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工時”成了敏感詞

2021年10月,一份名為“公司作息表”的共享文檔走紅網絡,內容覆蓋了包含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等多個行業,涉及數百家企業、細化到多個部門甚至各個項目小組的作息情況。職場人關心的上下班時間、午休時長、一周工作天數、有無周報等問題悉數在列。上線僅兩周,表格的瀏覽量就破百萬。

在職場,“工時”成了敏感詞

表格的建立,始於4位正在參加秋招的應屆畢業生。他們都有過在互聯網公司實習的經歷,如今處在擇業的分岔路口,出於對目標公司多一些了解的初衷,他們在校招交流群中建立了這份表格。

最初,這份表格只在校招生群體中流傳,內容也僅限於互聯網行業的幾家頭部公司,之後被逐漸擴散,從學生群體到職場人,從互聯網行業到其他行業。短短几天內,表格的每日數據量激增,從最初一天幾十條,到後來每天兩三百條,在知乎上了熱搜之後,兩天內後台就收到了5000多條數據——貢獻這些數據的,正是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親歷者,他們最清楚自己的時間交給了誰。

大量信息湧入,事情超出了幾個大學生的想象,一方面繼續管理和維護文檔變得費力,另一方面他們也承擔了過多的解讀和“期待”。“我們的定位是‘促進信息透明化’,保障求職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議價權,做的是一種服務工作。”項目核心成員向《第一財經》YiMagazine表達了團隊對這個項目的定位,區別於兩年前的“996.icu”項目,他們始終認為“公司作息表”只是一個信息共享的渠道。

說到2019年的996.icu,相信不管是否身處互聯網行業,你都不會感到陌生。這場由程序員發起的聲討996工作模式的在線抗議,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社會思考,點燃了長期處於被迫加班狀態的程序員的抵觸情緒,最終或直接或間接地迫使企業反思工作時長的合理性。

兩年後,“公司作息表”的廣泛傳播讓事情重演,儘管並非主創者的初衷,但它最終還是從一份單純的共享表格,迅速演變為職場人表達不滿和勞工訴求的平台。有網友提出建議,希望未來可以將內容細化,比如共享薪資和主管評價,也有人呼籲能拓展更多後期項目,覆蓋包括實習生和職場女性在內的更大範圍人群。

讓信息變得更加透明、更便於流通,是廣大職場人的心愿,當這些訴求難以通過官方渠道實現,公司人便一次又一次地選擇這類網絡互助的方式,讓真實信息在個體與個體之間流動。

“新時代農民工”

過去10年來,互聯網行業迅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關鍵的動力,在國家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互聯網公司野蠻生長,也逐步影響其他行業。我們看過共享單車領域的廝殺,也目睹了外賣平台之間的激戰。它們佔領市場的邏輯簡單粗暴:誰搶佔先機,誰先找到新的增長點,誰就有可能獨佔鰲頭。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停下腳步,因為掉隊的代價就是淘汰出局,這種危機感從公司層面輻射到職場人。

行業的飛速發展的確讓最早一批上車的人實現了財富自由,但進入穩定期之後,大家都明白,再想通過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現階級躍遷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伴隨着高增長紅利的消失,職場呈現出一種“內卷化”的工作狀態——能否做出業績成為一件不確定性很高的事,“讓老闆看到自己很努力”反而顯得更為重要,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長的工時、更漂亮工整的文檔。

“現在跳槽,拿到offer之後會第一時間找朋友打聽,這個小組的老闆人好不好,會不會有一些奇怪的規定。”工作了兩年的互聯網運營肖可告訴我們。他在第一份工作中需要花費整個周六下午來寫周報,所以跳槽時,他會特別打聽“這家公司對周報字數是否有要求”這種細節。甚至在他看來,業務好不好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因為“都是新時代的農民工罷了”。

最讓肖可感到崩潰的是,他曾花費一個月的時間,寫出11個版本的項目規劃,只是為了向更上級的領導證明這項業務的價值。當他終於完成工作彙報時,他發現除了文本字句越來越流暢、格式越來越工整,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專業知識和技能上的提升。如果不是直屬上級的要求,他不會在一個自己根本不相信的項目上投入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這件事最終成了肖可離職的導火索,在他跳槽后,這個項目很快就因為無人運營而宣告暫停。

類似的困局不光出現在互聯網行業。2021年除了少數行業,大部分行業的生意都不太好做,因此職場人的內卷頗為普遍。只要一個崗位存在競爭壓力,努力表現自己“值得被留下”幾乎就是職場人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當工作的回報已經無法用職業成就感或者個人成長來衡量時,職場人的關注點自然而然地轉向了更為現實的一面,開始關注一份工作的工作時長、工作氛圍等等。

工時何時成了敏感詞?

一直以來,“薪酬”始終是職場人在衡量一份工作時的重要參考依據,因此,很多公司都會明文規定,內部外部都不允許交流和討論薪酬。這幾乎成了大部分公司的“高壓線”,騰訊等多個公司都開除過在內網或外部社交平台公開工資的員工。從公司角度來看,秘薪制可以從根本上抑制人性中愛攀比的弱點,讓員工沒有可比較的對象,進而避免公司付出更高的人力成本。

然而隨着年輕一代不斷湧入職場,錢不再是萬能的。一方面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不需要承擔太大的經濟壓力,他們更有追求work life balance的底氣,另一方面近幾年社會對工作時長不合理的公開討論也讓他們在選擇時愈加謹慎。一位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就遇到了這樣的招人難,“現在年輕人不是先關心工資多少,而是問工作時長、加不加班,很直接。”

“工時始終是我們頻繁交流的問題。”在談到“公司作息表”最初的設計維度時,項目核心成員給出了解釋。在這群即將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年輕人眼裡,選擇一家公司時,薪酬待遇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互聯網行業的平均薪酬較其他行業而言始終保持領先,而工時直接決定了職業幸福感。

在和身邊同學交流過實習經歷后,這群年輕人對大廠“超長待機”的認識從道聽途說變成了真實體驗,從抽象變成了具象。“最早十一點半下班,最晚則要三點”的加班體驗,哪怕是實習生也覺得吃不消,所以當大家在一起交流如何選擇公司時,工時成了最先被拿出來討論的考慮因素。

2021年,以“拼多多23歲女員工猝死”為代表的各類新聞,不斷引發公眾對互聯網大廠工作作息的討論。2021年8月底,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聯合發布了超時加班的典型案例,明確指出996工作模式嚴重違法。話題#最高法明確996嚴重違法#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4.6億,討論5.7萬。熱議背後是職場人積壓已久的不滿,他們比法則更早也更直接地感受到超長工時帶來的危害。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可以發聲的方式都會激起從業者的表達欲。

要信息透明,有多難?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一個項目小組的工作時長、團隊風格等信息外界往往很難獲悉。這些“隱秘的角落”只有身在其中的職場人才最了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知乎、脈脈等平台上,能頻繁看見“我應該去這家公司嗎”的發問。

“提問的背後,都是希望有知情人士可以站出來,最好是能具體講一下這個組到底怎麼樣,減少信息差。”肖可說。他的一位同事在今年跳槽時還專門買了脈脈的會員,就是用來查詢直接上級和同組同事的相關背景信息,從他們過往的學歷和工作經歷中,去推測新公司是否會有一些“奇怪”的工作習慣,比如對文本要求特別高,或者內部特別卷等等。

脈脈“職言”互動區、薪酬交流平台OfferShow,以及僱主點評網“看準網”等都着力於彌補這種信息差。突然走紅的“公司作息表”同樣在追求某個維度的信息透明。無論是哪種形式,本質都是“打工人幫助打工人”。

有11年人力資源工作經驗的北北認為,民間力量的聚合反映了職場人對公司缺乏信任,他們渴望在公開透明的情況下作出選擇,所以才會千方百計找渠道了解信息。

“公司作息表”的主創團隊也希望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促進信息透明,保障求職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議價權。“我們不認為不透明是一種需要‘反抗’的東西,而是一個隨着大家交流更加通暢而自然得到逐步緩解的情況。”

公司和員工之間天然存在着屏障。企業在選擇求職者時同樣需要承擔未知因素帶來的招聘風險,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企業在招聘時對候選人的背景調查變得越來越廣泛——雙方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尋求信息的公開與透明,只是企業往往處於更強勢的位置,而職場人只能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得更多不公開的訊息。

不過這樣的情況似乎正在好轉。根據北北介紹,如今許多公司已經開始通過“開放日”等形式增加雇傭雙方的交流和互動。國外的公司甚至走得更遠:2021年11月21日,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蘋果公司宣布員工有權討論工作條件和薪酬,這被看作是對過去幾個月公司內部發生的薪酬爭議的一次讓步。

當然,這份難能可貴的職場言論自由能夠落實多少,以及這種包容的透明的職場文化能否影響更多企業,還需要觀察。

走紅又消失的表格

“公司作息表”走紅之後,這幾位應屆生的確感到了壓力,擔心隱私泄露、擔心總表被刪、擔心反對者的批評。然而在這些被動壓力之外,他們也覺得憑空多出了一種責任,促使他們不斷思考如何擔得起這份沉甸甸的信任。

在數據爆漲后,團隊意識到必須要從數據合規性和可用性等角度完善項目,但表格的真實性已經很難求證。有人甚至會在數據收集的表格里點名道姓地提到某些管理者,究竟是為了發泄個人情緒,還是真實提供信息已經很難判斷。因為這樣的評判本身就具有極強的主觀性。“我們傾向於認為作息時間是整個團隊甚至所在的細分行業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不是某一個人造成的。”所以在“公司作息表”的總表中,團隊擯棄了針對任何個人的信息,無論是讚揚還是批評。

然而,整個項目就像扔在水面上的一粒石子,驚起了一些波瀾,又很快消失了——11月初,這份表格被封禁,隨後其公眾號以及團隊開發的小程序均被封禁,團隊也解散了相關的QQ群,並在其建立的官網上,留下了“本項目終止”5個黑色大字。

一切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這一段因秋招而起的插曲,一件從個體行為轉為群體行為的公共事件,最終悄無聲息地謝幕。這幾位掀起波瀾的畢業生,也已退回到個人的生活中,繼續按部就班地為即將到來的職業生涯做準備。

無論如何,人們對於好工作的探尋不會停止。而在尋求好工作的路上,必然有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被釐清。良性的選擇,最終還是要建立在有更多信息可公開的基礎上。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肖可、北北為化名)

(0)
上一篇 2022-02-14 09:41
下一篇 2022-02-14 09: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