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組 不裁員” 華為海思的未來

在經歷美國四輪制裁令之後,海思進入了“至暗時刻”。據Strategy Analytics
報告,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處理器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1%,達到68億美元。但與市場發展趨勢截然不同的是,受到制裁影響,華為海思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8%,相應的,2021年第一季度海思營收額只有3.8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7%

“不重組 不裁員” 華為海思的未來

你很難相信,這樣一家擁有輝煌發展史的公司會置於如此黑暗的日子。畢竟在這之前,華為海思在全球手機處理器市場的收入份額曾一度接近第一的位置,甚至在部分季度還超過了美國的高通。

不過即便如此,華為仍然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海思不會進行任何重組或裁員。

“不重組 不裁員”

海思是一家成立於 2004 年的無晶圓廠類半導體公司,一直在為華為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開發芯片,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開發商之一。

海思半導體產品線覆蓋領域可以分為五大類:1、手機Soc,2、連接類芯片(基帶芯片,基站芯片等),3、服務器芯片,4、AI芯片,5、其他芯片。

主要產品系列包括麒麟系列手機SOC芯片,巴龍系列5G基帶,天罡系列5G基站,鯤鵬服務器芯片,昇騰AI芯片,凌霄IoT芯片等。

如果追溯這家成立於2004年的半導體公司,你會驚訝於其驚人的成長速度:據了解,2019年第一季度,海思銷售額達到17.55億美元,其半導體銷售額排名從全球第25位躍升至11位;2020年第一季度,海思銷售額達26.7億美元,排名再升一位,躋身前十行列。

受益於持續的高強度研發和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海思在2020年上半年佔據國內智能手機、安防、電視等多個領域芯片市場份額首位。

業界人士認為,如果沒有意外,海思將用十幾年的時間就走完其他巨頭幾十年才能抵達的路。

可惜世上總是沒有如果。2020年,在制裁之下,台積電不再為海思提供代工,而中芯國際的工藝也達不到海思麒麟芯片的要求,海思高端芯片線徹底被擱置。

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 供應鏈安全室主任 張金穎接受TechWeb採訪時表示,華為海思的芯片設計能力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IC設計和驗證技術組合方面積累深厚,海思的芯片製造主要外包給台積電,美國實體清單禁令生效后,其先進製程芯片代工受到一定影響。

直至現在,這樣的形勢也沒有好轉。許多人開始擔心跌下神壇的海思下一步該何去何從,而這樣的疑惑,也許海思內部的員工也曾有過。

但是讓大家可以鬆一口氣的是,據日經亞洲報道,華為董事陳黎芳表示,華為內部仍在開發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元件,海思不會重組和裁員。

維持海思需要付出代價

雖然業界放下了對於海思是否存在的擔心,但華為仍然需要提一口氣。

有數據統計,截止至2020年,海思員工超過7000人。可以想像,對於一個7000多人的芯片設計公司,如果所設計的芯片無法製造,那麼就意味着海思將難以通過銷售芯片來獲得營收。面臨巨大的虧損,華為基本上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才能維持海思的基本運行。

對此,陳黎芳表示,雖然維持這一部分將是一個沉重的財務負擔,不過華為是私人控股,不受外部勢力影響,其管理層已明確將保留海思。

其實一直以來,華為海思都是華為公司百分之百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按華為海思內部某領導的說法,華為就是海思,海思就是華為。因此,對於華為不顧一切留住的做法也不難理解。

即使艱難 但仍具價值

當然,除了情懷,海思的存在也有其意義和價值。從目前華為多位高管明確表態來看,華為並不會停止對海思半導體的芯片設計研發,華為海思只要有希望就決不放棄。

陳黎芳強調,其他國家正在努力推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升級,這將有助於海思獲得不依賴美國技術的新供應鏈合作夥伴,預計幾年後華為芯片能夠重見天日。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也在 HAS 2021 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表示,海思在華為是芯片設計部門,不是盈利的公司,對它沒有盈利的訴求。現在是養着這支隊伍,繼續向前,只要我們養得起。這支隊伍可以不斷研究、開發,為未來做準備。

在這個涅槃的過程中,海思要儘可能保留核心團隊,時刻緊跟先進工藝。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張金穎指出,目前,華為海思已經在半導體多個環節有所布局,在製造環節正在準備自建芯片生產線;在封測環節,與長電科技共同突破先進封裝難點;在基礎軟件環節,已經具有長期的積累,實現了EDA等多款基礎軟件自給。此外華為正在加緊3nm高端芯片設計研發,也在致力於通過系統性的優化,利用現有成熟製程,來實現整體性能的提升。

(0)
上一篇 2021-06-20 16:22
下一篇 2021-06-20 1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