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嫌貴停用?知網被指知識壟斷,部分高校年交費上百萬

學術界苦知網久矣。近日,一則“中科院因近千萬的續訂費用不堪重負停用中國知網數據庫”的信息在網絡上流傳。一張落款為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的圖片顯示:2021年,中科院集團在知網數據庫的訂購費用已達千萬級別。

中科院停用中國知網?中科院將用萬方和維普代替知網

作者:齊鑫

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同方知網”)就費用、訂購模式展開積極討論,但未取得有效成果。

圖源:新浪微博

圖源:新浪微博

該系消息一出,迅速引發廣大網友熱議。“連中科院都嫌貴。”“中科院帶頭,換換口味,好事!”有網友表示。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4月18日,中科院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消息屬實。而據中新經緯報道,知網同日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

4月17日,中科院某研究所在讀博士王利偉(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自己近期已收到“停用知網”的相關郵件,同時院所提供了使用維普數據庫(下稱“維普”)和萬方數據庫(下稱“萬方”)的替代方案。

4月18日,時代周報記者分别致電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中科院網絡信息中心、中科院綜合處,相關工作人員均表示對此事不清楚。中科院新聞處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掌握相關信息,正在了解過程中。

同日,時代周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知網,工作人員稱相關負責人將與記者聯繫。但截至發稿,暫未收到回復。

另尋數據庫替代?

上述網傳圖片顯示,迫於高昂的續訂費用,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正考慮通過維普和萬方對 CNKI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形成替代保障。

“最近,我們所里發了郵件教我們怎麼用萬方,說以後用不了知網了。”王利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該郵件中明確表示“CNKI(知網)數據庫從今年4月21日起暫時停止使用,院文獻情報中心視情況研究決定是否恢復使用。”

圖源:受訪者供圖

圖源:受訪者供圖

作為自然科學類博士生,王利偉表示自己所在的研究領域很少使用知網,日常多查看國外文獻資源,所以此事對自己影響不大。“也許人文社科類使用的比較多。”

“我平時確實會大量使用知網,每天都用,知網能基本滿足我的論文閱讀需求。”4月18日,北京某高校人文社科類博士生楊悅(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她認為知網的收費確實不合理,並發現其所在學術圈不少人在了解到此事件后拍手叫好,反對知識壟斷。

“我也覺得挺好的,要想反壟斷的話,總是要有實力的組織打響第一槍。”楊悅表示。

事實上,這並非知網首次因為收費問題引發關注。去年,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知網維權”事件就曾引發熱議。趙德馨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經濟史學家。知網未經趙德馨本人同意,便擅自收錄其100多篇論文,趙德馨將知網告上法庭。

最終,趙德馨勝訴,獲賠70餘萬元。隨後,知網道歉並下架了趙德馨的文章。

據媒體報道,4月18日,趙德馨再發聲,表示知網在發布說明並向其道歉后,再未與其商討過論文上架事宜。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認為,知網下架趙德馨文章的做法欠妥,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知網也未經他本人同意將其學術成果上傳至平台。

費用不斷攀升

學術界苦知網久矣。據媒體報道,此前,北京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都曾發布過相似通知。

2016年,武漢理工大學曾通過官微發布《圖書館關於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暫停下載的補充說明》,稱“由於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CNKI)公司的談判不成功。”

武漢理工大學表示,2000年以來,CNKI公司對武漢理工大學的報價每年價格漲幅都超過10%,2012年漲幅高達24.36%,從2010年到2016年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圖書館與中國知網(CNKI)公司的談判非常艱難。”

“訂購費用要看每個單位具體的購買情況。”4月18,某高校圖書館老師李玉(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知網向高校出售學術期刊、會議等多種資源,各高校需求不同,採購情況和支付費用也存在差異。每年,知網數據庫都會更新,價格也相應上漲,學校相關部門會與知網積極溝通,維護學校師生的利益。

購買知網數據庫究竟需要多少錢?時代周報記者通過查閱中國政府採購網發現,多數高校每年採購知網數據庫的價格通常在幾十萬至上百萬元。以南京大學為例,該校採購2022年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服務的成交金額為103.4萬元,而上一年的成交金額為100.7萬元。

圖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圖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除高校外,還有一些非科研單位也是知網的客戶。時代周報記者隨機查閱《青島市圖書館中國知網學術資源數據庫項目成交公告》,顯示成交金額為38萬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知網數據庫使用權採購項目成交公告》顯示成交金額為21萬元。

圖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圖源:中國政府採購網

“知網主要的模式是用戶收費,它主要面向大學和研究機構,另外還有一些企業。”4月18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知網的價格是和知識使用機構經過市場化博弈的結果。知網將全國的知識數據集合,再分發,起到了平台中介的作用,為研究機構提供了便利。早期知網數據庫規模較小,價格能為使用機構接受,隨着平台的擴大,機構需求量也在增大,數據價格也不斷升高,致使某些單位難以承擔。

天眼查顯示,知網所屬公司為同方知網。同方股份有限公司(600100.SH,下稱“同方股份”)年報顯示,同方知網由同方股份合併持股100%。據同方股份2020年年報,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為11.68億元,毛利率53.9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3億元。同方股份2021年半年報顯示,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為4.96億元,毛利率51.3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19億元。

壟斷地位如何打破?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學術平台,知網在學術界“一家獨大”,國內同類型數據平台維普、萬方等難望其項背。

知網官網顯示,知網是全球最大的學術論文數據庫和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目前在國內高校(含職院)、科研機構的市場佔有率高達99%。

李玉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平台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知網的特點是大而全,由於誕生時間較早,大部分人認為知網是國家項目,學生使用知網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

楊悅也表示自己常用知網,很少使用維普、萬方等同類型平台,感覺其他數據庫的內容不如知網全面。

“知網現在已在國內形成壟斷地位,它利用壟斷地位抉取了很高的利潤,對知識共享的數據庫行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阻礙。”張孝榮認為,知網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手段間存在衝突,同時其市場地位和“會員收費”的經營模式不協調,這種經營模式雖然在理論上符合商業邏輯,實際卻對用戶造成了巨大傷害。

在張孝榮看來,破除知網壟斷地位,還需國家相關部門加強監管。同時,社會各界也應對知網加強輿論監督,挖掘其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

(0)
上一篇 2022-04-19 15:28
下一篇 2022-04-19 15: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