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小行星撞擊產生了地球上罕見的鑽石材料

小行星撞擊通常被視為災難性事件,這並不完全令人震驚,因為大約6500萬年前的一次撞擊使恐龍從地球上消失。除了破壞之外,小行星撞擊現場的極端溫度和壓力條件也創造了像鑽石這樣的新材料。倫敦大學學院專家們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小行星的撞擊也能引發類似鑽石的材料的形成,並具有意想不到的物理和化學特性。

Barringer_Crater_2015_024.jpg

這些發現出現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詳細介紹了對源自Canyon Diablo鐵隕石的名為藍絲黛爾石(lonsdaleite)的礦物的高級分析。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已經知道藍絲黛爾石的六邊形幾何形狀是它與普通鑽石的立方體幾何形狀不同的地方,但是一項新的分析顯示,有關的礦物也有“類似石墨烯的夾層”。而由於這裡發生了兩種類型的晶體生長,這一種屬於被稱為二灰石的礦物類別。

輝石的性質賦予了它以前未曾遇到過的光譜特徵。在朗斯代爾石樣本中觀察到的獨特結構被認為是創造除了具有電可塑性之外還具有極高硬度的材料的一個途徑,這意味着它們的特性可以根據任何特定應用的要求進行調整。科學家們還希望,對鑽石-石墨複合結構的深入分析將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在小行星撞擊現場產生的極端溫度和壓力條件。

754px-Canyon_Diablo_meteorite_(26186838044).jpg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先進的材料“可能會帶來新的應用,從磨料和電子產品到納米醫學和激光技術”。回到藍絲黛爾石–它是以著名晶體學家 Kathleen Lonsdale命名的–2016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提到,劇烈的隕石和小行星碰撞可以通過石墨的自發壓縮導致鑽石和藍絲黛爾石的合成。該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流星撞擊地點周圍經常發現藍絲黛爾石晶體。

作為上述研究的一部分,科學家們設法在實驗室中使用高功率的激光束製造出藍絲黛爾石,模仿撞擊事件所產生的條件。俄羅斯的鑽石坑–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區之一–也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它造成了一個大小約為60英里的坑。在該事件中產生的巨大壓力和熱量使石墨片在距離碰撞地點約8英里的地方變成了鑽石。

然而,鑽石不僅僅是在撞擊地點產生的,它們也在撞擊物本身的深處被發現。據美國宇航局(NASA)稱,對薩特磨坊隕石的電子顯微鏡分析顯示,在其基質中發現了大型鑽石。另一項發表在PNAS上的來自2020年的研究提到,當小行星–在其早期–與對方或小行星碰撞時,也會形成鑽石。說到極端的情況,Cancri 55e行星被認為主要由鑽石構成。

(0)
上一篇 2022-07-20 10:50
下一篇 2022-07-20 10: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