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聊“盲盒”、定製“戀人”,虛擬陪伴暗藏“甜蜜陷阱”

從幾十元的“陪聊盲盒”,到上千元的定製“虛擬戀人”,近年來,虛擬陪伴服務已成為年輕人在網絡上尋求心靈慰藉、吐露心聲的新興手段。但記者調查發現,虛擬陪伴背後存在收費套路、內容曖昧、未成年人參與等諸多問題。專家認為,陪伴經濟有一定的市場需求,但也要謹防“甜蜜”背後的陷阱。

虛擬陪伴上線,年輕人找到新“樹洞”

哄睡、整蠱、求安慰……現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電商平台購買陪聊服務,“嘗鮮”虛擬陪伴,向“陪聊師”傾訴交流、吐露心聲。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台發現,搜索“小哥哥小姐姐”“樹洞”等詞彙時,能夠找到不少與付費陪聊相關的店鋪,服務主要涉及普通聊天、哄睡、叫起床、督促學業、輔導論文、考研交流、整蠱等,按照聊天時長及陪聊人員的級別收取費用。

在一家陪聊店鋪的評論區,記者看到有人在考研失敗后尋求鼓勵和安慰,有人在失戀后尋求悲傷情緒的出口,還有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希望得到他人的建議。

不少消費者在評論區給出評價:“憋着一肚子話,說給朋友怕被吐槽,只能和陌生人傾訴”“很多在現實中沒法和親人朋友說的話,在這裡得到了很有幫助的答案”……

看似“真情”,背後卻暗藏陷阱

記者選取了一家提供陪聊服務的店鋪,客服告訴記者,店鋪中的“小哥哥”“小姐姐”有隨機盲盒、金牌、鎮店、男女神、首席、錦鯉等不同級別,最高級別的一小時收費150元,一天收費666元。

記者下單了一款“小哥哥隨機盲盒”陪聊服務,下單后“小哥哥”添加了記者微信,聊天以文字和語音形式進行,收費為30元一次,聊天過程中記者可以自選話題。看似“真情”的陪聊,卻在記者親測的過程中暴露出一個個套路。

聊天過程中,“小哥哥”不斷用“希望聽聽聲音、連麥聊天更省時間”為由,勸說記者將語音文字聊天升級為價格更貴的連麥聊天,並不斷用“時間快到了,好不容易遇到聊得來的人,好想繼續聊”等“甜蜜話術”催促記者續費。當記者以微信紅包形式轉賬給“小哥哥”續費后,淘寶買家卻表示錢需要直接付款給平台,並表示對記者已經續費毫不知情。

除續費套路外,記者發現商家對陪聊內容少有監管。“下單者會要求我叫他們‘寶貝兒’‘親愛的’,但其實我內心對這些稱呼已經麻木了。”一名陪聊師告訴記者,“這一行很混亂,一些陪聊師會聊‘有顏色’的話題。”

記者在某些交易平台上也發現,一些陪聊店鋪文案語言曖昧,如“想聊什麼都可以”“感覺很寂寞,哥哥們需要再來”,並配以穿着暴露的美女圖片,許多賣家直接表示“可以聊‘有顏色’的話題”。

陪聊雙方人員的年齡也沒有明確的限制。有從業者坦言,不少陪聊師都是學生,有些還是未成年人。記者詢問一家店鋪客服,是否設定顧客年齡下限,客服表示:“對您的年齡沒有要求。”

此外,在互聯網平台上還有不少招聘陪聊、陪玩人員的廣告,宣稱“簡單聊聊天,陪着玩玩遊戲,就能賺錢啦”“找兼職,空閑時間陪聊天,不僅賺錢還能收穫甜甜的戀愛”。

一名商家告訴記者,店內陪聊師都經過面試,但其店鋪中的“小哥哥”卻向記者透露,“從網上隨便下載一張‘猛男’照片就可以應付面試,還有人專門購買變聲器,所謂的面試很容易通過。”

“觸不到的陪伴”應有觸得到的底線

受訪專家認為,隨着工作生活壓力增大、親人朋友時空距離上的疏離,人們內心的孤獨感會增多,虛擬陪伴是一種緩解孤獨感的有效途徑,也符合年輕人的獵奇心理。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心理講師培訓導師王春誼認為,陪伴經濟滿足了部分人的真實需求,如得到認同、關注、支持等。

但他強調,將真實社交關係虛擬化,且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服務,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不提倡的。“這種陪聊、陪玩的方式,短期可以解決心理需求,但從長期來看,會讓感覺孤獨的人更加陷入孤獨中,更難與現實世界連接,甚至產生不安全感。”

專家提醒,因為陪伴服務具有隱蔽性、私密性等特點,提供的服務內容相對抽象,提供服務的途徑主要是社交軟件,因此買家要有防範意識和辨別能力,不要主動購買涉黃產品,如果對方主動提供,買家也應及時舉報。在陪聊等過程中如發現聊天變味,提供裸聊等色情服務甚至引導套路貸等,應及時報警。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張荊認為,鑒於陪伴服務隱藏的“灰色地帶”很難被發現,需要商家對陪伴服務的內容和行為事先劃定邊界,如在陪伴服務合同中列明規範。此外,專家認為,平台也應該負起監管責任,加強審查和管理。

在陪伴服務過程中,還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對此專家建議,陪聊師和客戶很容易被對方錄音甚至錄像,採取適當措施保護雙方的隱私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專家提醒,在聊天時不要透露銀行賬戶等個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王春誼還建議,對陪聊人員應該有相關的培訓和監管。“否則服務過程中一旦運用不正當心理學方法,還可能引導對方產生情感依附,易成為違法犯罪的高風險區。”

(0)
上一篇 2022-03-15 17:59
下一篇 2022-03-15 17:5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