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X邊賺圖譜:Web3.0的世界中,遠不止於P2E

註:本文出自Collaborative Fund,列舉了X-to-Earn的不同可能性並進行了解析。律動BlockBeats將全文進行了翻譯。原文作者為Stephen McKeon,是Collab+Currency的合伙人之一。

人,只要在做功,就在產生價值,但做功的差異導致了價值轉化率的不同。任何價值都能夠變現,只是變現率參差不齊。協議,將做功輸入、價值輸出進行統一化,這大大減少了摩擦並提高了轉化率。

前一段時間,Axie Infinity 的爆火讓邊玩邊賺(Play-to-Earn)模式廣受討論,菲律賓人們從中受益匪淺。然而玩並不是唯一能夠賺錢的方式,在 Web3.0 的世界中,資源協調網絡或許能夠讓一切皆能賺錢成為可能。

「有一天你可能會為一份協議工作。」

這是我在加密經濟課程結束時對我學生所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在我 2017 年的剛任教這門課程時和學生們說過同樣的話,當時在他們大多數人看來這十分不可理喻,但時至今日再次說出這句話,可能就沒什麼人那樣認為了。

加密經濟已經開始改變我們未來工作的點點滴滴。它們正將我們娛樂、學習、組織活動、社交以及發明創造的方式與收入和所有權緊密結合起來。這也就意味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發生着變化,遠遠不止工作這一個領域了。

我還有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形成這種新協調形式的各個要素,但在本篇中,我想重點介紹在加密經濟背景下,前瞻性應用是如何將勞動轉化為收入的。

經濟學家 Jensen 和 Meckling 曾在 45 年前寫過一篇著名文章,其中提到:

| 我們應該意識到,大部分組織只不過是法律擬制,是人與人之間一系列契約關係的樞紐。

這類「樞紐」,可以是企業、有限責任公司、非營利組織或者政府,它們需要協調所有合約,特別是能夠在合約條款範圍內,提高個人之間資源流動的可操作性。

在加密經濟里,智能合約樞紐中的資源流動是由代碼強制執行的,而不是通過法律層面上的中間人。也就是說,人們現在可以在沒有法律擬制擔任協調者的情況下,合力形成複雜的合約關係。這對於團體組織來說則意味着,規則正在發生改變。

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DAO)是形成智能合約樞紐的機制之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成員間的共享金庫,其中資金的支付方式由硬編碼規則來管理。就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彙集資源達成任意數量的目標一樣,DAO 也可以無限量的用於集體訴求。我想用一家投資俱樂部的例子來對比一下這兩種組織形式。

假設有 50 個朋友決定要共享他們的棒球卡收藏,於是成立了一個有限責任公司,開了一個銀行賬戶,每人存入 100 美元,並在 eBay 上購買棒球卡。以下是這些操作中每一項的準備和保障工作:

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先要起草一份經營合同,收集所有 50 名成員的簽名。之後向州政府支付備案費用,在實際運營中還需要每年提交年度報告。

開設銀行賬戶:需要額外的文書工作,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指定一位大家都認可的銀行賬戶持有者。

存入資金:如果成員分佈在多個國家,他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一些摩擦,這時就需要有人來從中調和,讓存入資金能夠協調一致。

購入資產:成員需要相信銀行賬戶持有者會遵守共識,同時他們也需制定內部控制措施來對資產進行監督和嚴格管控。

但是當公司有 1000 人時,問題就會變得更為複雜。這時如果想要建立對有限責任公司這種組織形式的信任並及時裁決爭端時,就需要依靠法律了。

Flamingo DAO 是一個由 64 名收藏家組成的團體,我也是成員之一。將其與上述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我們是通過 DAO 來彙集資源,藉此建立 NFT 的共享收藏。以下是其準備與保障工作的具體情況:

成立 DAO:我們需要一個帶有複製功能的軟件,相關工具也正在開發,比如 Tribute DAO,一旦成功,這類工具可以讓輕而易舉地成立一個 DAO。同時,成立 DAO 也不需要備案費,因為它只在雲中儲存,所有活動在鏈上實時可見,因此也不需要提交年報。

開設銀行賬戶:並不需要,因為 DAO 智能合約本身就可以用作數字錢包了。

存入資金:我們需要向 DAO 智能合約發送 ETH,我只花了 30 秒就完成了。這麼快是因為在智能合約硬編碼規則下,我並不擔心資產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被支付出去。

購入資產:我們使用個人數字錢包簽名在鏈上投票,並就購買內容達成共識。一旦購買完成,資產將由 DAO 智能合約持有,也就不可能被誰卷跑了。所以說,雖然大部分 Flamingo 成員在該 DAO 成立時互相併不認識,但這卻構不成任何問題。

這種投資型 DAO 僅僅只是一個例子,DAO 還可以用來協調多種數字環境中的幾乎任何活動,其影響範圍可能還會逐漸擴展到現實世界。如今一些 DAO 扮演着非營利組織和社區發展基金組織的角色,也稱為資助型 DAO。除了這種類型外,還有協議型 DAO,它們可以操作去中心化金融應用。同時,還有引領新聞產業和信息傳播未來的媒體型 DAO,能夠發揮社交網絡經濟價值的社交型 DAO,以及從事多種工作,讓我無法窮盡其能的服務型 DAO。DAO 在現在,抑或將來,都會是我在下文提到的諸多應用的組織形式。

相比於傳統組織形式,DAO 至少有三個顯著優勢。(i) 資本形成快速 (ii) 投票環節公開透明、易於執行,以及最重要的,(iii) DAO 降低了共有資產的受信要求。

但同時我也必須指出的是,DAO 並非沒有挑戰,去中心化治理依然困難重重,搭便車和大股東問題仍然存在。我在下文「邊參與邊賺錢」(Participate to Earn)部分會談到這些問題。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智能合約讓我們不用再依賴於彼此之間的信任,但這也意味着我們需要完全依賴於代碼了。不過針對這一問題,我們不僅有經過實戰檢驗的代碼可以解決,還有一支超級程序員隊伍在暗中協助。這些人並不會成為我們的困擾,相反,他們還會提供給我們幫助。像 Samczsun、Immunofi、IntoTheBlock 這樣的白帽加密黑客正扮演着哨兵的角色,在有人攻擊代碼漏洞之前將其修復。他們不僅能得到聲譽資本這種非金錢補償,也能獲得 bug 賞金這種金錢獎勵。任何程序員,無論能力高低,都能加入這支隊伍,不需要提交身份證明或個人簡歷,從他們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未來的工作會成為什麼樣子。

Aaron Wright 的期刊文章和 Coopahtroopa 在 Mirror 上發布的帖子對 DAO 做了極為深入的研究,同時,如果你想進一步探究 DAO,他們也提供了該領域其他文章供你參考。

幾種 [X]-to-earn 模式盤點

眾所周知,資本和勞動力是兩大生產中的關鍵要素,在加密經濟中,資本或勞動力投入都可以取得收益。

我們對通過資本掙錢 (Capital-to-Earn) 的模式並不陌生,因為自比特幣首發之日起,它就已經誕生了。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 PoW 協議中,任何人都可以將資本部署在硬件和電力上,用以挖掘區塊,取得收益。

另外,在 Solana 和 Avalanche 這樣的 PoS 協議中,任何人都可以將資本部署到原生資產上,並將其抵押來獲取收益。

近期來看,人們在流動性挖礦上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通過將資本部署到貸款協議或去中心化交易場所中來賺錢。

一直以來,這幾種方式是人們在加密經濟中獲取收益的最主要來源,並且我認為,它們在未來還將得到進一步發展。比如說,上述質押資產取得收益的方式就很有可能在將來成為全世界固定收益證券中的最大門類,但這也是后話了。

我今天主要想介紹一下通過勞動力掙錢(Labor-to-Earn)的模型,它能夠最大化利用這些新的協調機制,將人力轉化為資本,效果更加誘人。這一模式前所未有的讓更多的人獲得了賺錢機會,體現了經濟賦權民主化的卓越發展。

我先提前透露一下,Collab+Currency 投資了我下面提到的許多項目,所以我的立場並非毫無偏頗,相反,我們其實很有目的性。因為我們堅信,人際交往在未來將由這些經濟推動,而且我們的投資就是在促成這一未來。

邊玩邊賺(Play-to-Earn)

今年邊玩邊賺遊戲風靡一時,Axie Infinity 就是其中之一。這種新型遊戲類型不僅在遊戲市場十分火熱,在整個加密經濟中也同樣很受歡迎。

這款遊戲最大的特點就是玩家對於遊戲的所有權,包括遊戲領地(Lunacia),遊戲角色(Axies),甚至包括遊戲當中創造出的新角色(也叫做繁殖),以及遊戲中的貨幣(SPL 和 AXS)。與其說這是一個遊戲,不如說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經濟模式。

邊X邊賺圖譜:Web3.0的世界中,遠不止於P2E

玩家通過遊戲賺取遊戲幣的模式已經存在多年,然而,和以往遊戲貨幣不同的是,Axie 中的遊戲貨幣可以真正兌換為現實里的法幣。不過當然,能賺多少還是要看你的遊戲技巧和投入時間,對於頂尖級選手來說,每天大概能賺幾百美元。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這一遊戲甚至成為了首選的賺錢方式。

但你可能會問,賺的這些錢從何而來?對於這一問題我想說,其他收入都是怎樣產生的呢?

答案就是,它們來自於資本和勞動力投入的經濟活動之中。

用一個不是加密世界里的故事來舉例:假設我買了一頭奶牛和一頭公牛。我付出勞動給奶牛擠奶,並出售牛奶來賺取收入。之後,我可以培育出更多的牛,這些小牛犢就是我新創造出的價值。如果有人想來買我的小牛用來產奶或繁育,我就可以把它們賣出去,賺取資本和勞動力投資的回報。雖然這只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但 Axies 的機制其實和它大致相同,只不過在遊戲中情況變成了,資本是你購買的角色,而所付出的勞動是你邊玩遊戲邊從遊戲經濟中賺取 SLP 的過程,而且你也可以用這些 SLP 來創造更多價值。所以說,SLP 的價值體現在它是培育角色所付出的必要投入,而培育角色的價值則體現在它創造出了可出售的商品。

另外,我們還需要搞清楚,在這種模式下,遊戲中的各類資產是獨立於遊戲而存在的。也就是說,遊戲資產被玩家所擁有,而不是這款遊戲的開發者,其他遊戲的開發者也可以用這些遊戲資產搭建自己的遊戲。這也就意味着,有一天我的 Axies 可能在其他各類遊戲里出現,原有的 Axies 玩法也會得到進一步的升級與拓展。

在 Axie 這類遊戲用戶規模不斷增長的背景下,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在這類遊戲深受人們喜愛的同時,它們卻不用比堡壘之夜這樣的遊戲有趣,就能吸引到新的用戶,對於用戶來說它們只要比上班有意思就足夠了。也正因如此,這類遊戲很容易就能被大眾接受,用戶數量也自然就能實現飛速增長了。

Axie 日活躍用戶最近突破了 170 萬大關,對於一款基於加密貨幣的遊戲來說,這一規模已經十分龐大了。然而,如果把該數字放到潛在市場當中,就微不足道了,因為除了那些互聯網普及率超過 50% 的國家以外,還有整整 19 億互聯網用戶生活在其他一些國家,過着每天工資低於 20 美元的生活,他們都可以是我們的潛在用戶。

這場通過遊戲賺錢的革命尚處於起步階段,它將在新興市場和前沿市場的未來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且,隨着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這場革命也將獲得更多發展空間。

如果你想了解關於這種模式的更多內容,我推薦你去看一下 Packy McCormick 所做的研究,他在當中全面且深入的分析了這一問題。

邊學邊賺(Learn-to-Earn)

一直以來,付費學習都是獲取知識的主流模式。這種模式下,教育成本是由學生、納稅人和捐助者來承擔的。即便對於技能學習來說也不例外,比如說,要想獲得微軟產品使用資質,需要向其繳納費用。

RabbitHole 網站正在顛覆這種模式,使通過學習賺錢成為可能。平台協議會發布一系列任務,並給予完成這些任務的新用戶以獎勵。

這有點類似於 Adobe 公司為了讓你學習如何使用 Photoshop,而分給你幾支股票。然而,那些平台屬於網絡,而非這種中心化的軟件開發商。

雖然這類網站正因使用人數的增多而越發有價值,但我們還應認識到,潛在用戶還在努力學習如何使用這些網站。所以,如果能給予這些潛在用戶以獎勵,鼓勵他們學會使用網站,那麼對兩邊來說將是雙贏。因為不僅網站可以因此獲得更多用戶,提升自身價值,用戶也能藉此機會學得新的技能,並獲得協議的所有權。

除了這種學習如何使用協議而獲得的直接報酬外,你還可以在鏈上建立個人簡歷。由於所有鏈上活動都公開可見,因此你在何時何地的任何行為均會有所記錄,它們都可以作為你簡歷內容的直接證明。Rabbithole 會將這些活動經歷換算為經驗值(XP),它們決定了你在 RabbitHole 中的「等級」。

邊X邊賺圖譜:Web3.0的世界中,遠不止於P2E

在面試上一個實習生之前,我讓他把鏈上錢包地址發給我,這樣我就可以提前查看他的鏈上簡歷,以此決定是否再叫他本人來參加面試了。下次我也許就可以直接問面試者的 RabbitHole 等級,不用再看他的簡歷了。

邊創作邊賺(Create-to-Earn)

在創作者看來,數字資產也能享有產權對於他們來說具有歷史性的意義。這意味着。新的文藝復興時代即將到來,人們有能力通過創作來獲取收入的盛況又將得以重現。

有一則軼事恰好反映了數字創作的迅猛發展。2020 年 9 月,在我和德里克寫到「你正在忽視加密藝術」的時候,還沒有一個加密藝術家的作品銷售額能超過 10 萬美元。不過我們當時就預測:「百萬身價數字藝術家的時代即將來臨」。

短短六個月的時間之後,Beeple 的作品就以 6900 萬美元在佳士得拍出。如今,百萬級別的拍賣早已司空見慣,Art Blocks 策展區每一件新發布的作品都能讓藝術家成為百萬富翁,將來說不準還會出現億萬富翁級別的數字藝術家。

同樣的事情也正在其他領域上演,音樂、攝影、寫作等類型的創意數字作品也將收穫更多關注。只要你能創作出令人喜愛的數字作品,依靠加密經濟謀生就是完全可行的。

此外,許多這些平台都不設置任何許可,意味着你可以隨時開始創作。比如說,你現在完全可以在 Audius 中添加或者上傳音樂曲目、製作歌單。這些作品一旦獲得了關注,你就能得到 AUDIO 代幣獎勵。我和德里克曾寫過幾篇該領域的深入研究文章,除了上面那篇關於加密藝術的文章以外,你還可以看看關於 Audius 和基於區塊鏈生成的媒體這兩篇文章。

邊判斷邊賺(Judge-to-Earn)

這種掙錢方式利用的是硬信息與軟信息之間的差異。硬信息是客觀可量化的,比如,紐約尼克斯隊比賽的最終得分情況就屬於硬信息。硬信息的處理是由預言機傳遞給智能合約來完成的。當然,我們需要相信數據源,但之後將硬信息與智能合約整合是相對容易的。

然而,軟信息就需要我們的判斷了,這類信息是定性而不是定量的。拿某人在 Discord 頻道上的參與情況來舉例的話,發帖數量就屬於硬信息,而這些帖子能否為對話增加價值就屬於軟信息了。

隨着各類組織不斷向智能合約樞紐轉化,我們將需要把軟信息引入到合約環境當中。像「最大努力」這樣的話術在合約中很是常見,同時也本質上屬於軟信息,但這類信息由誰評判尚不明確。

「主觀預言機」的出現將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去中心化的協議,人人都能對信息進行判斷,並得到相應的回報。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還能建立個人聲譽,直接影響他們的收入與賺錢機會。維基百科已經為我們證明,僅僅只是為了提高聲譽,人們都願意付出努力、參與判斷並進行策展,如果再有經濟激勵措施的話,那人們將更加樂此不疲。

通過判斷賺錢的幾種操作方式與應用場景:

(i) 去中心化的司法裁決:在 UMA、Aragon Court 和 Kleros 中可以看到該領域的早期成果。

(ii) 主觀評價:Upshot 正在研究 NFT 價值評估的同行預測模型。

(iii) 策展:SuperRare 和 JPG 正在研究加密藝術的去中心化策展。不僅如此,看到去中心化策劃擴展到像新聞產業這樣利用主觀機制來篩選優劣的領域,我也並不驚訝了。

(iv) 信貸:一直以來,銀行都是信貸決策的最終權威,信貸風控專員通過整合借款人的硬性與軟性信息來做出貸款決定。DeFi 已經解決了抵押貸款市場的問題,但抵押不足的貸款仍然是一大難題。我們還需研究出鏈上措施來對還款概率進行評估,同時這些措施還需對貸款違約起到威懾作用。雖然有些措施可以自動完成,但我們也有望看到去中心化信貸風控專員的數量不斷增長,資本持有者們也將給予這些人整合潛在借款人軟性信息的權力。智能合約仍將保留資產支配權,這樣一來,這些 DeFi 信貸風控專員就無權管轄資產,並且能在貸款支付中獲取分成,但同時這也意味着他們受制於貸款違約風險。

過參與邊賺

我們將以多種方式參與到去中心化的組織當中,並能得到相應補償,同時,社區管理者、治理者、監管者、運營者以及開發者也將加入進來。與其和上級商量工資,你可以通過治理過程直接向社區申請代幣撥款。

治理過程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還需搞清諸多問題。所以我想重申的是,去中心化治理並不簡單,甚至困難重重。大多數組織中的治理結構都是採用代表制,比如公司董事會、學校董事會或國會都屬於這一模式。這些治理結構在多年前創建時,理論上還不能在所有議題上都協調好投票相關事宜,而加密貨幣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人們現在可以利用數字錢包簡單快速地參與投票。

然而,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協調問題,還涉及到知情參與的成本問題。公民並不想參與每一項國會法案的投票,股東大多也不想研究和權衡每一項董事會決議。因此,我們會選出一部分人來擔任我們的代表,希望讓他們來承擔知情成本,並給予他們以補償。但是,這也促生出了代理問題,從而使最終結果達不到我們的預期。

加密治理的出現有可能顛覆選舉與固定任期等傳統觀念,轉而採用動態代理的方式來進行。也就是說,我既可以將投票權交予我認為能夠代表我自身利益的一位代表,也可以隨時將該權力奪回,或者重新交給另一個人。從邏輯上講,這種做法在加密貨幣網絡中完全可行,而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然而其能否緩解代理問題還有待考量。

這些代表或協議政治家將成為通過參與賺錢這種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如何給予他們補償仍需進一步的探討。

目前對於他們的補償依然不夠明確,比如,A16z 就曾表示,他們能提供的補償只有費用報銷。在擔任代表期間所積累的聲譽資本如果能在日後為他們帶來收入的話,那麼也算是不錯的補償了。和政治委任一樣,他們在任期間的直接收入會比卸任后掙的錢要少。

但我個人認為,他們不應只獲得聲譽資本上的補償,協議還應採用直接手段給予他們回報,也就是治理挖礦,一種類似於支付給驗證節點或流動性提供者等網絡參與者的補償。與此同時,這些模式的發展剛剛起步,激勵措施也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但一旦它們得到大規模使用的話,很有可能成為人們通過參與賺錢的源源動力。

本文鏈接:https://www.8btc.com/article/6688334

轉載請註明文章出處

(0)
上一篇 2021-09-21 14:15
下一篇 2021-09-21 14: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