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病毒又雙叒叕變異了。雖然國外的病毒變化,不會馬上會影響到中國。但看到這些消息,總有種胸悶無力感。人類用盡全力,怎麼敵人越打越厲害了呢?病毒這麼聰明,我們還能頂得住嗎?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圖片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

不是一變異就超強

而是只有超強的變異才能被識別到

新冠疫情兩年多,我們也記住了很多希臘字母和英文簡寫。從早期的阿爾法、德爾塔,再到現在的 BA.2.12.1,好像每次注意到這些病毒變化,都有“更強”“超強”的字眼。

這可不是新冠病毒在主動求新求變。病毒是隨機無序變異的,強者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搶到更多感染人體的機會。更多的病毒變異感染不到人,只能泯然眾毒矣。就算偶然間被人類檢測發現,也很快消失在長河中。

少數機緣巧合變化的幸運兒能成為世界的主流新冠病毒,成為媒體報道的主角。

新冠病毒先後經歷過阿爾法、德爾塔、奧密克戎 BA.1、奧密克戎 BA.2 的主流期。今天在絕大多數國家還是 BA.2 佔優,不過從趨勢來看,確實有3種新的“更強變異株”慢慢出現。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圖片來源:covariants

圖片中的 21K 是奧密克戎原始毒株 BA.1,21 L 是 BA.2。22A 是 BA.4,22B 是 BA.5,22C 就是今天新聞的主角 BA.2.12.1。它們都是奧密克戎基礎上的新變異。

BA.2.12.1 主要集中於美國,BA.4 和 BA.5 則主要分佈於南非。雖然能看到增長趨勢,但未來它們3個會不會取代 BA.2 成為全球領先的變異株,目前還無法確定。

網傳的“傳染性高 30%”不太準確

BA.4,BA.5,BA.2.12.1,這 3 個新變異株在局部地區的流行,說明它們的確有強大之處,不然不會取代原來的變異株。

以 BA.2.12.1(紅色條柱)為例,過去的幾周,它在美國一直蠶食着原本是 BA.2 的勢力範圍,馬上就要達到感染半數佔比了。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圖片來源:CDC

我們可以用相對增長率(RDR)這個概念表述 BA.2.12.1 的增長。在這段時間裡,不同的統計認為 BA.2.12.1 相較於 BA.2 的 RDR 是25%~38%不等。這可能就是熱搜里 30%的出處。

嚴格說,這並不是 BA.2.12.1 的傳染性高了30%。只是在目前的美國環境下,BA.2.12.1 最終的傳播結果比原來的 BA.2 快了大約30%。正因為 BA.2.12.1 傳播更快,所以才慢慢成為了病毒主流。

實際傳播更快不等於傳染性更強,因為除了傳染性本身,人類免疫、管控政策的不同也會影響實際的傳播能力。

病毒的傳染性通常用 R0 值(基本傳染數)來表述。指的是在全無防護的情況下,1個感染病毒的人能傳染給多少個人。這是赤裸裸的傳染性比拼,在完全一致的環境下比賽。

新冠疫情早期,人類沒有任何免疫防護能力,只有管控物理隔離政策的少許影響,所以能成為主流的變異基本都是傳染性強的。R0 值分別是原始毒株1.4~3.8,阿爾法4~5,德爾塔5.1,奧密克戎7……

奧密克戎之後,傳染性就不能直接等於傳播能力了。因為世界變了。

強大的免疫逃逸才是快傳播關鍵

從奧密克戎時期前後,世界主要國家的新冠疫苗接種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相當於建立了一層主動免疫。

更重要的變化是,奧密克戎基本擊穿了各國的防護,從原來的一部分人感染新冠,變成了幾乎普遍感染了一輪。儘管統計數字展示出來的是全球新增數億感染,但更多的未檢測和抗原檢測后未上報,造成了大量統計缺失,根據估計,美國有2/3的人都經歷過了感染。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預估美國各年齡段真實新冠感染率 圖片來源:Nature

在美國等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有了對新冠病毒,或者說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株的被動全民免疫。

在這個基礎上,再想打敗同類贏得競爭,變異株的最強能力已經不再是內生的傳染性,而是免疫逃逸能力。只有能更好地打敗疫苗主動保護過,又在病毒感染中經過歷練的人類免疫,新變異株才能“贏”。

BA.2.12.1、BA.4、BA.5 是因為更厲害的免疫逃逸能力,才開始替代 BA.2 和原始奧密克戎,有望成為世界主流。它們真實的傳染性,也就是 R0,現在還不清楚。

在說明三者的免疫逃逸能力方面,中國學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謝曉亮院士團隊已經在預印本平台上傳了一篇關於新變異株逃避免疫的翔實研究,預計將發表在 Cell。該研究證實奧密克戎病毒可以變異特異性逃避原毒株帶來的免疫,同時也能逃避來自於三針疫苗接種的免疫防護。逃避免疫的關鍵是 L452 突變。BA.2.12.1 是 L452Q、BA.4/BA.5 是 L452R。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引流新冠主流的變異,也仍然會是免疫逃避強者。

新變異對世界是好?是壞?

剛剛經歷了一輪奧密克戎的全民洗禮,又有了逃避免疫的新變異,似乎這個世界不會好了。

並非完全如此。

現在的變異,看起來頻繁出現,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被人類捏在手心的,屬於“已預測的變異”。

致力於病毒傳播進化研究的 Trevor Bedford 博士在一系列對新冠病毒的預測中,已經大致給出了這種的變化模式,在真實世界中逐漸獲得驗證。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圖片來源:Trevor Bedford 4月7日公開的推測

雖然新冠病毒變異多種多樣,但畢竟它的結構有限。在不斷的隨機嘗試下,奧密克戎的出現,已經把突變發揮到了新的高度,難以再玩兒出大花樣來。

或者說新冠病毒已經找到了最適應人類社會的生存模式。短期內(Trevor Bedford 預測奧密克戎的流行期會是1年半到10年半)不會出現那些我們擔心的不可控突變,不至於有致病性的明顯波動,而只是一些逃避免疫的微調。也就是奧密克戎之後,下一個會被希臘字母命名的大變異不會輕易來了。

這些微調雖然也讓人類有些被動,但不至於嚴重影響社會,變成了各種人類與 BA.xxxxxx 的穩定攻防。

從最近1個月美國和南非的數字也能看出端倪,在新變異株的影響下,新感染人數又增加了,並且有很多是重複感染。但是住院和死亡人數並沒有隨之明顯上漲。

超強新冠變異株再度襲來,還有完沒完了?

2020年3月至今的美國新冠住院人數曲線 圖片來源:Twitter @Eric Topol

當然,即便是微調,這些免疫逃逸也給我們的疫苗研髮帶來了重大困擾。

從現在這種快速變異來看,幾個月前為奧密克戎特殊上馬的奧密克戎特種疫苗恐怕難以發揮作用了,快速的變化讓任何特種疫苗都成了明日黃花。

要更好地增加疫苗主動免疫,目前實行的多支疫苗強化接種,可能取得的效果更好(針對原始毒株研發的疫苗反而更能對抗各種奧密克戎突變)。未來也應該有更優化的多階疫苗,或者全新的能跨越所有變異的疫苗出現。

中國怎麼辦?

世界很多國家,已經歷過奧密克戎過境,在慘痛的損失之後建立起了被動免疫。而中國只有少部分地區的一部分人有了這種被動免疫,未來能依靠的還是疫苗保護。

現在上海等地對抗的是 BA.2,未來可能會有 BA.2.12.1 進來,以及其他可能的新變異。如果我們的嚴防擋不住病毒,以現在有限的疫苗保護,很有可能迎來一次病例海嘯。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 Nature Medicine 上的一篇奧密克戎在中國流行的建模文章測算,新冠會導致醫療系統崩潰,住院人數、ICU 入住人數和死亡人數大幅增加。其中,ICU 需求峰值會是目前 ICU 數量的15.6倍,死亡人數總計約有155萬,其中77%是沒有接種疫苗的人。

如果增加老年人群疫苗覆蓋率(為當前符合條件者接種現有供應的疫苗,包括全程接種與加強針接種),能夠將住院人數下降33.8%、ICU 入住人數降低54.1%、死亡人數降低60.8%。

我們很難短期內快速提高 ICU 的救治能力,為了保障了155萬條生命,最關鍵的就是繼續推動疫苗接種。

更多的疫苗供應、更先進的疫苗接種方式、更豐富的疫苗種類,切實提高了全民的疫苗接種率,才能有更充足的底氣迎接未來可能的變化,取得抗疫的又一次勝利。

(0)
上一篇 2022-05-12 12:30
下一篇 2022-05-12 12: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