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EM工程師打造可依賴太陽能運行的低功耗AI片上系統

近年來,人工智能(AI)技術已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比如通過機器的振動來預測使用壽命、檢測患者的心臟活動、以及在視頻監控系統中融入面部識別功能。不過此類 AI 系統的痛點,就是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來運算、或者依賴通向雲端的網絡連接來輔助計算。對於注重數據安全和隱私防護的客戶來說,這也極大地限制了 AI 的應用場景。

1.jpg

好消息是,CESM 工程師們,剛剛提出了一個新穎的解決方案 —— 讓 AI 運算能夠在基於微型電池(或光伏發電板)的本地小尺寸裝置上運行。

這套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方案,能夠將數據留在本地完成(而無需上傳到雲端)。更棒的是,該系統採用了完全模塊化的設計,且能夠針對需要實時信號 / 圖像處理的任何應用進行定製 —— 尤其在涉及敏感數據時。

據悉,CESM 研究團隊將在今年 6 月於京東舉辦的 2021 VLSI 電路研討會上展示現有的裝置,上面的集成電路能夠執行複雜的 AI 操作,比如面部 / 語音 / 手勢識別,以及心臟監測。

0.jpg

CSEM 的 AI 片上系統(SoC)還另了全新的信號處理架構,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運行時的功率。

板載帶有自研 RISC-V 處理器的 ASIC 芯片,以及兩個緊密耦合的機器學習加速器 —— 其中一個用於面部檢測,另一個則專註於分類。

在二叉決策樹(BDT)引擎的加持下,它可用於執行簡單的任務,但不能開展識別操作。

2.jpg

CESM 片上系統研究主管 Stéphane Emery 表示:“以面部識別應用為例,系統中的第一組加速器會回答初步的問題,即圖像中是否有人?如有檢出,則他們的面部是否清晰可見?”

此外在語音識別案例中,第一個加速器可用於確定是否存在噪音、以及該噪聲是否與人聲匹配,但它並不能分辨出特定的聲音或單詞,此時基於卷積神經網絡(CNN)引擎的第二組加速器能夠派上用場。

它能夠執行更加複雜的任務,比如識別人物面孔的特徵、以及檢測特定的單詞,但相應的能耗也更高。

通過兩者的相輔相成,可最終降低整套系統的功率需求,畢竟大多數時候都只有第一組加速器在運行。

AI System-on-Chip Runs on Solar Power(via)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工程師們還提升了加速器本身的性能,使之能夠適用於基於時間信號 / 圖像處理的任何應用。

Stéphane Emery 補充道:“無論何種應用,我們的系統都以基本相同的方式來運作,所以只需重新配置卷積神經網絡引擎的對應層”。

顯然,CSEM 的這項創新,為配備可獨立運行一年多的 AI 硬件設計敞開了新的大門,同時極大降低了此類設備的安裝和維護成本,尤其是部署到那些難以更換電池的地方。

(0)
上一篇 2021-06-17 19:04
下一篇 2021-06-17 1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