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出品:虎嗅科技組

作者:丸都山 編輯 | 陳伊凡

原標題:《數字人能活幾集?》

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 AI工具生成。

儘管商業路徑屢受質疑,但藉著元宇宙的東風,虛擬數字人產業的火爆絲毫未減。

有觀點認為,虛擬數字人是伴隨元宇宙的概念起來的,但其實數字人的概念比元宇宙出現的時間更早。

早在2007年,日本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就藉助“初音未來”這一角色在年輕人心中打入“虛擬偶像”的烙印。儘管“元宇宙”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發布的科幻小說《雪崩》,但直到2021年,社交軟件巨頭Facebook更名為“Meta”后,元宇宙才開始真正走入大眾視野。

作為時下互聯網產業最熱門的商業符號,元宇宙的誕生讓數字人產業再獲新生,這個賽道的投融資在元宇宙概念出來之後,着實“火”了一把。根據第三方諮詢機構億歐智庫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內虛擬數字人賽道投融資金額已超過去年,達到24.9億元。

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數據來源:億歐智庫

儘管行業蒸蒸日上,但如果以2007年為虛擬數字人的元年,發展至今,虛擬數字人一直懸而未決的問題是,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如何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現在看來,元宇宙目前還無法為虛擬數字人提供穩定的繁育土壤。

元宇宙之於數字人行業,更多可能只是一種噱頭,數字人產業真正要紮根,還是應該走向實際應用場景,走通一條可持續的商業路徑。

數字人,不只是虛擬偶像

數字人存在兩種形態,一種是完全根據算法和渲染在虛擬空間中創造出數字形象,這種數字人與自然人之間並不存在身份的關聯性,這就是一種完全意義上的“數字人”,純粹的AI產物,比如央視的虛擬數字人主播“小C”。

另一種就是根據自然人創建數字分身,就像電影《頭號玩家》中的,人戴着智能穿戴設備,通過一個虛擬的自己,在虛擬世界中活動。

依照元宇宙概念的創作者史蒂芬森的構想,數字分身是進入元宇宙世界的前提條件,但以目前的行業技術水平來看,創建數字分身仍非易事。

據行業專家介紹,目前行業內的動作捕捉系統已經完成了兩次迭代,從最早藉助標記點反射位置信息的光學動作捕捉,到後來需要佩戴陀螺儀的慣性捕捉,再到現在不需要佩戴任何設備的視覺動作捕捉。儘管動捕的技術在不斷更新,但還沒有任何一項技術能夠為創建數字分身提供必要的實時渲染,也就是說,現在的技術還無法實現動作捕捉和成像的完全同步。

如果數字分身這條路走不通,那麼完全虛擬的數字人呢?

在不具備數字分身的屬性時,“虛擬數字人”更加強調IP屬性,也更加依賴配套團隊在後期的內容持續性輸出和運營。

比如燃麥科技創造的超寫實數字人AYAYI,在2021年5月首次亮相小紅書後,相關帖就收到300多萬次的閱讀,並收穫了超過4萬名粉絲。相較於傳統的虛擬數字人,技術難度較高的AYAYI無論是膚質,還是微表情都做到逼近自然人的真實感。

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AYAYI的“證件照”,圖片來源:燃麥科技

如果按照創業公司的常規劇本,AYAYI的故事可能也就止步於此。因為在此之前,AYAYI僅是創建了一個IP,缺少商業化的成功案例,商業路徑難以為繼。

但在去年9月,燃麥科技得到了阿里巴巴的青睞,AYAYI宣布“入職”阿里,並成為天貓超級品牌日的數字主理人。自此之後,AYAYI的商業化之路被徹底打開,擔任BOSE的首席消噪體驗官;與保時捷聯手拍攝時尚大片。

無論是哪種合作,AYAYI的應用場景仍以品牌代言為核心,這與時下元宇宙宣傳的“新型數字生活空間”幾乎毫無關聯,但它的成功給創業公司做了次很好的示範。

如果沒有大廠的支持,創業公司需要自己探索出一條內容持續輸出的路徑。比如今年在劇本殺行業中“破圈”的錢意科技,作為一家以內容為導向的公司,錢意科技的產品集中在數字人短劇和AR劇本殺兩大板塊。

“我們公司有個規定是,每人每周必須要玩一次劇本殺,這個是計入KPI的。”彭梓清補充道,“但同事們基本每周都是超額完成任務。”

錢意科技市場部總經理彭梓清向虎嗅表示,由於公司的兩位創始人曾長期深耕於影視和數字化行業,因此公司成立之初便選擇了數字人短劇作為切入點。不同於一般業內公司,錢意科技在建模師、算法師等研發人員之外,還有一群參與日常內容創作的編劇、導演,以及劇本殺作者。

包括給員工布置下“玩劇本殺”這種外界看來奇怪的指標,為的就是能夠在內部形成批量化的創意輸出。

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1001劇本殺品牌,圖片來源:錢意科技

利用數字人IP賦予劇本殺內容,再通過數字人短劇在視頻平台精準營銷,截至目前,錢意科技的AR劇本殺已經覆蓋全國200餘家線下門店。

李未可科技,則在一開始就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數字人IP,並在之後不斷強化。2021年10月,@李未可在抖音發布第一條視頻,正式出現在大眾視野,不同於此前業內發布的偏向於時尚、美妝的虛擬數字人,李未可這個虛擬形象具有明顯的科幻色彩。

在談及這一名稱的由來時,李未可科技品牌負責人李恬表示,最初,他們對這個數字人的設定是正在崛起的女性人工智能,因此命名為Lady Awaken,中文音譯,李未可。

這家位於杭州的公司早在正式成立之前,就完成了對李未可的外觀及人設的打磨。

按照公司創始人茹憶的設想,李未可需要承擔的是品牌溝通媒介、品牌符號和交互媒介三個任務。在李恬看來,數字人與類似抖音的強勢流量媒介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引導用戶去認識品牌。

紮根傳統行業,尋找痛點

一些創業公司更加紮根,進入似乎看起來與數字人毫無關聯的傳統行業。

今年9月,安踏和百度攜手時尚產業鏈3D數字化服務平台Style3D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上演繹了一場“虛擬走秀”,為百度虛擬走秀提供技術支持的Style3D,作為業內少數專註於數字服裝領域的公司,具備從面料數字化到3D服裝建模,再到3D服裝應用的全鏈路數字化轉型方案。

在創始人兼CEO劉郴看來,未來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將是個必然的趨勢。劉郴還記得,幾年前他們做這件事時,還沒有元宇宙的概念。數字人在傳統服裝上的應用,是一個隱形的痛點。在他觀察看來,服裝的屬性在數字世界里會起到同樣的作用。未來數字服裝會作為構建數字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為百度的知名IP希加加“穿上衣服”,Style3D得以在數字人行業中走紅。

虛擬數字人如何協調成本與運營,走出一條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圖片來源:ANTA

將技術與傳統服裝行業結合,既要有程序員,也要有傳統服裝行業的從業人員,這樣交叉學科的團隊配置,在如今的數字人行業中並不多見。

“同時具備這兩方面知識的人是很難存在,但我們依靠團隊解決了這個問題。”劉郴說。他們的團隊中有服裝設計師、也有程序員、算法類研發人員,通過產品經理和研發人員,把行業的know-how提煉出來,進行拆分,然後通過代碼實現。

“如果(數字人)不能提升某一方面效率,那麼最終可能只是困於小眾圈層。”劉郴表示。

啟元世界選擇的,是從遊戲行業出發,延申到其他領域。這家成立於2017年的通用型人工智能公司過去長期為遊戲行業提供解決方案,通過大規模深度學習為遊戲中的AI玩家打造認知決策大腦。

2020年6月,啟元星際AI 2:0 擊敗中國星際職業冠軍級選手,自此一戰成名。

從應用場景來看,啟元世界的產品在遊戲中可適用於在線陪玩、生態填充、智能託管、自動化測試等。這些場景與服務型數字人在生態位上有着較高的重合性。因此,最近兩年啟元世界開始打磨數字人及智能NPC角色。

與行業內的大多數字人公司不同的是,出身於AI行業的啟元世界在底層技術上有着較為深厚的積累,因此在數字人產品的開發上,他們的定位也十分超前。

公司創始人袁泉向虎嗅表示,公司現階段主要從事AI Being(超自然虛擬人)的開發,這類數字人可以在AI驅動下具備感知、表達、行動、對話等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交互能力。

“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談到線上社交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的活動,但在下一個網絡技術變革到來前,以AI驅動的數字人可能會帶來一種全新的社交體驗——人機社交。”

當然,這種具備完全認知決策能力的數字人在現階段還無法實現,按照袁泉的測算,未來五年在這方面將取得突破性進展。

走通商業模式,還差幾步?

雖然在資本市場,數字人行業的投融資進度在今年大幅加快,但產業內難以形成可持續性收入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很多時候,當下的數字人產品更像是“一竿子買賣”。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高居不下的成本。以內容端為例,李恬向虎嗅透露,目前在行業中,相對精良的數字人短片的報價大概在每秒鐘10000-15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可能會勸退大多數公司。

製作數字人短片的錢意科技也表示,就效果而言,公司打造的超寫實數字人短劇完全可以實現“以假亂真”,但客戶更想知道的是“效果”與“成本”之間的平衡點。說白了就是,值不值得他們花那麼多錢體驗。

同時,高昂的成本也遏制了部分場景的落地。比如在電商行業中,這原本可能是虛擬數字人最佳的應用場景,但目前行業內負責線上帶貨的數字人基本以“中之人”為主,即由穿戴設備的真人操控的虛擬數字人,雖然符合要求的“中之人”從業群體無法與國內龐大的電商群體相匹配,但在成本的考量下,大部分電商仍是青睞於後者。

一些折中的方法是,數字人也會以數字資產的方式沉澱下來,使復用的成本降低。例如虛擬走秀,儘管在成本上要高於真實走秀,但場景、數字人、數字服裝這些都可以被重複使用,劉郴認為,當一場虛擬活動完成數字化的資產沉澱以後,其成本將會比真實世界的活動更低。

不過,就目前看來,數字資產復用的意義十分有限,因為大部分公司可能根本不具備對數字資產運營的能力。

在採訪時,筆者曾對幾家公司問過同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數字人走入大眾視野十五年後,大多數人記住的還是只有“初音未來”這個角色?許多公司的回答都是日本有着更加成熟的娛樂產業生態。

但他們沒有說的是,相較於配套的產業生態,國內企業在數字人IP運營上的欠缺,可能才是真正的問題。

就像此前爆火的虛擬偶像團體“A-Soul”,就曾因“推流中斷”、“直播休眠”等事件屢屢翻車。要知道,A-Soul背後的樂華娛樂已經算是業內經驗最豐富的數字人公司。

除了成本和運營問題,百度數字人機器人業務負責人李士岩認為,當前國內數字人產業鏈各個節點相對割裂,不能高效協同,導致數字人在製作和調優上存在較高壁壘。

正如本文中提到的幾家公司,大多都是聚焦於數字人製作或內容生產上的單一一環。

有些互聯網大廠致力於打造“全鏈路數字人產業”,如百度智能雲曦靈平台,能夠提供包括數字人形象定製、人設管理再到內容創作、業務編排的在內多種解決方案。但除了下游的客戶外,僅有極少數的數字人創業公司能夠搭上互聯網大廠的這趟列車。

如何解決成本及產業鏈協調問題,仍然是當前數字人公司需要克服的挑戰。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8445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10-27 10:46
下一篇 2022-10-27 11: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