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上的新大壩:埃塞俄比亞的復興大壩水電站

埃塞俄比亞大約只有一半的公民可以用上電,這個比例低於大多數其他非洲國家,也遠遠低於全世界大多數其他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埃塞俄比亞政府於2011年開始在青尼羅河上建造一座大壩,該大壩在2023年完工後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水電大壩。

Aswan-High-Dam-2016-Annotated.jpg

2016

2.jpg

2021

這個混凝土結構有三個泄洪道和13個渦輪機,將上升145米,並建立一個覆蓋1874平方公里土地的水庫,大小相當於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它被稱為埃塞俄比亞復興大壩水電站(GERD),預計將使埃塞俄比亞的電力輸出增加一倍以上。

如果它按計劃運行,GERD將迎來一個新時代,並有助於照亮埃塞俄比亞夜間圖像中出現的大部分黑暗景觀。(在上面的Suomi-NPP衛星合成圖中,請注意埃塞俄比亞的黑暗與埃及尼羅河沿岸明亮的光影之間的對比,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埃及100%的人口都能用上電)。除了發電之外,GERD還可以緩解蘇丹的破壞性季節性洪水,通過提供可靠的灌溉用水來增加埃塞俄比亞的糧食供應,並通過截留泥沙來延長尼羅河下游其他水壩的壽命。

然而,通過改變河流的水文狀況,該大壩可能會對下游埃及和蘇丹部分地區生活和耕作並使用尼羅河水的數百萬人產生影響。下面顯示的尼羅河Great Bend的自然色圖片強調了埃及人民對尼羅河的依賴程度:埃及95%的農田都在河岸附近的狹窄區域內。

3.jpg

2022年3月27日

經過10年的建設,GERD幾乎已經完成。2020年,水資源管理者開始為水庫蓄水,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年到十年的時間,這取決於天氣條件和大壩管理者對青尼羅河流量的控制程度。埃塞俄比亞有動力迅速填滿水庫,以開始發電並開始支付50億美元的項目。然而,快速蓄水可能會大大減少下游的水,因為青尼羅河提供的水占流入尼羅河的60%。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Essam Heggy說:“雖然大壩在防洪和水力發電方面肯定會有積極的影響,但關於水庫應該以多快的速度填滿,以及如何長期管理,還有一些重要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他最近與人合著了一項研究,分析以不同速度為大壩蓄水的潛在水文和經濟後果。

Heggy說:“太快為水庫蓄水–不到7年–可能會導致下游可測量的水短缺,影響糧食生產,特別是如果最初的蓄水是在乾旱條件下進行的。”他的研究表明,快速為水庫蓄水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儘管他指出,擴大地下水開採,調整埃及阿斯旺水壩的運行,以及種植需要較少水的作物,可以幫助抵消一些影響。

4.jpg

2022年2月14日

埃及、埃塞俄比亞和蘇丹還沒有就水庫蓄水的時間表或如何管理大壩的計劃達成一致。同時,遙感科學家利用衛星幫助跟蹤GERD的發展。衛星提供了監測事態發展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數據是免費的、透明的,而且所有人都可以使用。

截至2022年2月,由弗吉尼亞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根據衛星觀測結果估計,GERD水庫的水量不足15%。“通過將歐洲航天局哨兵一號衛星的穿雲雷達觀測數據與美國宇航局的數字地形高程模型相結合,我們能夠估計出水庫中水量的變化,”發表在《遙感》上的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Prakrut Kansara解釋說,該研究詳細介紹了他們的技術。

“水庫在2021年9月,即雨季結束時,蓄水量占正常庫容的23%,但後來由於蒸發和放水,水位下降了一些,”查普曼大學的地球科學家和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Hesham El-Askary解釋說。“在頭兩年裡,我們看到每年大約11%的蓄水率,這意味着以這種速度完全蓄滿需要不到九年的時間。”

該團隊還使用了來自美國宇航局GRACE和GPM衛星的數據,以及來自美國宇航局一個名為全球土地數據同化系統的模型的結果,來分析自2002年以來該地區的降水、總徑流和總儲水量(包括地表、地下水和地下水)的季節性變化。

5.jpg

“我們的研究強調,尼羅河流域經歷了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周期相關的乾濕期,”該研究的另一位共同作者、弗吉尼亞大學工程系教授Venkataraman Lakshmi說。“重要的是,我們要考慮到這些周期,並將其納入規劃過程。我們真的需要讓科學家、工程師和外交官在同一個房間里互相討論如何蓄水和管理水庫的問題。”

第三個蓄水階段可能會在2022年7月開始,預計會比前兩個蓄水階段捕獲更大的水量。“2020年的第一個蓄水階段蓄積了約49億立方米的水,第二階段又增加了60億立方米。如果埃塞俄比亞在五年內繼續為GERD蓄水,第四和第五次蓄積的水量可能各超過250億立方米,”Heggy解釋說。

無論蓄水的速度如何,在未來幾年裡,從地面和高空都會有很多變化需要監測。Heggy說:“阿斯旺水壩和GERD一起能夠保留尼羅河年流量的280%以上。”這條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將主要由兩座大壩的運行而不是由自然過程驅動。”

(0)
上一篇 2022-04-22 09:19
下一篇 2022-04-22 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