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蓮走紅:一種對平民市場經濟的期待

在這個“雪糕刺客”被議論紛紛的夏天,只賣冰塊的雪蓮,卻悄然走紅。每包五毛錢的雪糕品牌“雪蓮”,被網友親切地稱為“雪糕護衛”。當“雪糕刺客”戳到大眾痛點、成為網絡熱詞時,“平平無奇”的雪蓮卻被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爭相“表揚”,雪蓮倒是成了雪糕中的“清流”。

雪蓮走紅:一種對平民市場經濟的期待

雪蓮樸素的外包裝。圖/雪蓮官方社交平台

某外賣平台數據顯示,7月以來,雪蓮的銷量環比上月同期暴漲199%。雪蓮忽然受到網友在各大社交媒體的力挺,是因其低價、薄利的特色契合了人們對夏日冷飲、雪糕的消費心理——僅僅是祛個涼而已,何必整那麼多套路?而這背後更是反映了人們對平民市場經濟的擁抱與期待。

這種消費心理,跟雪糕主流市場的變化不無關係。近幾年,雪糕似乎從單純的夏日解暑“神器”,轉變為社交“神器”。旅遊景點的同款文創雪糕打卡、朋友圈曬特色雪糕,成為不少年輕人生活中的“雪糕新玩法”。商家也為了塑造品牌形象,打廣告、拍視頻、做文案。

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後當然都是消費者買單,一個個“雪糕刺客”讓消費者買雪糕的雙手都變得小心翼翼。在此情況下,依舊堅持不打廣告的、只賣5毛錢的雪蓮雪糕,似乎就與潮流“格格不入”了。

但正是這種“格格不入”的雪糕,反倒撞在了網友的心坎上。當高價雪糕試圖重新定義雪糕市場時,將雪蓮稱作“雪糕護衛”的呼聲,就是一種“玩梗式”抵制。這恰恰也是平民市場經濟的一種體現。

平民市場經濟,體現了對大眾消費者的友善。當便利店的冰櫃里,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高價雪糕時,人們對於基礎款雪糕的需求不會就此消失。相關平台數據顯示,20-35歲的年輕人貢獻了超過七成的平價雪糕銷量。而與雪蓮同時走紅的,還有一批老牌雪糕。陪伴幾代上海人長大的光明冰磚,在外賣平台銷量環比上漲88%。而承載東北人童年記憶的紅寶石東北大板,銷量環比上漲80%。

雪蓮走紅:一種對平民市場經濟的期待

網友對雪蓮的評價。圖/社交平台截圖

人們對每包五毛錢雪蓮的在意和力挺,體現出來的是對平價雪糕越來越少的擔憂。某種程度上這反映的正是人們消費心理的變化,即讓雪糕、冷飲回歸本來的生存路徑:比拼口感、味道與性價比。這正是平民市場經濟的內在邏輯。消費者正在以“用腳投票”的方式,捍衛自己吃平價雪糕的權利。

無論是雪蓮,光明冰磚還是東北大板,平價雪糕的此次回潮,其實體現了市場經濟的多元取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本來就應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有高端供給也有平價產品空間,行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而平民市場經濟,也是一種實用價值觀在經濟上的回歸與體現,無論什麼品牌的雪糕,必會因接地氣、符合市場和大眾的需求而“根深葉茂”。

撰稿/新京報評論員 遲道華

(0)
上一篇 2022-07-08 17:29
下一篇 2022-07-08 17: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