布公告稱,亞馬遜將於一年後即2023年6月30日,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這意味着在此之後,Kindle用戶將不能購買新的電子書。

亞馬遜方面還表示,對於已經購買的電子書,用戶可以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下載,並且可以在此後繼續閱讀。此外,Kindle電子書閱讀器也將停止出售,2022前半年內在亞馬遜中國授權經銷渠道購買的產品將可退貨。

消息一出,Kindle就登上了微博熱搜,“Kindle真成泡麵蓋了嗎”成為各個微信群里、社交媒體上紛紛討論的話題,有人緬懷已經逝去的青春,有人則思索要不要把最近買到手的Kindle退掉。

Kindle進入中國9年,曾經紅極一時,被廣泛討論至今。如今中國數字出版市場連年增長,接近500億,曾經受無數人推崇的閱讀神器卻淪為吃灰的泡麵蓋。Kindle究竟被誰打敗了?未來數字閱讀市場又將有何新變局?

Kindle退出中國 情懷尚在但產品體驗早已完敗

曾經的閱讀神器輝煌不在

“Kindle真的要退出中國”,6月2日下午2點,一個Kindle用戶聚集的500人群內熱鬧了起來。

在群內,有用戶第一時間表示“已經用了Kindle7年,看來要換種方式讀書”,也有用戶犀利指出“沒想到還沒開封,Kindle馬上就要成為真正的泡麵神器”。

實際上,對Kindle兩極分化的討論自其2013年進入中國以來就沒有停下,一方面,Kindle作為國民心中電子閱讀器的代名詞,是繞不過的產品,另一方面,Kindle總是在家中吃灰,淪為“泡麵神器”,備受調侃。

2007年,第一代Kindle誕生,這款產品研發三年半才問世。當時,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勵志要創造出一款電子閱讀器,放言“讓賣紙質書的人都失業”。在貝索斯心中,這款閱讀器也許能夠改變這個世界。

第一代Kindle誕生后,售價為399美元,定價不算低,但在上架6小時后就宣告售罄。在亞馬遜平台上,僅用三年時間就打敗了傳統圖書的銷量。當時Kindle背靠亞馬遜平台,內容豐富、熾手可熱,與優惠的電子書價格捆綁在一起,創下了一種新的閱讀範式。

自媒體人“Kindle精選君然然”2010年就通過海淘購入了人生第一部Kindle,並誤打誤撞進入電子書行業。當時還沒有電子書店,只有自製的電子書,而後他通過電子書結識了一批喜愛閱讀的Kindle用戶,積累了200萬粉絲。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與Kindle的結緣改變了他的職業發展路徑。

在正式進入中國前,亞馬遜已經與中國多家出版社進行接觸,以期為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做鋪墊。

當時一家國內出版社決定與Kindle合作,並稱亞馬遜中國有基本的經驗和體系,大家有基本的信任度。“做事也比較規範和持久”,該人士如此指出。當時,出版社為了與Kindle合作,煞費苦心,一方面要重新談判版權,另一方面也要進行數字轉碼。

亞馬遜中國Kindle書店正式上線的時候,電子書數量就達到2.4萬本,不乏國內知名出版社和熱門書籍。一位出版行業人士談到,當時Kindle進入中國,實際上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新東西,是個新嘗試,抱着很樸素的心態。

2013年6月,Kindle 正式進入中國,前幾年每年都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率,到了2016年,中國成為 Kindle 全球最大市場。那時,Kindle的火爆程度不輸iPhone。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曾在2011年高達2320萬,之後一路下跌。在中國的銷售數據,亞馬遜只公開過一次,2018年其稱在中國賣出數百萬台 Kindle,線上書店資源達到70萬本。

隨後Kindle變得悄無聲息,直到去年年底,Kindle天貓旗艦店關閉、京東旗艦店大面積缺貨,引髮網友大範圍的關注和討論。但是亞馬遜中國並未承認將退出中國。

在公告中,亞馬遜還對一些用戶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復,比如對於“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還可以使用嗎?已經購買的書怎麼辦?”亞馬遜表示,用戶可以繼續使用Kindle電子書閱讀器閱讀已下載的電子書。用戶存儲在設備上的電子書及個人文檔不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還回應了中國官方及授權渠道有哪些以及退貨金額相關的問題。

誰打敗了Kindle?

2019年,亞馬遜電商業務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在中國境內僅剩下Kindle電子書業務和跨境電商業務,當時就出現關於Kindle業務的各種討論,不少聲音認為其前景堪憂。

資深工程師袁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Kindle在中國的業務開展不下去,是因為“水土不服”,玩法過於單一。

在產品的銷售上,Kindle新品早已不能與iPhone新品同日而語。亞馬遜生產的新品Kindle Paperwhite5去年10月底在國內發售,預售時京東旗艦店銷量破萬,真正開售當日卻只顯示有400多的銷量,不少想入手的網友紛紛表示買不到,那時Kindle在中國市場的前途就已經式微。

隨着Kindle入華,國內多家企業紛紛入局電子閱讀器,多看、文石、掌閱、小米、科大訊飛等都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數字出版所所長王飈分析,這些硬件在產品性能、功能、閱讀體驗等方面,與Kindle相比並不遜色,有的類似Kindle,且更加貼合中國讀者的閱讀需要。比如微信讀書也推出了自己的墨水屏閱讀器,並附贈無限年卡。據相關數據顯示,微信讀書註冊用戶達2.1億,微信讀書本身就基於微信好友關係起家,自帶社交基因,不少用戶有好感。

袁博指出,Kindle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沒有本質性的轉變,早些年Kindle攜帶方便,屏幕夠大。但隨着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3G和4G賦能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給到了用戶更多的選擇。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接觸率從2013年的50.1%升至2021年的79.6%。手機閱讀越來越成為大眾化選擇,目前中國成年國民手機閱讀接觸率由41.9%升至77.4%,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也從21.7分鐘大幅提升至101.12分鐘。然而在電子閱讀器上進行閱讀的人群佔比只有27.3%,此外,還有21.7%的人群使用Pad。

“手機和國產電子書打敗了Kindle”,袁博總結道,從功能上,Kindle的綜合功能已經完全比不過華為、小米等,對電紙書的格式支持不豐富;從營銷手段上,亞馬遜的電紙書相對眾多玩閱讀打卡的企業也已過時;從內容上,亞馬遜電紙書的書源單薄,對現在流行的網文沒有太多支持。

Kindle曾經以其墨水屏不傷眼而聞名,事實上,如今在國內墨水屏早已不是罕見的技術,早在2017年初,海信手機率先推出了首款水墨雙屏手機A2,在此之後,平均兩年海信手機就會推出一款新的閱讀手機,2020年12月22日,發布業內首款5G閱讀手機A7。近日,華為以MatePad Paper進軍墨水屏平板市場后,漢王科技(002362.SZ)等多家廠商爭相推出了最新的墨水屏設備。另外,據傳蘋果正在測試彩色電子墨水屏技術為可摺疊產品做準備。

此外,數字閱讀的盈利方式已從單一付費模式轉向廣告收入、版權運營、圖書出版甚至用戶打賞等多元方式。近日,在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上,咪咕雲書店透露主打算力和AI,實現內容共創,已有超過1800萬用戶,月均消費超65元,活躍率超過90%。

免費閱讀模式近年來強勢崛起,番茄免費小說、七貓免費小說等穩居移動閱讀頭部位置,月活達到5000萬。對平台來說,單純通過用戶閱讀能實現的商業價值是有限的。大量免費閱讀平台則通過免費用戶實現用戶規模化積累獲取流量,實現更多商業價值。

王飈表示,Kindle撤出中國是正常的商業選擇,一方面其難有盈利空間,另一方面中國的數字出版市場日益成熟,它的競爭力已經很弱。

(0)
上一篇 2022-06-03 13:50
下一篇 2022-06-03 13: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