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病後開始瘋狂焦慮擔心?“疾病焦慮障礙”也需要治

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約一年前,大衛·羅布森在早晨洗澡時,發覺腋下出現了一個小腫塊。他摸了一下,感覺很硬,像肌肉的觸感,但當他用力往下按時,卻發現腫塊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有點像火雞皮下面的冷黃油。

Sad-Doctor-Stress-Counseling-Therapist-Depression-6044427.png

資料圖

羅布森不禁擔心起來,他上網搜索了有關腫塊的信息。由於腫塊的位置,他開始懷疑自己可能已經是白血病的第一階段。接着,他開始出現了其他癥狀:全身疼痛和疲倦,體重也開始莫名其妙地減輕。

醫生建議羅布森做個超聲波掃描。他照做了,技術人員告訴他,這個腫塊其實只是一個脂肪瘤時。當時羅布森就如釋重負。脂肪瘤是一種由脂肪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羅布森發現,幾乎就在他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所有的疼痛都消失了。他很快就恢復了以前的體重。

這是羅布森第一次經歷疾病(或健康)焦慮。根據最新的研究,至少6%的人會在一生中經歷這種情況。

有研究者認為,儘管沒有更新的統計數據,但經歷這種情況的人數可能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迅速增加。隨着媒體新聞中不斷強調病毒的癥狀和危險,人們自然也會對可能的感染產生某種程度的關注。但對一些人來說,對病毒的恐懼會一直持續,並在他們等待免疫診斷或核酸檢測結果時達到頂峰。

疫情還可能加劇人們對其他疾病的焦慮,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健康焦慮會大幅增加,尤其是人們有了更多時間反覆考慮和回顧自己的癥狀。

過去兩年的情況表明,人們對疾病焦慮以及如何管理這種焦慮的認識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

疑病症

對疾病焦慮的理解不斷加深,標誌着對這種疾病的傳統看法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種疾病曾經被稱為“疑病症”(hypochondriasis)。

患有這種身心紊亂的人被稱為疑病症患者,經常受到貶低和嘲笑,許多人認為他們是在浪費時間。還有人認為,這些“健康焦慮症”患者只是想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一點戲劇性。

直到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協會才正式採用了“疾病焦慮障礙”(illness anxiety disorder)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對自己的健康過度擔憂,甚至造成身體衰弱的人(在醫學文獻中,“健康焦慮”經常被用作替代術語)。儘管缺乏確鑿的數據,但與前互聯網時代相比,過去30年來網絡信息的急劇增加及廣泛可得性,很可能增加了疾病焦慮障礙的患病率。

事實上,與“疑病症患者”只是尋求關注的觀點相反,人們的疾病焦慮往往有非常具體的源頭。通常會有一個觸發因素,可能是家裡有人生病了,或者聽說和他們同齡的人死於某種疾病。在其他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對之前疾病(如癌症或心臟病複發)或當前疾病(如糖尿病)的惡化產生過度和持續的擔憂。這種焦慮的特徵是強迫性地檢查自己的癥狀。許多患者每天都會花費數小時上網,研究可能的疾病。“一天中的每一分鐘,他們都在檢查自己是否患有這種疾病,這與大多數人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完全不同。”

持續的擔憂會導致更頻繁的就醫,甚至住院。一項針對丹麥患者的研究發現,在5年的時間裡,患有嚴重疾病焦慮障礙的人比那些癥狀輕微的人多用了41%到78%的醫保服務。

很明顯,疾病焦慮障礙會讓人付出經濟代價,而且重複就醫可能不會給患者帶來多少好處,因為他們會說服自己,認為診斷是有問題的,患者可能會認為現在進行檢測還為時過早,或者認為檢測結果在實驗室中被弄亂了。

同樣,如果你對新冠肺炎高度焦慮,那麼陰性的測流抗原檢測(LFT)和PCR檢測結果可能都不足以讓你相信自己未被感染(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儘管LFT陽性結果的準確性為99.97%,但對有癥狀的個體而言,假陰性率平均為28%)。

反安慰劑效應

在很多情況下,對健康的焦慮會導致癥狀的出現。這是一種自我應驗的預言,似乎能夠證實我們的恐懼。

這種現象在“白大褂高血壓”病例中表現得十分明顯——看病的壓力會導致人的血壓提高,使他們看起來像是出現了高血壓。出於這個原因,一些醫療機構可能會為病人提供一個血壓監測器,讓他們在放鬆時可以在家裡測量血壓。

然而,我們的恐懼還可以通過許多其他方式導致疾病的出現。例如,我們的預期可能會改變我們的注意力和感官處理過程。例如,如果你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你可能會格外注意喉嚨發癢、胸部疼痛或呼吸困難的感覺;你越想這些,情況就會越糟糕。如果你身邊有人曾患過新冠肺炎,你就更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你更準確地知道可能出現的癥狀,而側流抗原檢測或PCR檢測的陰性結果可能都不足以減輕你的恐懼。

我們的預期甚至可以帶來生理上的變化,比如釋放導致頭痛的血管舒張分子。科學家稱這些反應為“反安慰劑效應”(與有益的“安慰劑效應”形成鮮明對比)。這種不適感與純粹的生理癥狀一樣令人不快,並且會使人陷入惡性循環,不斷增加對疾病的焦慮。

如果不及時治療,慢性疾病焦慮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挪威的一項研究涉及7000名參與者,為期12年。在考慮了其他潛在的風險因素后,研究人員發現,較高的疾病焦慮水平會使冠心病風險增加70%。

這對已經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尤其成問題。有證據表明,疾病焦慮障礙會影響總體死亡率。如果你在心臟病發作後過度擔憂,相比不擔憂的情況,你可能會過早死亡。

從好的方面來說,過度的健康擔憂或許會鼓勵人們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比如多參加鍛煉或注意飲食。但索菲·勒貝爾表示,患有嚴重疾病焦慮障礙的人可能會因為壓力而感到極度無力,以至於難以採取積極的行動。

更多的關注

隨着人們越來越關注疾病焦慮障礙,對其潛在干預措施的研究也在增多。其中,認知行為療法(CBT)是一種經過充分試驗的干預方法,有助於打破消極的思維循環。

治療疾病焦慮障礙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讓患者認識到他們的焦慮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對感知到的風險進行所謂的理性評估。在每次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會與患者一起確定他們擔憂的原因,並對自動出現在腦海中的想法提出質疑,從而使他們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並正確地看待風險。這可能需要對假想癥狀及其出現時間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治療師也會鼓勵患者打破不斷自我檢查的習慣。例如,如果患者擔心的是癌症,治療師可能會要求他們一整天或一星期不去尋找腫塊,然後記錄他們反覆出現的疾病想法是否因此消失。患者還將學習一些策略,如正念和放鬆技巧,以積極主動地應對出現在腦海中的恐懼。

顯然,這些步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例如,那些因先前疾病複發而高度焦慮的人需要檢查自身的健康狀況,但治療師必須告訴他們,哪些跡象是重要的,哪些可以忽略——而不是對每一個潛在的變化都感到恐慌。

迄今為止的證據表明,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是有效的。在一項針對444名受試者的研究中,在三個月的時間裡,量身定製的CBT治療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疾病焦慮。更重要的是,治療5年後仍然可以看到這些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只涉及6次與治療師的會面,對患者而言,這是非常划算的,需要的不是大量的時間,。

這些療程甚至可以在網上完成。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個團隊最近進行的一項試驗表明,經過在線治療后,患者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早期出現的疾病焦慮有了顯著改善。一般而言,面對面的接觸稍微好一些,因為你可以捕捉到更細微的變化——但總的來說,在線治療的效果是相當不錯的。

最終,研究人員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焦慮障礙,並找出更多的治療方法,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這類行為的長期後果。需要強調的重要一點是,未經治療的健康焦慮不僅對你的心理健康有害,對你的身體健康也有害,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這將導致壽命的縮短。

(0)
上一篇 2022-02-22 12:16
下一篇 2022-02-22 12: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