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提升製程工藝的最好辦法 就是改名字

芯片製造商所標註的芯片製程數字,可能並不代表真實的製程工藝迭代,它可能只是一種產品命名策略。在購買新款電腦或新款智能手機時,我們一般都會了解產品的硬件配置,其中處理器是關注的重點,而我們對處理器更新換代的基本判斷,除了芯片設計廠商的產品體系命名外,芯片製程工藝也是一項基本的判斷標準。

芯片設計廠商為了讓用戶知道自己推出的是新產品,通常的做法是採用新的產品命名方式,以高通為例,旗艦級的驍龍 855、驍龍 865 和驍龍 888,中高端的驍龍 765G 和驍龍 778G,首字母 8 和 7 代表產品定位,後面兩位數字的遞進代表新款或改進款。讓用戶第一時間感知到產品的變化,從而促進新品銷量。

在芯片製程方面也是類似的情況,每一代芯片製程工藝的突破,一般會直接以製程工藝節點進行命名,也方便用戶直接判斷芯片製程情況。而不同廠商間的製程工藝命名方式可能並不一樣,即使是製程工藝命名一樣,芯片晶體管數也可能並不相近。

英特爾:提升製程工藝的最好辦法 就是改名字

最近,英特爾公布最新的製程工藝路線圖,使用新的製程節點命名體系,拋棄原來的製程節點命名方式,之前的 10nm Enhanced SuperFin 工藝改稱 Intel 7,原來的 7 納米工藝改成 Intel 4,之後的 Intel 3 大幅度改進功率和面積,2024 年的 Intel 20A 應用 RibbonFET 晶體管架構,開啟半導體的埃米時代(需要注意,埃米的符號為 Å,而不是 Intel 20A 所用的英文字母 A,1 納米等於 10 埃米)。

從某種程度上理解,英特爾此次新製程命名體系,算是跟上了台積電和三星的步伐,那英特爾製程改名是何用意?在相同的命名方式下,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間的芯片製程水平又有何差異?

英特爾芯片製程改名原由

英特爾的新製程命名很有意思,並沒有直接在產品名字後面標註製程單位,而是直接以數字結尾,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直接將 Intel 7 聯想成英特爾的 7 納米工藝。

英特爾的做法很巧妙,以 Intel 7 為例,並不直接挑明它是哪一代製程工藝,Intel 7 可看成一項技術節點的代號,基於 FinFET 晶體管優化,相較於 10 納米 SuperFin 工藝每瓦性能提升 10%-15%。這麼做一方面容易讓普通消費者產生聯想,有利於產品宣傳,另一方面是有意引導關注半導體行業的人群,讓他們不再只是關注所謂“製程數字的提升”,轉向關注芯片的性能和技術領域,有意弱化納米單位標識。

英特爾:提升製程工藝的最好辦法 就是改名字

英特爾之所以這麼做,是不想再像之前一樣,因為製程命名方式給消費者帶來一種“低人一等”的產品印象,不利於產品宣傳。英特爾 CEO 帕特・基辛格表示:“英特爾的最新命名體系,是基於我們客戶看重的關鍵技術參數提出的,即性能、功耗和面積”,這段話強調了技術參數指標,但“客戶看重”幾個字也表明英特爾的客戶同樣不希望在芯片製程命名方面吃虧,另外英特爾自己又不想和三星、台積電一樣直接以納米單位來命名,故而弄出了 Intel 7 這樣的特殊命名方式。

熟悉英特爾製程的朋友會知道,相對於其它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在製程工藝命名上相對“嚴謹”一些,哪怕是在 14 納米節點上磕了好幾代,寧可用 14nm++ 這樣的方式命名,也不會輕易更改製程數字。估計英特爾是在產品宣傳上吃虧吃怕了,換了個思路對抗三星和台積電,這裡也有必要提一提芯片製程里的數字遊戲。

芯片製程的數字遊戲

按照摩爾定律的說法,集成電路上可容納晶體管的數量大約每隔 18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換而言之,伴隨着製程工藝的進步,芯片每單位能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會越來越多,使芯片性能越強的同時功耗也越低。隨着製程工藝的不斷推進,越往下推越艱難,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來越久,為了產品宣傳和市場拓展,芯片製造商所標註的芯片製程名稱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並不完全代表真實的芯片製造工藝水平。

時任高通公司首席技術官 Matt Grob 表示:“蘋果 A10 處理器所用的 16 納米工藝,是台積電量產的最尖端工藝(當時),僅相當於英特爾的 20 納米工藝”。英特爾也曾經就表示過,自己的 14 納米可以對標台積電的 10 納米工藝。在 20 納米製程工藝之後,芯片製造商開始對製程工藝數字進行不同程度的“美化”,更先進的製程數字不一定代表更高的性能,同一製程數字的不同芯片,在內在指標上也可以差異明顯。

為了更好的對比不同廠商間的芯片製程工藝,我們可以拋開表面的芯片命名方式,用芯片晶體管密度數據來一探究竟。

從 TechCenturio 整理的行業數據能夠看出,同樣是在 14 納米製程節點,英特爾的晶體管密度為 43.5,而三星為 32.5,英特爾和三星都宣稱自己是 14 納米工藝,但在晶體管密度上二者差異明顯。

英特爾:提升製程工藝的最好辦法 就是改名字

在 10 納米上,英特爾的晶體管密度達到 100.8(即每平方毫米 1.008 億晶體管),遠遠超越台積電和三星的晶體管密度。台積電在推出 7 納米工藝時(晶體管密度 96.5)才接近英特爾 10 納米的晶體管密度,之後台積電在 7 納米改進版(7nm+)工藝上引入 EUV 光刻機,憑藉 115.8 的晶體管密度實現對英特爾 10 納米的最終反超。

英特爾:提升製程工藝的最好辦法 就是改名字

“美化”過後的製程工藝數字,我們很難僅憑表面的製程工藝數字來判定它們的真實水平,若將它們放回自己的產品發展體系中進行縱向對比,如台積電 16 納米、10 納米和 7 納米工藝,的確又能看到製程迭代的進步,只不過拿其它廠商的製程工藝進行橫向比較時,才能發現其中的端倪。

芯片製造商們之所以一個接一個的玩“數字遊戲”,主要是希望在製程工藝命名上跟上友商,在產品宣發和銷售時不至於陷入被動的局面,讓採購芯片的廠商更好的宣傳,讓消費者體驗到芯片製程換新的感覺。

廠商們的這一招不可謂不高,對於換新速度越來越快的智能手機來說,如何讓消費者感受到這是一款新產品顯得十分重要。英特爾未來還要給高通代工芯片,現在先期布局製程工藝命名方式,培育消費者的認知理念,既有利於後期為代工高通,也有利於自己的產品宣發。

結語

高端芯片製造是當前准入門檻最高的行業之一,目前能夠達到 10 納米技術水平的廠商並不多,僅有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許多原來的芯片製造商,有的卡在某個技術節點上無法突破而選擇放棄,有的專註於自己的領域沒有繼續突破,而有的因為一些不穩定因素沒辦法獲取關鍵資源或配件,還在積極尋找突破的方法。

回到問題的核心,我們真的都喜歡“美化”的芯片製程數字嗎?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的確希望看到更多新東西,但當我們拿到具體的產品時,可能伴隨着希望的破滅,應用上新製程工藝后的芯片,最終沒有發揮出我們所期待的水平,這些就是“美化”過後的現實。對於整個芯片製造行業而言,過度的芯片命名遊戲,不利於廠商間的良性競爭,最終受害的是芯片製造商、芯片採購商和廣大消費者。

此次英特爾採用的新製程節點命名方式,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既然原有的芯片製程命名方式影響到自己的發展,行業內的主要玩家又都採取了類似策略,自己只能在保持一定限度的情況下加入他們。

(0)
上一篇 2021-07-28 21:05
下一篇 2021-07-28 2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