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看清楚了朋友們。Switch 上可以玩 PC 、 Xbox 和 PS 端的遊戲了,而且是無延遲,無畫質壓縮的 “ 正品 ” 版本……前段時間 B 站上的一位阿婆主( otakuOO 君 )發布了一段視頻,主要描述了他是如何利用毫米波無線 HDMI ,耗時近 10 個月成功把自家的 PS5 “ 搬 ” 到了 Switch 上面。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關鍵 @otakuOO 君自己製作的這一台 “ Switch ” ,完全可以正常使用,而且還克服了以往無線串流中會出現的核心難題:延遲和壓縮。

我是挺能理解的,不玩遊戲的人想象不到他們為了更舒服地玩遊戲,能下多大功夫折騰 任天堂 自己。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假如我是任天堂的主管,要麼你來上班,要麼我給你律師函。 “ 手動狗頭 ”

眾所周知,我們玩遊戲往往會在主機的基礎上加配一台獨立的顯示設備以便獲得更好地遊戲體驗。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最簡單的方式是直接用數據線把兩個設備連接起來,可一根短小的 HDMI 線,各式各樣的遊戲設備,顯然滿足不了懶人的需求。當然還有一部分人是不能接受在遊戲硬件設備上投入過多的金錢……

所以就不能直接用一台設備玩所有平台上的遊戲嗎?!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當然可以,都 2021 年底了,通過無線串流讓手機同步電腦或者其它設備的事早就不新鮮。只是因為技術上始終無法突破,無線串流的缺陷比起優勢來說更加明顯。

我司編輯們就在征戰峽谷時,有過選中一位幸運兒試圖使用 “ START 雲遊戲 ” 平台一起五黑的操作,然後就在令人抓狂的延遲下,折戟沉沙。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狀況?

從理論上說,無線串流傳輸的數據流非常大,1080p 60 幀視頻每秒的數據量大約是 1920x1080x24x60 ≈ 355MB/s 。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會對數據進行壓縮,就像通過微信發照片,圖片實際上被壓縮過了一個道理。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另外,在傳輸過程中,每個接收端都需要對數據進行編解碼的操作,數據每經過一個設備就會考驗一次設備的吞吐能力 ( 每秒處理多少數據 ) 。

這些處理數據用去的時間累計抵達最終接收端,體現出的結果就是延遲。

還有和高速路上堵車類似的隊列延遲,以及硬件設備的延遲,比如屏幕響應時間,只不過相比於網絡和編解碼操作造成的延遲,這部分反而是相對最容易解決的那個。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所以我們也能看到, up 主使用過無線串流的方案之後,選擇了另一種新的方案:毫米波 HDMI 投屏。

先看看這個 “ 毫米波 Switch” 到底是怎麼鼓搗出來的。

我們需要準備一個毫米波無線投屏器、一塊便攜式屏幕、供電設備和其它的一些必要配件。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然後把 Switch 拆開,去掉不需要的部件,將毫米波投屏器和供電設備放進去,再蓋上自己配的便攜式屏幕……

由於手柄過於好用,予以保留。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關鍵來了,把這個投屏器 + 便攜屏幕的組合和主機連接,然後將手柄和主機連接,就可以直接開始在這台 “Switch” 上玩主機遊戲了。

說起來就是這麼簡單……但它這件事的重點在 Switch 上,所以接下來的核心就在於:

如何更好地利用空間完成改造。

首先,必須對毫米波接收器進行拆解,將不必要的外殼套件都去掉。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其次拆解 Switch 內部的結構時,還需要把原本固定手柄滑軌的部分切掉,磨平背殼中原本不需要的一些設計。

然後為了兼顧空間利用和散熱功能,原裝的散熱系統也不能用了。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將原裝散熱結構中多餘部分的銅管剪掉,雖然破壞了結構降低導熱效率,但可以在 Switch 背殼的相應位置開孔,利用鰭片配合風道散熱。

等到各種按鍵開關的排布, @otakuOO 君用了一個我個人覺得很驚艷的方案:

將按鍵設置在原本 Switch 的卡槽部分。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包括屏幕亮度調整、無線 HDMI 開關和屏幕開關,同時卡槽部分的翻蓋還能遮蓋開關的部分,不需要額外的開孔。從外表看誰能想到這地方居然能是開關?!

瑞思拜了……

為了避免驅動板高度過高,導致屏幕扣不上, up 主只能再把底座的塑料部分磨薄。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除此之外,還去掉了驅動板的耳機孔、按鍵板以及揚聲器的接口,將揚聲器和耳機孔直接通過導線連接。

以及由於 Switch 前框的屏幕都是定製的, up 主不得不再次拿起電動磨刀打磨邊框,直到將它磨成相當一片鋼化膜 ( 0.2 ~ 0.4mm ) 的厚度,只有這樣才能看上去不穿幫。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還有一個難題是驅動板上的迷你 HDMI 線需要手動焊接,但市面上並沒有這種微型規格的產品,只能用 HDMI 接頭直接進行焊接操作。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這部分操作確實過於困難,而且沒做好的話屏幕也就廢了。

無奈之下 up 主只能向專業焊接師傅求助,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時,還需要解決整個便攜設備的電力來源,這個地方的難點在於一般移動電源的結構並不適合。

在這裡,我們需要通過按鈕來控制整個電路的開關,可移動電源都是連接后直接通電,所以只能根據需要找一塊尺寸適宜的電池和升壓板自行改造。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同時這個電源系統還得滿足一邊給毫米波接收器和屏幕驅動板供電,一邊充電的功能。

再加上各種排線和接口設置完成之後,扣上屏幕和前框,整體的平板部分就全部搞定了。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可手柄呢?之前的改造過程中已經犧牲了滑軌結構, @otakuOO 君再次掏出一個讓人忍不住跺 jio 喊一聲妙的想法:樂高。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這樣一來原裝的滑軌部分只保留充電口,既能滿足掌機的需要,又能滿足手柄反覆拆裝和充電。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在手柄的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 PS5 並不支持第三方手柄,所以還得搭配一個手柄轉換器。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接下來只要把毫米波投屏器的發射端連接到主機,一台 “ 毫米波 Switch” 就改造完成了。

來,再看一眼終極成果的展示……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已經不能算作一台掌機了,只是一台可以提供低延遲高畫質的便攜屏幕設備。

也正因此,它並不局限在 PS5 或者 Switch 的設定中,你可以用它連接你想玩的各種設備平台,然後用各種姿勢隨意操作,比如沙發上坐着累了還可以躺着玩。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不過這台機器並不完美。由於 up 主受到外殼的限制,有很多想法不能完全實施。

就比如屏幕的選擇,雖然如今很多屏幕的響應時間都被控制在了 10ms 以下,可那些東西往往都是廠商配合產品的定製版元件。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如果是這種 DIY 形式很可能不得不在配件上做出妥協, up 主翻遍了全網,符合尺寸的屏幕最低響應時間也達到了 25ms。

原本最不需要重視的硬件設備延遲,反而成了最大的短板。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然而。

這台機器雖然解決了無線串流中的延遲和畫質損耗,但同樣失去了“自由”。

眾所周知,毫米波擁有大帶寬、低延遲的特徵,但局限性更強。比如傳播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擾,甚至空氣中的水分都能影響它的信號強度,因此一般只能存在於點對點的近距離傳輸中,而且不能穿越障礙物。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所以使用這台機器玩遊戲想達到很好的效果,根本不能離開主機太遠。如果在 up 主這個作品的基礎上想優化這個問題,或許可以藉助某寶的力量……

比如利用 HDMI 網絡延長器?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如果短,還可以加長……

只是這中間不能有遮擋,主機放在客廳,你卻在卧室躺在床上喜滋滋地玩着遊戲的情況。

不存在的。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嗤之以鼻,因為它看似解決了無線串流長期以來的核心問題,但又因為過於局限而顯得 “ 有用但不必 ” 。

但實際上 UP 做的這件事,也就是對私人云遊戲方案的探索,早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NVIDIA 、 Steam 和 AMD 紛紛推出了局域網環境下的遊戲串流服務,只是仍然受到很多技術性的限制。包括顯卡、Android和 iOS 的兼容性等。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早年間還出現過,購買 PS4 之後玩 PS3 的遊戲,只能通過 PS Now 雲串流平台的事情,適配成了產品迭代后影響體驗的最大障礙。

我倒覺得,影響無線串流的使用體驗很大程度上是編解碼造成的延遲。

為了玩遊戲 這哥們用毫米波把Switch改成了“掌上PS5”

如果可以研發出更強性能的芯片,將數據傳輸編解碼的速度不斷提高和優化,原本 1 秒能做完的事以後只需要 0.3 秒,那作為玩家,只需要讓你的設備、網絡和路由器都可以滿足要求,是不是就有更好地跨平台設備的雲遊戲體驗?

所以,各位科技和遊戲界的大佬,下定決心搞一搞吧……

還是你們……等着遊戲重製割韭菜?

(0)
上一篇 2021-11-15 08:51
下一篇 2021-11-15 09:00

相关推荐