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塗鴉紀念“光纖之父”高錕誕辰88周年

據CNET報道,1966年,華裔電子工程師和物理學家高錕( Charles K. Kao )與他人合寫了一份提案,該提案徹底改變了全球通信,為我們今天所知的互聯網奠定了基礎。高錕與合作者喬治·霍克漢姆(George Hockham)一起,提議使用薄玻璃纖維來長距離傳輸數據,以取代當時電信業使用的笨重的銅線。雖然最初被拒絕,但他的建議將改變通信技術和整個行業。

ezgif-5-b15057aecbf9.gif

為了強調高錕對技術的貢獻,Google將在周四用一個慶祝他88歲誕辰的塗鴉來紀念這位工程師。這幅動畫塗鴉描繪了被廣泛稱為”光纖之父”的高錕。在塗鴉中,他使用綠色光纖激光器將數據從一端傳輸到另一端。

高錕於1933年11月4日出生在上海,在前往英國學習電氣工程之前,他學習了英語、法語和中國古典文學。獲得學士學位后,高錕到英國 Harlow的標準電信實驗室工作,同時他繼續攻讀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當時,玻璃纖維只能攜帶用於電話信號的光脈衝20米(65英尺)。但是高錕1966年發表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用於光頻的介質-纖維表面波導》表明,在超純玻璃纖維上傳輸光信號超過100公里(62英里)是可能的。

高錕和Hockham在他們的結論中指出,特定結構的“玻璃材料纖維””代表了一種可能的實用光波導,具有作為新形式的通信媒介的重要潛力”。

Charles_K._Kao_cropped_1.jpg

四年後,受高錕的願景啟發,一組研究人員生產了第一根超純纖維。高錕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使寬帶通信通過數億英里的光纜迅速擴展,這些光纜在一瞬間向全球傳遞大量數據。由於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作出的突破性成就,高錕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錕後來監督了全球光纖網絡的實施,並在20世紀80年代專註於教育,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並參與創辦了香港弘立書院。

高錕於2018年去世,享年84歲。

(0)
上一篇 2021-11-04 10:06
下一篇 2021-11-04 10: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