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首制大型郵輪順利實現塢內起浮

12月17日,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順利實現塢內起浮,經過全船殘餘應力釋放、首次測定重量重心等一系列關鍵工藝要素和技術指標,進一步驗證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在設計、工藝、生產準備、總裝建造等階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標誌着該工程從結構和舾裝建造的“上半場”全面轉段進入內裝和系統完工調試的“深水區”,向著2023年9月份完工交付的總目標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全船共136個系統,2萬餘套設備,2500萬個零件,4200公里電纜,350公里管系,450公里風管,超500家全球供應商。由於其結構的特殊性、工藝的複雜性、建造的艱巨性以及全球性的供應鏈協同,對中國船舶工業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為了控制郵輪的重量和重心,全船結構大量使用了8毫米及以下薄形鋼板,俗稱薄板。據統計,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共有504個薄板分段,佔全船分段總量的75%,用鋼量約12260噸。基於大型郵輪大量使用薄板,在結構建造中,裝配和焊接會產生大量的殘餘應力,且在塢內的建造周期長。

這些應力如果得不到及時釋放,勢必會對船體結構造成變形,繼而影響後續內裝工程的實施。因此,根據大型郵輪建造工藝要求,要通過整船起浮,使其處於自由浮態,測量收集相關數據,以驗證重量重心控制流程和管理體系,同時釋放和消除船體結構的殘餘應力,測定和驗證空船重量重心的控制效果,確保整船的結構安全和重心重量的穩定,為後續工程提供科學、全面、可靠的結構背景和數據支撐。

為確保我國首制大型郵輪的順利起浮,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專門編製併發布《郵輪重量控制程序》,全面開展起浮工藝工法和技術方案研究、重量重心控制程序和檢測項目點位確定、風險評估和組織協調探討等各項準備。經過多次研究、論證和模擬,確定在全船的10個典型區域設置400多個檢測點,應用專業設備和數字化手段,在起浮過程中進行全天候的跟蹤觀察,確保成功起浮。

大型郵輪被譽為造船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是工業領域的集大成者。它濃縮了現代工業與文化藝術的結晶,融合了高端製造業和高端服務業,也是我國唯一還沒攻破的高科技船舶。

自2019年10月開工建造以來,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以科技創新引領大型郵輪自主設計建造,全面開展大型郵輪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全力構建大型郵輪設計、建造、項目管理、供應鏈核心能力體系,保障國產首制大型郵輪工程順利實施,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術突破和科研成果。比如,相繼攻克了重量控制、安全返港、動力系統、綜合電網、艙室環境、振動噪聲等大型郵輪關鍵設計技術;應用新一代三維數字設計技術,組織開展郵輪全船、全專業的完整三維建模,驅動大型郵輪建造的全流程管理。

截至目前,中國首制郵輪總體建造進度達到55%,絕緣敷設突破12.2萬平方米,電纜敷設超過1800公里,分別為總體計劃的63%和40%。隨着塢內起浮里程碑節點的達成,中國首制郵輪正式全面進入內裝和系統完工調試的“深水區”。

國產首制大型郵輪順利實現塢內起浮

我國首制大型游輪起浮儀式。

(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供圖)

(0)
上一篇 2021-12-19 10:18
下一篇 2021-12-19 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