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應該一天吃三頓飯嗎?

北京時間4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一日三餐其實是個相當現代的理念。那麼,我們一天究竟吃幾餐才是最有益於健康的呢?大多數人每天都吃三頓飯,現代生活也是圍繞這種餐飲習慣設計的。

1600px-Breakfast_in_Australia;_bacon_and_fried_eggs_on_toast.jpg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工作中會留出午餐時間,晚飯則用來開展社交活動、或者與親朋好友相聚。但這真的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coffee-1574906287HgT.jpg

如果操作得當,將一天中的進食量限定在幾個小時之內對身體是有益的。

在討論用餐頻率之前,先來看看科學家建議哪些時間段不應進餐吧。

有一種名叫間歇性斷食的進食方式,要求將一天內的所有食物集中在八小時內攝入。加州索爾克生物研究所臨床研究員艾米麗·馬諾吉安指出,每天給身體留出至少12小時的“空窗期”可以讓我們的消化系統休息一下。

威斯康辛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羅莎琳·安德森也對限制能量攝入的益處開展了研究。限制卡路里攝入與降低體內炎症水平有關。“從這方面來看,每天規定一段‘禁食期’對身體是有益的。”安德森指出,“進食可以改變身體狀態,提高受損組織的修復能力,還有助於清理錯誤摺疊的蛋白質。”而錯誤摺疊的蛋白質與一系列疾病之間都有關聯性。

安德森指出,間歇性斷食更符合人體的進化結果,可以讓身體好好休息一下,從而使身體更容易儲存食物、更好地獲取所需熱量,同時還能啟動體內多餘能量清理機制。

意大利帕多瓦大學鍛煉與體育科學教授安東尼奧·帕歐里指出,斷食還能改善人體的血糖反應(即飯後血糖升高的現象),血糖升高得越少,體內蓄積的脂肪就越少。

“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早點吃晚飯、延長進食空窗期可以對身體造成一系列積極影響。”

帕歐里還補充道,細胞最好維持較低的血糖水平,避免糖化反應,即葡萄糖與蛋白質相連、形成一種名叫“糖化終產物”的化合物。這種物質容易導致體內炎症,還會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Screenshot_2022-04-20 midnight-snack-4632887_1280 webp(WEBP 圖像,1280x854 像素) — 縮放 (73%).png

豐盛的夜宵會影響體內血糖水平。

但如果間歇性斷食是一種健康的進食方式,我們一天究竟可以吃幾頓飯呢?

有些專家認為,每天最好只吃一頓飯。康奈爾大學人類生態學學院教授戴維·列維茨基就是其之一。“有大量數據顯示,看到食物或食物的照片會促進食慾;食物在你面前出現得越頻繁,你當天吃的東西就越多。”

這是由於在冰箱和超市出現之前,人類一旦有東西可吃、就會抓緊進食。食物歷史學家賽倫·查靈頓·霍林斯指出,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期,人類一天都只吃一頓飯,如古羅馬人習慣只在中午用餐。

一天只吃一餐難道不會餓嗎?列維茨基指出,還真不一定,因為飢餓往往只是一種心理上的感覺。“我們習慣了早晨吃早餐、中午吃午餐,但這完全沒有道理可言。數據顯示,如果不吃早飯,接下來一整天攝入的熱量都會減少。人體的生理結構決定了我們更適合先飽食、再禁食。”不過,他並不推薦糖尿病患者這樣做。

但馬諾吉安並不建議嚴格遵循一天一餐的做法,因為這會提高我們的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長期內保持較高水平,會增加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馬諾吉安指出,要保持較低的血糖水平,最好規律進食,防止身體以為自己在挨餓、從而釋放出更多血糖。她認為一天吃兩三頓是最合適的,並且大多數熱量應早點攝入,因為過晚進食與多種心臟代謝疾病之間存在關聯性,如糖尿病、心臟病等等。

“吃得早一點,身體就可以用這些能量堅持一整天時間,不會以脂肪的形式將熱量儲存在體內。”

但馬諾吉安指出,早上吃得太早也不好,因為這會縮短身體的禁食時間。此外,一醒來就吃東西也會違反人體的晝夜節律。身體夜間會分泌有助於睡眠的褪黑素,但褪黑素會中止胰島素的分泌,導致葡萄糖在體內蓄積。身體會利用褪黑素來避免我們在睡眠和不進食期間攝入過多葡萄糖。“如果你在褪黑素水平較高時攝入熱量,體內葡萄糖水平就會升高。夜間攝入大量熱量將對身體造成嚴重挑戰,因為胰島素一旦受到抑制,身體就無法正常儲存葡萄糖。”而我們已經知道,體內葡萄糖長期處在較高水平會增加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

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一點早飯都不能吃,但有證據顯示,我們應當在起床後過一兩個小時再開始吃東西。另外要記住,我們如今所說的早餐其實也是個相對較新的概念。

查靈頓·霍林斯指出:“古希臘人是最早提出早餐概念的人,他們早餐會吃浸泡在葡萄酒中的麵包,午飯簡單吃一點,晚飯再好好飽餐一頓。”

早餐最開始只是貴族階級的專屬。17世紀時,早餐開始流行開來,但只有貴族才能過得上如此奢侈的生活,不僅買得起食物,早晨還能享受美好的閑暇時光。

“一直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期,隨着工作時間的發明,早餐才像今天一樣成為常態。”查靈頓·霍林斯介紹道。一日三餐的習慣也隨之演化了出來,“工人階級的早餐都相當簡單,多半是從街邊小攤上買的食物、或者一塊麵包。”

但在世界大戰之後,隨着食品供應量減少,早晨很難吃上一頓像樣的飯,所以很多人乾脆略過了這一餐。“一日三餐的概念逐漸從生活中淡出。”查靈頓·霍林斯介紹道。“到了上世紀50年代,早餐逐漸變成了我們習慣的麥片加烤吐司。在此之前,人們一般都是麵包配果醬。”

所以,最健康的飲食方式似乎是每天吃兩三頓飯,夜間留出一段較長的禁食期,晚上不要吃得太晚、早晨也不要吃得過早,並且將多數熱量放在上午攝入。但這樣做真的現實嗎?

馬諾吉安指出,最好不要限定最佳進餐時間,因為有職責在身、或者工作時間不規律的人很難遵從。“不要勸別人晚上7點后不要進食,因為每個人的日程安排都不一樣。但如果你想試試夜間禁食,那你就可以避免晚上吃得太晚、或者早上吃得太早、或者晚飯吃得太豐盛,這麼做一般都是有益的。”

“只要稍微推遲一點早餐時間、稍微提前一點晚飯時間,就能產生很大變化。如果能將此變成習慣,那麼其它什麼都不用變,就能對身體產生巨大的影響。”

但研究人員指出,無論你做出什麼改變,堅持都是最重要的。“身體按照規律運作。”安德森指出,身體會根據種種線索估計我們何時會進食,以便在我們吃東西后更好地處理食物。“身體會有預期的進食時間,並對此做出反應。間歇性斷食就是一種規律,而我們的生理系統恰恰最喜歡規律。”

至於每天吃幾頓才算正常,查靈頓·霍林斯稱,情況已經開始有所變化了。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已經養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但這種習慣如今遭到了質疑,人們對食物的態度也在改變。人類如今的活動量相對較小,不再像19世紀那樣需要承擔繁重的工作,所以需要的能量也沒那麼多。”

“我認為從長期來看,我們應當摒棄正餐的概念,每頓都少吃一點,具體視工作時間的變化而定。”

“人類當年之所以養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是因為食物突然變得充足起來。但時過境遷,如今食物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了。”

(0)
上一篇 2022-04-20 12:38
下一篇 2022-04-20 12: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