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植入一根電子神經,原本 已失去行動能力的小鼠竟直接 踢起了球。這事兒如今真真發表在了Nature子刊《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研究團隊由知名華裔科學家鮑哲南領銜。並且這麼一根人造“神經”,就像真正的神經一樣,是通過向器官傳遞生物神經信號來發揮作用的。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論文的另一位通訊作者Tae-Woo Lee表示:

這是通過生物模擬電子神經向生物器官傳遞神經信號的 第一次

而鮑哲南則更加直接地指出其中潛力:為更友好、更實用的可穿戴神經假肢提供了理論基石。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用人工神經讓患鼠恢復自主運動

實際上,使用功能性電刺激,來幫助因神經損傷失去運動能力的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在臨床上已不鮮見。

問題在於,傳統的神經康復設備離日常使用着實還有些距離。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圖源:Neural Prosthetics: A Review of Empirical vs. Systems Engineering Strategies

一方面,傳統設備通常依賴於外接計算機,功耗比較大且生物相容性差。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強度恆定的電脈衝來刺激身體,可能會導致肌肉劇烈收縮,給人造成不適感。

而如果在刺激開始和停止的階段採用電壓斜坡,則需要額外的函數發生器,導致設備更加笨重。

於是,首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把目光投向了人工神經。

具體而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 可拉伸的神經形態傳出神經(SNEN)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SNEN可以繞過受損神經,通過軟性神經接口和可拉伸電子系統重新引導電生理信號,併發送給肌肉,起到替代受損神經功能的作用。

在結構上,SNEN以有機半導體納米線作為人工突觸,以碳納米管 (CNT) 應變傳感器作為人工肌肉主軸。

也就是說,研究人員們構建了一個“人工本體感受器”來向電子神經提供實時反饋,而無需藉助外部計算機的力量。

人體中的本體感受器位於運動器官感覺神經末梢,能夠將運動產生的刺激信號轉化為神經衝動傳入中樞神經系統,以穩定身體姿態、調節身體運動。

仿生輸入動作電位 (AP) 信號會被輸入到人工本體感受器上,然後轉移至突觸晶體管。

碳納米管應變傳感器檢測肌肉應變並調節人工本體感受器的輸出電壓。

此後,模擬反饋控制的突觸前電壓脈衝會被施加到人工突觸晶體管的柵極上,由此產生突觸後放電輸出信號,刺激小鼠腿部肌肉。

這樣一來,就像真正的神經一樣,這些人造神經可以釋放出強度逐漸升高/降低的電信號。

另外,該裝置的功耗僅為傳統微處理器系統的1/150。

實驗結果顯示,被植入這套人工神經的癱瘓小鼠,成功恢復了腿部運動:在跑步機上實現了走和跑的動作。

並且如開頭展示的那樣,研究人員還把踢球也安排上了。

通訊作者Tae-Woo Lee表示:

這項研究在克服神經損傷的工程實踐上,採用了神經形態學、而非生物醫學技術。

這為改善那些患有相關疾病的人們的生活質量,開闢了一條新路。

研究團隊

這項研究來自斯坦福大學鮑哲南教授和首爾大學Tae-Woo Lee教授帶領的國際團隊。

鮑哲南是知名華裔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現任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她在有機電子材料和器件領域的建樹享譽全球,被公認為印刷有機電子和仿生有機電子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Tae-Woo Lee現任首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化學與生物工程系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學客座教授。

植入「電子神經」,癱瘓小鼠也能踢球,鮑哲南團隊成果登Nature子刊

(0)
上一篇 2022-08-19 16:33
下一篇 2022-08-19 17: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