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世界範圍大火頻發,原因竟是動物滅絕?

你可能聽過野火和氣候或者植被種類有關,比如去年引起全世界關注的澳洲大火,就燃燒了長達近7個月,除開人為因素,當地持久的乾旱和炎熱天氣使得許多地區缺少水分,因此一次閃電或一枚煙頭就能引起一場大火。

澳洲野火不斷 8000餘只考拉喪生 網友:直接把一個物種推向瀕危

野火燒進世界遺產 澳洲藍山國家公園現火瀑布

澳洲野火肆虐 澳總理卻堅決不取消跨年煙火秀

而澳大利亞生長較多的桉樹又再一次助長了火勢,由於桉樹許多部位都含有油脂,掉落在地上的可燃物較多,進一步推動了火勢蔓延。

因此這兩種因素都很好理解。但是,還有一種你想不到的原因也與野火有關,那就是食草動物。《科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食草動物的滅絕或曾在世界範圍內點燃了一把又一把的野火。

《科學》:世界範圍大火頻發,原因竟是動物滅絕?

研究的靈感來自於過去對局地食草動物和生態變化的觀察,比如像坦桑尼亞南部的塞倫蓋蒂平原地區生長着大量食草動物,然而它們數量減少時火災發生頻率也會升高。當然,具體的機制也很簡單,食草動物的進食行為會減少可燃物的數量,避免了火災的發生。

這一結論是否能推演到全球範圍呢?過去的大型動物滅絕事件讓研究者擁有了一個絕佳的機會探索這一問題。

5萬年前-6000年前的第四紀生物滅絕事件讓猛獁、大型野牛和古野馬等標誌性的食草動物都消失了。美國耶魯大學與猶他州自然歷史博物館合作,編製了這一時期已滅絕食草動物的種類以及具體的滅絕時間。

數據顯示,南美洲食草動物滅絕的比例是最大的,約83%的種群都消失了。此外,北美洲失去了68%的食草動物,澳大利亞和非洲則分別為44%和22%。

與此同時,研究團隊對161個長草區域的地層木炭記錄進行了統計,這些記錄能反映不同時期生物質的燃燒情況。

通過將兩組時間表進行比較,研究者發現大型食草動物滅絕與火災發生是成正比的,而食草動物滅絕情況越嚴重,火災範圍的增加幅度就更大。比如南美洲和北美洲火災就非常嚴重,而澳大利亞和非洲的草原火災活動幾乎沒有變化。

《科學》:世界範圍大火頻發,原因竟是動物滅絕?

研究指出,這種火災頻發的現象主要和地上的乾草和樹葉等可燃物堆積有關,比如同一時期一些在樹木上覓食的動物(如大型樹獺)也滅絕了,但它們的消失對林區的火災發生幾乎沒有影響。

“大型食草動物滅絕會導致一連串的後果,”新研究的第一作者Allison Karp博士表示,捕獵者系統會因此崩潰,依賴草食動物傳播種子的植物也會連帶消失,甚至還會在全球範圍內引起熊熊大火,“研究這些影響有助於我們了解食草動物是如何塑造生態系統的。”

隨着大型食草動物退出生態圈,頻發的大火直接重塑了草原生態系統,過去耐放牧的草逐漸消失。而適應了新環境的動物也開始崛起,其中就包括家畜一類的物種。

新研究也讓研究者思考食草型家畜的遷徙與野火發生的關係,“如果我們想要對火災進行預測,就必須密切關注這些相互作用,”研究的通訊作者,耶魯大學副教授Carla Staver表示。

(0)
上一篇 2021-11-26 11:18
下一篇 2021-11-26 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