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東芝等“分崩離析”,蘋果亞馬遜卻走向多元化

11月29日消息,隨着通用電氣、東芝、西門子等老牌行業巨頭分崩離析,亞馬遜、蘋果、Alphabet、微軟以及Meta等科技巨頭正在崛起並取而代之,成為新的、無所不能的“多角化集團”(Conglomerate)。

近年來,通用電氣、東芝、強生、西門子、陶氏杜邦、聯合技術公司以及其他龐大商業帝國紛紛衰落,優秀管理團隊可以在截然不同的行業成功運營的想法也逐漸消亡。但就在那些傳統行業巨頭崩解的時候,新型科技巨頭已經崛起,它們被許多人稱之為“科技多角化集團”。他們吹噓自己的估值比歷史上任何其他公司都要高,並通過收購和推出新業務實現了多元化,就像過去的老牌企業集團一樣。

通用東芝等“分崩離析”,蘋果亞馬遜卻走向多元化

亞馬遜已經成為市值達1.8萬億美元的“萬能公司”,經營在線和實體零售店,銷售外包計算服務,運營全球物流業務,製作電影,提供基於流媒體的社交網絡,主導智能音箱市場,兜售家庭安全服務,還計劃推出衛星互聯網服務,提供醫療服務,並於去年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公司Zoox。

市值2.5萬億美元的微軟正在與蘋果爭奪“美國最大上市公司”的頭銜,它銷售商業軟件、視頻遊戲、外包計算能力、運營着銷售廣告的社交媒體服務,以及兜售其他商品等。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蘋果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廣告和自動駕駛汽車現在都在研發或已經上市。

即使是Facebook母公司Meta,也似乎在試圖把自己變成“科技多角化集團”,製造虛擬現實(VR)頭盔,提供智能眼鏡,並試圖運營自己的軟件市場。Meta正在通過其應用程序實現業務多元化,從通過應用程序將人類注意力貨幣化,到通過加強消費的“元宇宙”(Metverse)來實現這一點。

曾經專註於通用電氣及其傳奇首席執行官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的管理案例研究,現在更有可能分析亞馬遜及其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或蘋果及其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和Tim Cook(Tim Cook)的行動。

科技巨頭演變成多元化巨頭

幾十年來,傳統“多角化集團”的衰落始終在醞釀之中,但本月迎來了拐點,通用電氣、東芝和強生都表示將拆分業務,以求變得更精簡、更有效率。同時,亞馬遜加大了對電動卡車公司Rivian的投資,後者於11月10日上市,目前市值與通用電氣大致相當。

但研究這個主題歷史的專家表示,如今的“科技多角化集團”與過去的企業集團之間存在着巨大差異,這些科技巨頭的價值和規模都在繼續增長。今天的大型科技公司將他們的產品粘合起來形成“平台”的方式,使它們潛在地比傳統企業集團更具主導性和持久性。在那些較老的企業集團中,姊妹公司之間沒有太緊密的聯繫或相互支持,而是爭先恐後地從母公司那裡獲得投資。

薩福克大學索耶商學院(Sawyer Business School)戰略與國際商務助理教授王金(音譯)表示:“對蘋果來說,它的所有產品都集成在一個平台上,你怎麼能把蘋果一分為二?這就像把一個雞蛋切成兩半。”王教授對平台型公司的定義為,所有服務都依賴於公共基礎設施或以其他方式緊密相連的公司。

亞馬遜的平台策略意味着,它可以從所有產品中收集消費者數據,然後針對這些數據進行銷售或打廣告。亞馬遜Prime會員可以在全食超市享受折扣,將來或許還可以乘坐Zoox自動駕駛汽車。對微軟來說,平台就是雲端,這個巨大的數據中心如今為人們的很多活動提供了動力。你在Teams上與同事對話都是通過雲進行的,LinkedIn也在使用它,而在Xbox控制台上玩的視頻遊戲《末日》也越來越依賴於這些數據中心。

像通用電氣這樣的傳統企業集團建立在這樣的邏輯之上,即卓越的管理將使其集中化的企業領導層能夠在幾乎任何行業取得成功,或者在失敗的情況下迅速出售或關閉。不過,王教授說,有幾個原因導致這種說法以及押注於它的公司失去了吸引力。

其中之一是,傾向於更有針對性投資的股東現在對企業集團的估值低於它們作為單個企業的潛在價值,這就是眾所周知的“企業集團折扣”。王教授說,對通用電氣而言,該公司的醫療保健部門表現良好,但其能源和運輸業務的利潤卻遠不及預期。另一個原因是,它們的某些子公司在提供商品和服務方面顯然不如規模更小、更靈活的競爭對手。

新舊商業巨頭有兩大顯著區別

Alphabet、蘋果、Meta和亞馬遜等現代“多角化集團”用成熟企業的利潤補貼較新的業務線,但它們逃脫股價“企業折扣”的一個原因是,它們總體上表現得很好。例如,雲計算領域的領頭羊亞馬遜AWS的利潤可能是其電子商務和零售業務的數倍。而且投資者還在押注,這些業務將繼續快速增長。

投資公司Sparkline Capital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吳凱(音譯)表示,平台型公司的一個特點是,它們利用“網絡效應”,即每增加一個用戶,就有可能帶來比前一個用戶更大的價值。例如,社交網絡就是如此,往往有一種越做越大、贏家通吃的趨勢,因為每個人都想和其他人一樣,他們對廣告商的價值隨着用戶聚合而上升,這是典型的網絡效應。

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也是如此,想想Android(Android)和蘋果iOS的雙頭壟斷,還有亞馬遜之於電商市場。昔日的大公司押注於製造業的規模經濟,所有東西都變得更便宜,你越能從中獲利。現代平台公司利用了互聯網時代獨一無二的東西。吳凱說,這就是“需求側規模經濟”,這是因為平台公司正在利用網絡效應。

傳統企業巨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供給側規模經濟為前提的,在一家公司完全接管和壟斷商品市場之前,規模經濟就已經耗盡潛力,這也是通用汽車從未吞併整個汽車市場的原因之一。但科技公司正在享受的網絡效應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規模經濟,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傳統公司無法實現的。

在當今世界,一個平台每增加一個用戶、開發商、市場賣家和廣告商,就會推動需求側的規模經濟增長,這意味着“科技多角化集團”所處的市場趨向於壟斷或至少是寡頭壟斷。這給了他們巨大的力量和潛在的長期韌性。

新舊“多角化集團”之間的另一個重要區別是,今天的科技集團通常會增加新的業務,這些業務可以直接接入他們的平台,同時佔用我們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去年,微軟收購了《末日》視頻遊戲開發商ZeniMax Media,增加了更多用戶,並鞏固了Xbox的特許經營權,但隨着遊戲向雲端轉移,微軟的雲計算業務也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而雲計算業務是這家軟件巨頭的主要收入來源。

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進軍汽車行業至關重要。汽車,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成為繼手機、個人電腦、電視和可穿戴設備之後,改公司在屏幕上提供服務和應用的下一個熱門領域,而蘋果在這些領域已經做得相當不錯。

綜上所述,“科技多角化集團”的這些特點意味着,它們至少可以和它們的前輩一樣保持持久。通用電氣成立於1892年,直到2005年還是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吳凱表示,平台公司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他說,阻礙它們發展的唯一真正障礙是各國政府的反壟斷行動,這在歐洲和美國愈演愈烈。

不過,除非這些法規對這些科技巨頭的利潤或收購意願產生重大影響,否則對平台經濟研究得到的所有證據都表明,它們只會變得更大。換句話說,亞馬遜、微軟、蘋果和Alphabet可能就像通用電氣在20世紀中葉那樣,當時它已經主導自己所在的行業,但就營收和市值而言,它才剛剛起步。

(0)
上一篇 2021-11-29 16:29
下一篇 2021-11-29 1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