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又一顆巨星隕落。據特拉華大學計算機體系結構與并行系統實驗室官網消息:著名計算機科學家、美國特拉華大學終身教授高光榮已與世長辭,享年76歲。高光榮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獲得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學位的學者,畢生致力於數據流架構領域研究,是該領域的奠基者與開拓者。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2007年,高光榮教授當選 ACM FellowIEEE Fellow

2013年,獲中國計算機學會 (CCF)“ 海外傑出貢獻獎”。

2017年,IEEE計算機學會在第50屆MICRO會議 (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歷史最為悠久的頂級會議)上,將2017年度“ 羅摩克里希納·勞獎”頒發給高光榮教授,以表彰其在“ 指令級并行和數據級并行編譯技術以及微架構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

這個獎項由IEEE計算機學會進行嚴格評選,且每年 只有一位獲獎者。

高光榮也成為 全球第七位中國大陸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

高教授與世長辭的消息,也引起了學界的一陣哀痛。

杜克大學 陳怡然教授在微博上發表了對高教授的悼念: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超級計算機“富岳”項目負責人 松岡聰對高教授的離去表示深深的惋惜: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華中科技大學也發來唁電,深切緬懷高教授: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新中國第一位MIT計算機博士

高光榮教授生於1945年。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1968年,他於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本科畢業。

1980年在華中科技大學讀研期間出國學習,並於1982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

1986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高光榮也成為新中國誕生后 第一位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博士的大陸公派留學生。

1987年開始,高教授在加拿大 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任教,並升任 終身教授

現任美國 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特拉華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和并行系統實驗室的創始人及主導人。

兼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中科院客座研究員兼聯合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致遠學院海外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及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高教授此前培養30餘位博士畢業生,指導博士后25餘位,為學界和工業界都輸送了大量頂尖人才。

其中美團創始人 王興,就是高光榮的學生之一。

2005年,王興獲美國特拉華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讀高光榮的博士,沒讀完就回國創業。

與此同時,高光榮教授還多次擔任計算機領域知名國際會議委員會主席和國際著名期刊編委。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2013年高光榮獲CCF海外傑出貢獻獎

他是 PACT——ACM/IEEE并行架構和編譯技術國際會議的創始成員之一,曾擔任PACT 1994的委員會主席。目前,該會議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該領域內的頂級會議。

2000年,高教授參與了 CASES 嵌入式系統國際會議的創立,該會議目前已成為嵌入式領域內享有盛譽的會議。

此外,高光榮教授還是IEEE/CS Dataflow STC的創始人和主席。並主持了Dataflow STC參與的第一次國際會議——SISA研討會。

數據流體系結構的開拓者

高教授在 高性能計算、數據流模型、計算機體系結構和系統、編譯器技術和運行時系統等領域都有深入研究。

共發表論文300餘篇,Google學術h指數達58。

高光榮教授逝世:新中國首位MIT計算機博士 開創數據流體系結構

其研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對數據流體系結構的創立和發展。

高教授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 數據流思想是對馮·諾依曼結構的一個突破。

單核模式的馮·諾依曼結構就像“單兵作戰”,但是在處理問題複雜性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像“編隊作戰”的多核模式更加實用。

但是如何有效管理、實現整體資源的充分利用,這就需要數據流體系結構了。

高光榮教授表示,數據流體系結構簡單、容易理解,但也非常強大。

並且,高教授認為數據流概念結構和人工智能有着幾乎天然的關係:

“就像人腦一樣,計算機數據流的思想強調并行、不規則計算,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數據流思想或將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帶來 長足的支持。”

事實上,高教授在學術之餘,也一直致力於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實際中去。

其中,IBM Cyclops64超級計算機系統就是應用了高教授的數據流研發成果。

中科睿芯創始人范東睿在美國訪學期間受到高教授數據流思想的熏陶,回國潛心十餘年後創業成功,並在多個產品中應用了高通量流式處理。

(0)
上一篇 2021-09-14 14:46
下一篇 2021-09-14 14: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