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狹長焦帶羽葉上發現3種不同昆蟲咬痕

近日,《古植物學與孢粉學評論》刊發了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廣州工商學院及國外古生物學家的新成果。研究團隊報道了他們發現於內蒙古寧城道虎溝的中晚侏羅世地層中本內蘇鐵植物化石的研究成果。新發現的化石為人們揭示了本內蘇鐵植物與昆蟲的複雜互動過程。

如果把長鼻浣熊的視頻倒放,會有侏羅紀公園再現的感覺。

分兩面保存的狹長焦帶羽葉。(王鑫供圖)

分兩面保存的狹長焦帶羽葉。(王鑫供圖)

位於葉片不同部位的、各種不同昆蟲留下的咬食痕迹及葉片上清晰的葉脈。(王鑫供圖)

位於葉片不同部位的、各種不同昆蟲留下的咬食痕迹及葉片上清晰的葉脈。(王鑫供圖)

“此次發現的植物化石在古植物學上稱之為狹長焦帶羽葉。” 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鑫告訴《中國科學報》,這種植物的葉子很長,19厘米長,2厘米寬。大小隻是它獨特的一方面,最令人稱奇的是在這片葉子上竟然有至少3種不同昆蟲的咬痕。

雖然現代的生態系統中昆蟲和植物之間互動是常見的事,此前化石記錄也不乏植物和昆蟲互動的記錄,但是在一片葉子上同時出現三種不同的昆蟲咬痕卻是到目前為止罕見的現象。

王鑫表示,這種化石的發現表明,和現代生態系統中一樣,侏羅紀的生態系統相當複雜,而且某些本內蘇鐵植物是當時昆蟲的食物來源,同時狹長蕉帶羽葉似乎是深受很多昆蟲的鐘愛。

至於這種互動關係對於本內蘇鐵植物的發展、演化及後來的滅絕有着什麼樣的聯繫,還需要古生物學家進一步研究來探尋答案。

(0)
上一篇 2021-12-22 11:31
下一篇 2021-12-22 11: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