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對人造光線敏感 可能影響其生存環境

生態學家和生物學家早就認識到,夜間的人工照明會對人類和陸生野生動物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包括擾亂睡眠模式、進食時間和繁殖周期。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對人工光也很敏感,包括極低的水平和某些波長的光,特別是藍光和綠光。

現在,科學家們首次量化了世界各地沿海地區的水下光照水平。一個來自英國、挪威和以色列的研究小組發布了第一份全球海中人工光的圖集。人工光產生的這些非常低的光照水平對生物有機體至關重要,但是它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有多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研究小組根據兩個衛星數據集建立了一個模型:一個是夜間光污染,一個是海洋顏色,它揭示了水的光學特性。該模型預測水面以上的夜間光污染將如何穿透並被水下吸收。結果顯示了海洋物種可能暴露在足以引起生物反應的光線深度。

一項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對人造光線敏感 可能影響其生存環境

這項研究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指南,說明他們在未來研究人工光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時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裡。特別是,這項研究突出了生態系統特別受到人工光照壓力的區域,這可能導致快速的進化變化和適應。

科學家們發現,190萬平方公里(73.5萬平方英里)的海洋在1米(3英尺)深的地方經歷了生物意義上的人工光污染。光能穿透的深度不僅取決於水面上的光強度,而且還取決於水的光學特性,這些特性隨季節變化。例如,在水非常清澈的地區,包括馬來西亞附近的南海部分地區,夜間的光線可以達到40多米的深度。

一項新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對人造光線敏感 可能影響其生存環境

一些最廣泛的海洋光污染髮生在海上油氣平台、風電場和島嶼開發使水線上下的夜晚變得明亮的地區。人工光在光譜特性、強度和時間上與自然光有很大不同。人工燈在黃昏時突然打開,並在整個晚上燃燒,每個晚上都是如此,而自然界的夜光,如月光,在每天、每月和季節性的時間尺度上都會減弱和消失。

此外,城市規劃者努力過渡到更節能的發光二極管(LED)照明,也可能對海洋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他說。曾經在鈉蒸氣燈下發出橙色光芒的城市,現在發出更刺眼的藍色光芒和更廣泛的光譜,可能會影響海洋物種。

(0)
上一篇 2022-03-03 02:31
下一篇 2022-03-03 02: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