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高級副總裁陶大程:三五年後元宇宙技術會質變,未來整個世界都將成體驗終端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澎湃新聞記者 范佳來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元宇宙(Metaverse)”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

元宇宙起源於科幻文學,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概念,已成為全球互聯網公司全力角逐的新“藍海”。在國內,除了騰訊、阿里、百度外,科技巨頭京東也有屬於自己的元宇宙布局。作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企業,它描繪出的元宇宙藍圖,更多與實體經濟相結合。 

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陶大程是京東“產業元宇宙”的提出者和構建者。他曾擔任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卓越訪問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大師講席教授、悉尼大學數字科學研究所顧問及首席科學家,是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學領域國際知名學者。2021年,他正式從學界加入京東,擔任探索研究院院長。 

9月3日,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他談到了自己對元宇宙的暢想,希望通過構建元宇宙供應鏈降低實體經濟參與數字經濟的門檻,幫助實體經濟完成數實融合的商業轉型,創造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元宇宙目前還是前沿探索技術,目前還沒有大規模使用。”陶大程坦言。“除了遊戲、娛樂、虛擬NFT等場景,我們認為元宇宙更大的價值體現在產業上,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全息人機交互和精準的數字重建、數字仿真,對整個產業界都會有極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依託元宇宙鏈接產業上下游,構建數實融合的供應鏈,也能夠幫助實體經濟實現盈利能力的提升。”

元宇宙核心技術:數字孿生和全息人機交互

澎湃新聞:和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京東提出了“產業元宇宙”的概念。“產業元宇宙”概念和人們通常談到的“元宇宙”概念有什麼區別?

陶大程:大概是去年上半年,元宇宙在國內正式興起。我們從國內外研報中看到元宇宙發展的兩大理解:第一種是入口側由實向虛,構建一個數字世界,把社交、生產等活動搬進數字世界裡面去,比如Facebook認為元宇宙是全真互聯網,是VR產品和平台。 

第二種是出口側由虛向實,例如寶馬和英偉達構建工業元宇宙,用數字孿生技術對產線和製造工藝進行仿真優化,縮減現實世界中的調優試錯環節,在實踐中產量得到巨大提升,可以看作實體經濟數字化、信息化能力又一次重要技術升級。 

在我看來,產業元宇宙與元宇宙最大的區別就是探討問題的範疇不同,前面兩種理解都是將元宇宙等同於某一類產品技術,而產業元宇宙是在從商業模式轉型、產業變革的角度出發,探討元宇宙將如何與產業結合,以及元宇宙改變數字經濟形態、賦能實體經濟的路徑。 

京東的定位是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除了遊戲、娛樂、虛擬NFT等場景,我認為元宇宙更大的價值體現在產業上,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全息人機交互和精準的數字重建、數字仿真,對整個產業界都會有極大效率提升。產業元宇宙本質是數字平台把流量開放出來,通過提供全鏈路的智能供應鏈服務幫助實體經濟完成數實融合的商業模式轉型,從根本上提升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 

澎湃新聞:現在元宇宙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技術還屬於比較初步的階段。你覺得元宇宙在實際落地中最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是什麼?

陶大程:具體的技術難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是數字孿生和數字仿真,圍繞這個說法有很多名詞,實際就是在數字世界里重建物理世界。第二塊是全息人機交互,因為無論是在虛擬還是現實世界,終究都是圍繞人來建設,人類總是要和世界交互。這兩塊核心技術如果能突破的話,可能具有顛覆性,但至於具體怎麼突破,還有大量的技術研究正在推動。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元宇宙的出現會引起人工智能範式的改變。當前的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學習範式,絕大部分成果來自於有監督、無監督、半監督、自監督等學習範式,可以理解為是“靜態”的,在預先設定好的數據集上進行學習。 

然而元宇宙使我們有可能基於強化學習、元學習(Meta-Learning)等“動態”的學習範式,通過與環境的交互“自主”地進行學習。強化學習之前受限於虛擬環境的建模的複雜度、成本和性能,只能在圍棋、遊戲等少數行業應用。但是未來元宇宙場景的逐漸豐富,也將為強化學習取得突破和大規模應用奠定數據基礎。 

京東高級副總裁陶大程:三五年後元宇宙技術會質變,未來整個世界都將成體驗終端

2022年6月15日在韓國首爾元宇宙博覽會上拍攝的一款全息顯示器。 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在元宇宙基礎研究上,國內外差距不大

澎湃新聞:你覺得多少年後我們可能看到元宇宙產品的實際落地?

陶大程:“元宇宙”的帽子很大,我們一定會落到某個具體領域去做。對於元宇宙,我們是全力擁抱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未來願景,但是技術的路徑要根植於基礎理論研究,從理論突破、到技術創新、到應用落地,一步步走。從時間來判斷,或許以天來計算,我們會覺得每天的變化都很小。但是假以時日,在三到五年後,你就會發現元宇宙的技術會發生質變,體驗將和現在完全不同。 

澎湃新聞:就元宇宙這個領域,Meta、英偉達、微軟都在全力研發,你怎麼看待國內外互聯網公司的競爭?

陶大程:其實在我的觀察中,在元宇宙或是人工智能領域,國內外的發展各自有側重點和特色,但在真正的產品上未來到底誰會領先,角逐現在才剛剛開始。 

我自己曾經在高校做過長期的研究。由於學術研究面向更久遠的未來,喜好帶有一定顛覆性的創新,通過布局前瞻性技術為企業構建未來競爭的技術壁壘。但是前瞻性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一般不能得到及時的驗證。因此相比較而言,我更看着實際應用,不是快速投入商業化,而是看重其持續發展和核心優勢,這也是一個學科或領域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京東高級副總裁陶大程:三五年後元宇宙技術會質變,未來整個世界都將成體驗終端

2022年9月1日,在服貿會首鋼園區,參觀者在元宇宙體驗展館內體驗一款互動遊戲。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整個世界都是元宇宙的“體驗終端”

澎湃新聞:作為京東的探索研究院院長,你未來將如何持續“探索”元宇宙,有沒有新計劃可以披露?

陶大程:對於產業元宇宙建設路徑規劃,我有三個核心觀點。第一點是要建設去中心化的數字進程,需要構建超級自動化技術支撐海量設備生態,同時以人工智能生產內容(AIGC)技術為核心,構建智能內容製作、智能內容分發、智能內容運營的全鏈路解決方案。 

在硬件層面,元宇宙時代的入口是多端形態的。例如AR眼鏡就是一種全場景、全時段的使用設備,是把數字世界疊加在現實世界上,這就造成了元宇宙時代“萬物皆入口”的多端生態。簡單地說,未來凡是有二維碼、電子顯示屏的設備、各種物聯網傳感器智能設備,甚至是柔性織物,都需要具備智能交互能力、搭載元宇宙解決方案。 

第二個觀點是數字服務泛在化,需要我們以人工智能生產內容AIGC技術為核心,構建個性化3D內容生產、可環境感知的搜推算法、強化學習和繼續學習等處理動態環境的人工智能技術。

第三個觀點是實體經濟數實融生的生產、優化範式革新。通過超級深度學習、模型降階的仿真技術,我們可以創造一個高精度的數字孿生場景,把現實世界中的問題映射進元宇宙中,在元宇宙中仿真尋找解決方案,再把最優解部署回現實世界,從而減少物理世界的調優與試錯等環節,實現研發周期縮短、創新能力提高等效果。

澎湃新聞:你期待元宇宙未來的最終形態是怎樣的?《頭號玩家》中的場景是否是你理想中的形態? 

陶大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覺得,通過在真實世界上疊加數字世界,打通虛實界限,未來將不存在“屏幕”的概念,現實世界中的每個個體都是智能的、整個世界都是元宇宙的“體驗終端”。元宇宙將成為實體經濟的發現工具、效率工具和創新工具,讓我們對現實世界有更強的認識能力和改造能力。

我希望元宇宙是技術驅動的。對於人工智能技術,我們希望能夠從基礎理論出發,在模型降階仿真引擎、可信人工智能、超級深度學習、超級自動化、人工智能生產內容(AIGC)等技術方面發力,用技術創新加速元宇宙與產業的結合。

通過人工智能生產內容(AIGC)技術降低內容製作分發門檻,降低實體經濟參與數字經濟、元宇宙的門檻,數字平台把流量開放出來,幫助實體經濟完成數實融合的商業模式轉型,從根本上提升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加速實體經濟、原產地經濟和個體品牌崛起。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77529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2-09-05 10:19
下一篇 2022-09-05 11: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