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過熱過冷天氣都會加大心臟病患者死亡幾率

在對近 230 萬歐洲人的分析中發現,寒冷天氣心臟病死亡之間存在有害關聯,尤其是在貧困社區。最新研究在 2022 年 ESC 大會上發表。而炎熱的天氣也讓更多的心臟病患者死於心臟病和中風。

wedp2mvo.webp

這項研究的作者、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斯特凡·艾格沃爾(Stefan Agewall)教授表示氣候變化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但也導致某些地區出現極端寒冷。 2003 年夏天,由於強烈的熱浪,整個歐洲超過 70000 人死亡。寒冷的天氣也導致過多的死亡和住院。

以前關於熱和冷對心血管影響的研究主要使用匯總數據,例如城市的每日死亡人數。不過,EXHAUSTION 使用個體數據,使我們能夠識別脆弱的亞群以進行保護性干預,從而提高對未來天氣事件的抵禦能力

該研究分析了從 1994 年至 2010 年間在意大利、德國、英國、挪威和瑞典進行的五項隊列研究的 228 萬成年人。平均年齡從 49.7 歲到 71.7 歲不等,女性比例從 36.0% 到 54.5%,包括基線時患有和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參與者。通過死亡和疾病登記以及後續調查收集了死亡率和新發疾病的數據。參與者家庭住址的每日平均氣溫是從當地氣象站收集的,或者使用氣象站的溫度數據建模來估計。

分析了所有參與者和具有特定特徵的亞組的溫度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之間的關係。使用了時間分層的病例交叉研究設計,對於每個參與者,科學家們將一周中發生不良事件的當天(例如星期一)的溫度與一周中沒有發生不良事件的同一天的溫度進行比較(例如,所有剩餘的星期一)在同一個月內。使用同一個月內的參與者內部比較消除了參與者特徵和時間趨勢的潛在混雜影響。

該分析揭示了心血管疾病和特別是缺血性心臟病的總體死亡風險增加,以及與寒冷天氣相關的新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溫度下降大約 10°C (18°F),從 5°C 到 -5°C(41°F 到 23°F),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19%(相對風險 [RR ] 1.19;95% 置信區間 [CI] 1.04–1.36)和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的可能性增加 22%(RR 1.22;95% CI 1.07–1.38)。從 2°C 到 -9°C(36°F 到 16°F)溫度下降約 11°C(20°F),新發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4%(RR 1.04) ; 95% CI: 1.01–1.08)。

熱量與整個研究人群的有害影響無關。然而,溫度從 15°C 上升到 24°C(27°F 到 43°F)與 25%(RR 1.25;95% CI 1.12–1.39)和 30%(RR 1.30;95% CI 1.10–1.53)相關) 基線時患有心臟病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

1. EXHAUSTION was presented by Dr. Siqi Zhang from Helmholtz Munich during the session Latest scienc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on Friday, August 26.

2.“Death
toll exceeded 70,000 in Europe during the summer of 2003” by Jean-Marie
Robine, Siu Lan K. Cheung, Sophie Le Roy, Herman Van Oyen, Clare
Griffiths, Jean-Pierre Michel and François Richard Herrmann, 31 December
2007, Comptes Rendus Biologies.
DOI: 10.1016/j.crvi.2007.12.001

3.“Mortality
risk attributable to high and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 multicountry
observational study” by Dr Antonio Gasparrini, PhD; Yuming Guo, PhD;
Prof Masahiro Hashizume, PhD; Eric Lavigne, PhD; Antonella Zanobetti,
PhD; Prof Joel Schwartz, PhD; Aurelio Tobias, PhD; Prof Shilu Tong, PhD;
Joacim Rocklöv, PhD; Prof Bertil Forsberg, PhD; Michela Leone, MS;
Manuela De Sario, MS; Prof Michelle L Bell, PhD; Yue-Liang Leon Guo, MD;
Chang-fu Wu, PhD; Prof Haidong Kan, PhD; Prof Seung-Muk Yi, PhD;
Micheline de Sousa Zanotti Stagliorio Coelho, PhD; Prof Paulo Hilario
Nascimento Saldiva, PhD; Prof YASUShi Honda, PhD; Prof Ho Kim, PhD and
Prof Ben Armstrong, PhD, 20 May 2015,

(0)
上一篇 2022-08-31 08:28
下一篇 2022-08-31 08: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